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24 18:42:33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地势从东南部和西北部向中部倾斜。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辽宁省人口数为4259万。下图示意2020年辽宁省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 B.集中分布在中部
C.西南部多,东北部少 D.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
2.影响辽宁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矿产
【答案】1.B
2.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1.由图可知,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沈阳市和大连市,中部的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盘锦市人口仅次于沈阳和大连,其余方向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口分布并不均衡,西南部、西北部人口并不多,B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辽宁省地势从东南部和西北部向中部倾斜,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势格局,中部地区自然条件好,适合人口生产生活,而东部、西部为山地,山区自然条件较平原差,人口偏少,故影响辽宁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东北地区的整体气候差异较小,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差异并不突出,辽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并未集中分布于中部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安徽阜阳采用“水面光伏+采煤沉陷区”的模式重新利用沉陷区的闲置水面资源,建设了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图2为安徽阜阳水面光伏电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水面光伏电站的能源来源相同的是(  )
A.煤炭、石油 B.潮汐、煤炭 C.地热、潮汐 D.风能、地热
4.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可以(  )
A.减少风沙侵蚀 B.改善地质条件
C.改善水域环境 D.减少资金投入
【答案】3.A
4.C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点评】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②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③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④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⑤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3.水面光伏电站的能源来源为太阳辐射。地热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潮汐能量来源于天体间的引力,与光伏电站来源并不相同;煤炭、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并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与光伏电站来源相同,A正确。
故答案为:A。
4.采煤沉陷水域较少遭受风沙侵蚀,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不会影响风沙侵蚀状况;采煤沉陷区地质条件不稳定,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无法改善地质条件;水面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覆盖在水面上可抑制藻类繁殖,有助于减少水体蒸发和保护水资源,可有效利用沉陷区闲置的水域,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不仅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还要考虑水面大风、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会增加资金投入。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濉溪县隶属安徽淮北市且邻近淮北市区,属于省际、市际交界处,区位条件优越。1950—2020年,该县土地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示意1950—2020年濉溪县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阶段Ⅱ濉溪县的土地城镇化特点是(  )
A.城镇化发展得益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B.功能区以“工业—居住”二元结构为主
C.建设用地以外围扩张、建设新区为主
D.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呈高速集约化状态
6.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该县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②促进煤炭资源开发③便于承接市区产业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5.A
6.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城市化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资源问题。②污染问题。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
5.由图可知,阶段Ⅱ煤矿矿井数量增加,且城镇建设用地在阶段Ⅰ原有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扩展,说明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煤炭企业的发展;该区域功能区以“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三元结构为主,且并没有建设新区;与阶段I相比,阶段Ⅱ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但无法看出增长速度。A正确。
故答案为:A。
6.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是积极影响,但非经济方面,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工业区面积变小,说明该县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减小,正进行产业转型,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阶段Ⅲ出现风景区、文教区、公共综合体和开发区等新的功能区,开发区便于承接邻近的淮北市区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区面积减小,多种功能区出现,土地利用率提高,为产业转型提供土地,促进经济发展。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苏州敬修堂是一个由冷巷与天井组成的典型江南庭院。冷巷是连接各房屋的一条长长的巷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厚墙”,每座房屋都有天井,这种格局在没有自然风时,可起到通风降温的奇效。下图为敬修堂庭院结构示意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没有自然风时,冷巷与天井在白天可起到通风降温效果的原理是(  )
A.冷巷两侧高墙阻挡热风进入 B.天井气流下沉加速热空气流出
C.利用厚墙减少太阳照射 D.冷巷与天井的温差使空气对流
8.下列能正确示意冷巷与房屋之间空气流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7.D
8.B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五步分析法”
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
2.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
3.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
4.确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或文化功能区
5.判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属于那些人
7.没有自然风时,因为两侧高墙的遮挡,冷巷内接受的太阳热辐射较少,环境温度较低;天井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冷巷和天井的温差促进空气对流,冷巷+天井可能会形成穿堂风,从而起到通风降温的效果;没有自然风时,并不会有热风进入;利用厚墙减少太阳照射并非冷巷与天井降温的原理;天井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气流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8.冷巷相对房间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凉风从门下进入房间,房间较热的空气从门上逸出,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补充,冷巷与房间会形成热力环流。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2023年12月19日,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这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下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  )
A.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D.国家政策支持
10.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D
10.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方式 内容 作用
耕海牧渔 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对海洋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并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 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运输线 主要有海上航道和海港、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对我国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都很重要
填海造地 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为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土地
海岛开发 能够供人类长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资源、实施海岛旅游 海岛及岛链、群岛具有重要军事和国防价值
9.由材料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可知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冷水鱼资源、交通条件、海洋文化并非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蓝色粮仓”发展的关键,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由材料“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可推测,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海洋牧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的恢复;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设立“蓝色粮仓”对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影响不大;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发海底矿产资源。C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近30年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内水体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2016年,该流域开始实施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的生态调水工程,流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1示意1990-2018年塔里木河流域及其主体水系地表水体面积变化,图2示意1989—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散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引起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蒸发 D.地表径流
12.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  )
①使流域内地表水面积增加②降低孔雀河下游地下水水位
③缓解孔雀河下游植被退化④优化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B
12.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海造陆、围湖造田等
(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坎儿井就是把地下水引出地表灌溉的实例,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和下渗,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也增加下渗。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减少蒸发,保护土壤墒情(土壤水份).
