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4 23: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建设:
(1)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
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背景: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②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③内容: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
内阁制
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背景:辛亥革命后, 为谋求议会一席,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
(2)概况:
①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②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被镇压下去。
(3)结果: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此后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2.北洋政府的政党政治

实战演练: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这说明(  )
A.辛亥革命的任务已完成
B.民主共和形势迅速发展
C.北洋政府推动政党政治
D.国民党的组阁获得成功
B
实战演练: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B.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C.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C
实战演练:
某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官不经国会;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设立由大总统任命参政组成的参政院;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该法发布于( )
A.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
实战演练: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B.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C.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C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时间:1928年
(2)内容:通过《训政纲领》
(3)评价: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
党专政。
3.国民党的“训政”
4.国民党的“宪政”
(1)时间: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
(2)内容:召开“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
代国民政府。
(3)评价:企图为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
溃的命运。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1)背景:到1930年下,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
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2)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正式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
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3)宪法大纲内容: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
苦民众。
(4)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实战演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明确提出共和国的性质是“工农兵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以“联合全世界被压迫的民众起来推翻世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目的,确定与苏联结成巩固联盟,提出“彻底的民族自决”“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独立”“和平”等外交政策。该宣言( )
A.是俄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典范
B.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B
实战演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明确提出共和国的性质是“工农兵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以“联合全世界被压迫的民众起来推翻世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目的,确定与苏联结成巩固联盟,提出“彻底的民族自决”“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独立”“和平”等外交政策。该宣言( )
A.是俄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典范
B.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
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B
实战演练:
1931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全国工农劳苦民众书,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将一定成为中国工农民主专政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和奠定的先声,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这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 )
A.人民军队创建的标志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战略性转移胜利的标志
D.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2.抗日根据地的边区政府
(1)目的:适用抗日民族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
(2)地位:民国地方政府
(3)措施:
①内容: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
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
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②影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
主政权的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3.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1)措施: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
(2)表现: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
(3)影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4.新政府成立全夕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战演练:
周恩来认为,要在坚持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推进“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这一政权中“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任何一个大党不应以绝对多数去压倒人家,而要容纳各方,以自己的主张取得胜利”。周恩来的这一主张意在( )
A.确保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B.抵制国民党的思想侵蚀
C.完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D.展示和平民主良好形象
C
实战演练:
“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亦...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这--举措( )
A.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C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1)背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
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正式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
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内容: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4)破坏和挫折:1957年以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5)恢复和完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逐渐恢复。1982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2)发展:
①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
②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3.中国特色社主制度
(1)目标提出: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发展与完善: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成就和显著优势,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3.中国特色社主制度
(3)内容:①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不来②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4)评价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史料研读: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依据材料一,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何体现民主。
体现:主权在民;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受到很大限制。
史料研读:
材料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封建王朝专制统治覆灭的大局已定。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加之浓烈民族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
——摘编自于小英《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目的和历史地位。
根本目的:维护民主共和。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
地位: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史料研读:
材料三 1928年,蒋介石集团打败奉系军阀,在1928年7月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同年8月8日至15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会上蒋介石自诩他的“训政”“是”继续总理的精神,实行总理的主义"。10月3日,国民党中央常委会通过了《训政纲领》。该纲领之下,人民应享有的政权固然有名无实,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摘编自吴映萍《试析国民党<训政纲领>的实质》
(1)根据材料三,分析国民党政府实行训政的历史背景,结合史实说明“国民政府‘总揽’的治权……成了一个空架子”。
背景:蒋介石掌握了国民党军政大权;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影响。 说明:政权被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实行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史料研读:
材料四 1948年4月,毛泽东认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集中全部权力于中央,为达此目标,又须首先在“几大区域内”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949年,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湖南和平解放后,成立了“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9月19日,绥远和平解放,成立了“绥远军政委员会”。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我党有威信的回民干部又甚少,欲求彻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决,必须采用政治方式……其办法即用靠拢我们的国民党人和我们的人一道组织军政委员会,以为临时过渡机构。”
——摘编自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
(2)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共在解放区设置的行政区类别,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行政区设置的原因。
类别: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
原因:毛泽东对领导体制的设想;解放战争战局的变化,解放区的
扩大;和平解放的需要(政治方式实现部分地区解放的需
要);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任意答出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