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8课《感受冷和热》
一、填空题
1.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由 变 。热水的温度会 。
【答案】凉;热;下降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温度高的热水会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牛奶,所以牛奶由凉变热,热水温度会下降。
2.如图所示,热传递是以 为起点,从 (填“热”或“冷”,下同)的部分向 的部分逐渐扩散的过程。
【答案】加热点;热;冷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如图所示,热传递是以加热点为起点,从热的部分向冷的部分逐渐扩散的过程。
故答案为:加热点;热;冷。
3.(2023三上·凤城期末)【热、冷】相同体积的条件下, 空气比 空气重。
【答案】冷;热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所以同体积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相比较,冷空气要重。
4.(2023五上·武江期中)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答案】上升;下降;混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2024五下·威县期中)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到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 的过程中,要 周围的热量。
【答案】蒸发;吸收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二、判断题
6.(2023三上·新会期末)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夏天,天气很热,温度达到30℃左右;冬天,北方地区气温在0℃以下,天气很冷,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
7.物体在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8.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热玻璃片。(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因为烧杯内盛的是温水,水蒸气遇冷凝结,所以是冷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
9.身体在感觉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天冷时人打哆嗦是因为交感神经就会促使肢体各部位,包括牙关附近的肌肉打冷颤,令肌肉及脂肪细胞因紧收而产生热能,抵御寒意。所以身体在感觉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10.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磁等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
三、单选题
11.(2023五上·武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
B.热对流与物质的热胀冷缩有关
C.热点是从温度低处传到温度高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正确;
B:热对流与物质的热胀冷缩有关,正确;
C:热是从温度低处传到温度高处,错误;热都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12.(2023·温州期末)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分别持续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升温速度先慢后快
B.热水和冷水最终的温度基本一致
C.这个过程中,热量从冷水转移到热水
D.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冷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热水的热量传向冷水,使得热水温度下降,冷水温度上升,直到两者的温度基本一致。
13.(2023三上·兰溪期中)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的玻璃片上表面出现小水珠
B.热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C.冷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热水杯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上会在其表面凝结出小水珠。
14.(2022三上·深圳期末)朵朵和爸妈利用塑料袋、纸筒和蜡烛做了一个“热气球”(如图所示),“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 )。
A.热空气会上升 B.冷空气会下降 C.热空气体积小
【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热空气会上升。
15.(2023三上·期末)____空气会上升。
A.冷 B.热 C.不冷不热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风形成的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从而形成风。
16.(2023三上·海盐期末)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雪融化的过程中要( )热量。
A.吸收 B.放出 C.增加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雪融化时是一种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较低。
17.(2022三上·修水期末)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8.(2021三上·深圳期末)大自然的风是( )形成的。
A.空气冷热交替 B.空气压缩和扩张 C.空气流动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9.(2023三上·龙岗期末)因为太冷了,小智打开了房间空调,吹暖风时,将出风口朝下,能使房间更快热起来,这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风;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特点的认识,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这样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0.压瘪的乒乓球浸人开水中烫一下能重新鼓起来,利用的是( )原理。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浸人开水中烫一下能重新鼓起来,利用的是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21.皮皮感冒了不能喝冷水,可是热水又太烫,他想将热水的温度降下来,下列方法中最快的是( )。
A.将热水放在桌上自然冷却 B.将热水放进冰箱里冷却
C.在热水中倒入一点冷水混合 D.将热水用嘴吹凉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在热水中倒入一点冷水混合可以使热水温度降下来,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2022三上·黄岩期末)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故选B。
23.(2023三上·武江期中)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
A.热空气向上升 B.冷空气向下降 C.冷热空气对流
【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B选项符合题意。
24.砂锅在煮熟海鲜汤的过程中( )
A.热水从锅顶慢慢下来
B.热水从锅底慢慢上升与锅中的冷水形成对流
C.热水比冷水更重,沉在底部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砂锅在煮熟海鲜汤的过程中,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25.(2023三上·期末)惯惯想自制红豆棒冰,他家的冰箱有两层,分别是冷藏室(最低温度4℃)和冷冻室(最低温度-18℃),那么,惯惯应该把红豆汤放在( ),才能成功地制作出红豆棒冰。
A.冷藏室
B.冷冻室
C.冷藏室和冷冻室都行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凝固的温度是0℃,冰的熔点也是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通常情况下,水凝固的温度是0℃,周围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而且温度越低,水结冰的速度越快。因此,制作冰淇淋需要放入冰箱等待凝固,应该放在冰箱冷冻室(-18℃)。冰箱冷藏室(4℃)水是不能结冰的。
四、综合题
26.神奇的变色杯
热变色杯的温度在40℃以上时颜色发生变化,冷变色杯的温度在20℃以下时颜色发生变化。它们的原理:感温材料印刷于杯身,所用的材料属于热敏材料,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
(1)热变色杯在倒入热水后能变色是因为 把热量传递到 。
(2)当冷变色杯中的冰水温度逐渐上升至室温后,杯子的颜色会 。
【答案】(1)热水;杯身
(2)不再变化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
(1)热变色杯在倒入热水后能变色是因为热水把热量传递到杯身。
(2)当冷变色杯中的冰水温度逐渐上升至室温后,杯子的颜色会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1)热水;杯身。
(2)不再变化。
1 / 1粤教粤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8课《感受冷和热》
一、填空题
1.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由 变 。热水的温度会 。
2.如图所示,热传递是以 为起点,从 (填“热”或“冷”,下同)的部分向 的部分逐渐扩散的过程。
3.(2023三上·凤城期末)【热、冷】相同体积的条件下, 空气比 空气重。
4.(2023五上·武江期中)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 ,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5.(2024五下·威县期中)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到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 的过程中,要 周围的热量。
二、判断题
