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4 22:4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天平天国运动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就是鸦片战争引起的
有史学家评价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 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合清政府 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持续上涨。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 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 百姓苦不堪言。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 而不足。”
地主阶级 一阶级矛盾 农民阶级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 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
(一)准备 —一创立拜上帝会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二)前期斗争一 —早事
P 天 津
武昌c
南昌
永安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1.兴起:金田起义 ( 1851)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
4.全盛时期:北伐、 西征
长沙
材料研读
材料: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 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 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神。……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 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 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
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呢
清军腐败不堪 一 击。
(二)前期斗争 — -早
O
武昌
长沙
永安


1.兴起:金田起义( 1851)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
(1853年)
4.全盛时期:北伐、西征
(1853——1856年)
天津
南昌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
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凡天下 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材料二:……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 库。……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 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 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二)前期斗争 —一制度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市度
结新年三好癸国天不大
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花园
(三)后期斗争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 《资政新篇》
(三)后期斗争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1856)
2.失败:天京陷落(1864)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定都天京 转折:天京变乱
发 展 :永安建制 后期防御战1857—
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时间
1864
发展阶 段
1851 1852 1853
材料一: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
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
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 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①主观:战略上的失误;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失败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 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消极:虽然受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结 果是失败的。
积极: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反封反侵沉重打击
联合绞杀、天京陷落
英忠与玕力挽败局
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颁布纲领北伐西征
永 安 建 制 定 都 天 京
金田起义建号建军
洪 秀 全 创 立 拜 上 帝 会
太平天国(1851—1864)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原因 经过 意义
准备 兴起 发展 高潮 转折 防御 失败
封建 压迫 西方 侵略 自然 灾害
激化
阶级 矛盾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