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明朝建立于( )
A.1366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 )
A.设立锦衣卫
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
C.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D.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
B.唐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
C.元在中央设行中书省
D.明在各省设“三司”
4.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
A.武状元 B.进士科
C.殿试 D.八股文
5.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隋朝
6.明朝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主要原因是《水浒传》 ( )
A.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
B.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
D.在民间广为流传
7.下列哪一文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牡丹亭》
8.“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本草纲目》的介绍错误的是 (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
C.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9.下列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是深入民间实践调查的著作
B.都是明代的科学著作
C.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D.都是农学著作
10.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存在有着诸多的因素。下列内容符合史实的是( )
①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扰而修建的
②保护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和充满凝聚力的象征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有关清朝前期发生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荷兰侵占台湾 ②设置台湾府 ③雅克萨之战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③④
12.“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讴歌的是谁的历史功绩?( )
A.戚继光 B.张骞 C.郑成功 D.鉴真
13.清朝前期对西藏加强了有效的管辖,以下属于管辖措施的有( )
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伊犁将军 ⑤确立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A. 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了以下历史手抄报的素材,据此推断手抄报的主题是( )
①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③康熙帝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5.清朝一位杰出的皇帝,为挫败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企图,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他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16.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
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的“思想的牢笼”是指 (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
18.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C.军机处是清朝常设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19.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思想专制加强 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 D.儒家地位提高
2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 )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制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21. 清朝前期,我国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所做的努力是( )
A. 统一蒙古草原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设置台湾府 D. 设置伊犁将军
22. 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
A. 《九章算术》 B. 《水浒传》
C. 《资治通鉴》 D. 《本草纲目》
23.“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出自下列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 )
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
24. 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 )
A. 宣政院 B. 台湾府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25. 中国的国粹———京剧初步形成于( )
A. 18世纪初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初 D. 19世纪中期
二、非选择题
26、下列文字是马小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司”,使君权空前加强。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以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为加强文化专制,采取“焚书坑儒”措施,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的建筑】
材料一 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
材料二 躬出巡边,自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连璧贯。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发布的诏令 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在北京城的什么地方 如何评价这一建筑
(2)材料二描写的是明朝哪一重大的建筑工程 这一工程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邮票中的科学家】
材料三
(3)写出材料三中这三位科学家的名字、代表作及对其著作的评价。
【调侃中的名著】
材料四 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西游写了一群大妖怪。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三部名著,并对“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进行说明。
28、如图,回答问题:
中国。
请回答:
(1)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
这一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这一时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什么斗争?
29、清王朝采取措施加强君主专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满洲、蒙古都统俱为议政大臣,六部满人尚书也参与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较之前有所扩大。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会议权限逐渐削弱。民政事务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会议具奏。议政王大臣只议国家典章制度及军事要务。……正帝削弱八旗王公权势,议政王大臣会议又被进一步削弱。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材料二:故宫导游指着下图的建筑物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材料三: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帝看了以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原因和措施。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0. 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隔海相望的日本。……在这一时期,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丰厚的馈赠给明朝财政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悄然结束。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一部分仕途无望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科技研究,如吴承恩、吴敬梓等成了小说家;宋应星成了科学家。甚至极少数知识分子成为横行沿海的武装海盗,比如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简析第三次崛起与前两次相比逊色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中宋应星的哪一巨著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材料三中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简析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5)联系当今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答案
1-5CCDDC 6-10CDCDA 11-15ACCDB 16-20BCDAD 21-25CDCDD
26、(1)错误:在中央设立“三司”。原因:“三司”是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后设立的,废除丞相制度后,在中央由六部分理朝政。
(2)错误:“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原因:明太祖设立的是锦衣卫,而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
(3)错误:采取“焚书坑儒”措施。原因:明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八股取士。
27、(1)明成祖。宫城(或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3)图一: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图二: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图三:徐光启,著作《农政全书》,《农政全书》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水浒传》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28、(1)清朝 (2)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3)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发动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入侵者。
29、(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影响了皇权的集中。
措施: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置军机处,将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形同虚设。
(2)机构:军机处。评价: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该机构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
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0、(1)共同特征: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主要原因:因为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目的,并没有使明朝走向强大,后因政治腐败、国家闭塞而逐渐走向衰落。(意思相近即可)
(2)《天工开物》。
(3)收复了台湾。
(4)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看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和平崛起、强而不霸等。(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