6.(2023三上·新会期末)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7.物体在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
8.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热玻璃片。( )
9.身体在感觉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
10.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 )
三、单选题
11.(2023五上·武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
B.热对流与物质的热胀冷缩有关
C.热点是从温度低处传到温度高处
12.(2023·温州期末)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分别持续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升温速度先慢后快
B.热水和冷水最终的温度基本一致
C.这个过程中,热量从冷水转移到热水
D.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冷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
13.(2023三上·兰溪期中)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的玻璃片上表面出现小水珠
B.热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C.冷的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
14.(2022三上·深圳期末)朵朵和爸妈利用塑料袋、纸筒和蜡烛做了一个“热气球”(如图所示),“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 )。
A.热空气会上升 B.冷空气会下降 C.热空气体积小
15.(2023三上·期末)____空气会上升。
A.冷 B.热 C.不冷不热
16.(2023三上·海盐期末)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雪融化的过程中要( )热量。
A.吸收 B.放出 C.增加
17.(2022三上·修水期末)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18.(2021三上·深圳期末)大自然的风是( )形成的。
A.空气冷热交替 B.空气压缩和扩张 C.空气流动
19.(2023三上·龙岗期末)因为太冷了,小智打开了房间空调,吹暖风时,将出风口朝下,能使房间更快热起来,这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
20.压瘪的乒乓球浸人开水中烫一下能重新鼓起来,利用的是( )原理。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21.皮皮感冒了不能喝冷水,可是热水又太烫,他想将热水的温度降下来,下列方法中最快的是( )。
A.将热水放在桌上自然冷却 B.将热水放进冰箱里冷却
C.在热水中倒入一点冷水混合 D.将热水用嘴吹凉
22.(2022三上·黄岩期末)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 )。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
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
23.(2023三上·武江期中)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 )
A.热空气向上升 B.冷空气向下降 C.冷热空气对流
24.砂锅在煮熟海鲜汤的过程中( )
A.热水从锅顶慢慢下来
B.热水从锅底慢慢上升与锅中的冷水形成对流
C.热水比冷水更重,沉在底部
25.(2023三上·期末)惯惯想自制红豆棒冰,他家的冰箱有两层,分别是冷藏室(最低温度4℃)和冷冻室(最低温度-18℃),那么,惯惯应该把红豆汤放在( ),才能成功地制作出红豆棒冰。
A.冷藏室
B.冷冻室
C.冷藏室和冷冻室都行
四、综合题
26.神奇的变色杯
热变色杯的温度在40℃以上时颜色发生变化,冷变色杯的温度在20℃以下时颜色发生变化。它们的原理:感温材料印刷于杯身,所用的材料属于热敏材料,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改变颜色。
(1)热变色杯在倒入热水后能变色是因为 把热量传递到 。
(2)当冷变色杯中的冰水温度逐渐上升至室温后,杯子的颜色会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凉;热;下降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温度高的热水会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牛奶,所以牛奶由凉变热,热水温度会下降。
2.【答案】加热点;热;冷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如图所示,热传递是以加热点为起点,从热的部分向冷的部分逐渐扩散的过程。
故答案为:加热点;热;冷。
3.【答案】冷;热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所以同体积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相比较,冷空气要重。
4.【答案】上升;下降;混合;热对流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称为热传递。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5.【答案】蒸发;吸收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刚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身上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夏天,天气很热,温度达到30℃左右;冬天,北方地区气温在0℃以下,天气很冷,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
7.【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8.【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因为烧杯内盛的是温水,水蒸气遇冷凝结,所以是冷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天冷时人打哆嗦是因为交感神经就会促使肢体各部位,包括牙关附近的肌肉打冷颤,令肌肉及脂肪细胞因紧收而产生热能,抵御寒意。所以身体在感觉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磁等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
1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A:水和空气受热之后都上升,遇冷下降,正确;
B:热对流与物质的热胀冷缩有关,正确;
C:热是从温度低处传到温度高处,错误;热都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12.【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热水的热量传向冷水,使得热水温度下降,冷水温度上升,直到两者的温度基本一致。
13.【答案】A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在两只装有热水的杯子上分别盖上两块玻璃片,一块是热玻璃片,一块是冷玻璃片,热水杯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上会在其表面凝结出小水珠。
14.【答案】A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所以“热气球”能升空的原因是热空气会上升。
15.【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风形成的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从而形成风。
16.【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雪融化时是一种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较低。
17.【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液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8.【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9.【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风;对流
【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空气上升特点的认识,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这样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0.【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浸人开水中烫一下能重新鼓起来,利用的是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2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在热水中倒入一点冷水混合可以使热水温度降下来,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故选B。
23.【答案】B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冷藏不加盖子是因为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B选项符合题意。
24.【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砂锅在煮熟海鲜汤的过程中,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25.【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凝固的温度是0℃,冰的熔点也是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通常情况下,水凝固的温度是0℃,周围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会结冰,而且温度越低,水结冰的速度越快。因此,制作冰淇淋需要放入冰箱等待凝固,应该放在冰箱冷冻室(-18℃)。冰箱冷藏室(4℃)水是不能结冰的。
26.【答案】(1)热水;杯身
(2)不再变化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
(1)热变色杯在倒入热水后能变色是因为热水把热量传递到杯身。
(2)当冷变色杯中的冰水温度逐渐上升至室温后,杯子的颜色会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1)热水;杯身。
(2)不再变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