1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由图1可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增长明显,由图2可知年降水量与年蒸散量的增长曲线类似且上升明显,年降水量大于年蒸散量,而年平均气温则抬升缓慢,这表明降水才是引起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非气温和蒸发因素;材料提及生态调水,属于地表径流,调水只是影响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不会引起流域内地表水体面积变化。B正确。
故答案为:B。
12.生态输水工程优化了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增加流域内地表水面积,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抬升孔雀河下游地下水水位,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改善中下游生态环境,缓解孔雀河下游植被退化。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侧金盏花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山区的灌木丛间、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在早春雪融时迅速开花结实,而后枯萎进入休眠期,属于典型的早春类短命植物。下表为东北地区不同取样地的侧金盏花植株数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号 样方号 植株数
样地1 Al 7
A2 14
A3 19
样地2 Bl 3
B2 6
B3 8
样地3 C1 10
C2 15
C3 24
13.我国东北地区侧金盏花在早春开花的原因有(  )
①温度较高②水源充足③光照充足④地形平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推测样地1、2、3的取样环境分别为(  )
A.针叶人工疏林、针叶密林、落叶阔叶林
B.针叶密林、落叶阔叶林、针叶人工疏林
C.落叶阔叶林、针叶人工疏林、针叶密林
D.针叶密林、针叶人工疏林、落叶阔叶林
【答案】13.C
14.A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3.我国东北地区早春温度较低,且冰雪消融吸收热量,温度更低,冰雪消融,为侧金盏花提供水源,侧金盏花多生于林下,大树茂密时难以晒到太阳,早春树木还未长出新叶,林下的侧金盏花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地形平坦不会随季节变化。C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14.侧金盏花在早春阳光充足时开花,光照越多越有利于侧金盏花生长,样地1侧金盏花植株数居中,样地2最少,样地3最多,三个取样环境中,针叶人工疏林对阳光的遮蔽能力中等、林下光照中等,应是样地1,针叶密林的遮蔽能力最强、林下光照最弱,应是样地2,落叶阔叶林遮蔽能力最弱、林下光照最强,应是样地3,A正确。
故答案为:A。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江西省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有关部门为做好防洪工作,利用GIS寻找洪涝灾害易发生地区,下图是有关部门搜集的江西省三个独立地理数据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图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指标与一个地区的抗洪救灾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的是(  )
①地区医院数量②地区人口密度③人均可支配收入④地区生产总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5.B
16.C
【知识点】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 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15.从图中来看,图中乙地降水量四地中最大,从地势来看,四地中地势较低的有甲、乙,从河流位置来看,乙地丙地离河流近,综合以上信息,降水最大、地势较低、距河较近的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最大,故乙地最为符合。B正确。
故答案为:B。
16.救灾时考验医院救治受伤人员的能力,地区医院数量越多救灾能力越强;洪涝发生时,地区人口密度越大损失越大,但与救灾能力关系不大;发生洪涝灾害时,受灾群众自救的能力越强则地区救灾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多,准备的抗灾物品就越丰富,越能完成自救;地区生产总值较高,财政收入相对较多的地区,有较强的财力、物力组织救灾,具备较强的抗洪救灾能力。C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随着技术发展,新疆水稻种植已有一定规模。2024年5月,新疆和田沙漠温室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试种成功。此次种植采用多层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智能LED灯精准补光,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这种由计算机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全天候精准控制的生产模式称为植物工厂,该模式未来在空间站等外太空探索的食物生产领域大有可为。图1为新疆水稻分布示意图,图2为新疆和田沙漠连栋的温室景观图,连栋温室相较于独立温室更便于内部环境的统一管理。
(1)评价新疆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2)从成本角度分析新疆和田沙漠建设连栋温室的有利条件。
(3)简述植物工厂模式未来应用于空间站食物生产领域的优势。
【答案】(1)有利: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地形平坦开阔;环境污染小,利于种植优质水稻。
不利:气候干旱,地表水严重缺乏。
(2)新疆地广人稀、地价低;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连栋温室,建设成本低;连栋温室便于内部环境统一管理,管理成本低;新疆能源充足、价格低;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以降低能源成本。
(3)植物工厂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在空间站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多层立体栽培有利于节省空间站有限的空间资源;可连续生产且生长周期短,可满足宇航员的生存需求。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评价新疆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有利方面,结合图片可知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热充足;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同时新疆水稻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其地形平坦开阔;远离工业区及人口密集区,开发程度低,环境污染小,自然环境优越。不利方面,新疆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而水稻对水量需求大,该地水源不利于水稻种植。
(2)成本包括用地成本、建设成本、管理成本、能源成本、原料成本等。新疆地广人稀、地价低,用地成本低;新疆内部盆地面积大,且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连栋温室,建设成本低;由材料可知连栋温室便于内部环境统一管理,管理成本低;新疆石油天然气传统能源丰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也较快,能源充足,能源价格低,并且新疆光热资源充足,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降低能源成本。
(3)由材料可知植物工厂环境因素可控,受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小,便于未来在空间站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外太空空间站空间有限,垂直多层立体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节省空间;由材料“生育期减半”“全天候”等关键信息可知,植物工厂可连续生产且生长周期短,可满足宇航员的生存需求。
【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产品品质优良。
气象灾害 寒潮、低温冷害、台风、洪涝、干旱等制约农业发展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18.(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1日,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正式开工,该跨境铁路向东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向西能直通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俄罗斯中部地区和欧洲,成为我国渤海湾通向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又一座便捷的大陆桥。据统计,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经由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就占了约83%。下图示意中哈跨境铁路线路。
(1)与公路运输相比,分析哈萨克斯坦重视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
(2)中哈已布局了两条跨境铁路,说明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理由。
(3)分析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修建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
【答案】(1)铁路运输运速更快,运量更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发展铁路运输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生产要素流通的需求。
(2)中欧铁路运输量大,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中哈铁路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能缓解中欧铁路的运输压力;提高中哈两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
(3)缓解中国至欧洲的交通压力,提升运输能力;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中国进出口产品(货物);增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哈萨克斯坦重视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该国铁路运输具有优势进行分析。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等优点,哈萨克斯坦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且面积相对较大,发展铁路运输能够提高其运输能力,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生产要素流通的需求;且铁路运输对于中长途而言,其运费要低于公路运输,连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使得铁路运输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理由,主要从交通线需求上进行分析。哈萨克斯坦作为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材料提及“由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就占了约83%”,该地是中欧班列过境最多的国家之一,加上我国与欧洲的贸易仍保持增长,现有的铁路已经不能满足中哈铁路货运量(含过境货运量)的日益增长,由此可见,有必要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以缓解原有中欧铁路的运输压力,同时铁路数量增加,能够提高中哈两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
(3)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修建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主要从交通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注意审题“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正式开工,该跨境铁路向东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向西能直通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俄罗斯中部地区和欧洲,从图中来看,该铁路中国境内由塔城至克拉玛依,通过国内铁路线路可直通我国东部地区,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新增铁路线路,可以缓解中国至欧洲的交通压力,提升运输能力,满足中哈铁路货运量(含过境货运量)的日益增长情况;铁路发展能够带动相关沿线经济的开发,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新疆等西北内陆资源的开发,加快西部大开发速度;铁路新路增加,可以扩大对外贸易,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同时跨境铁路增加,也能增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交流等。
【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9.(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犹他州宰恩峡谷区以峡谷和砂岩崖壁为主要地貌景观,属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下图为宰恩峡谷北段自西向东的地形剖面及景观图。
(1)指出该峡谷所在河段,描述该峡谷的地貌特点。
(2)夏季是该峡谷接受外力塑造作用最强的季节,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1)所在河段:上游地区。
特点:V形河谷,两侧崖(谷)壁陡峭,谷底深且窄,有卵石(或较大石块)。
(2)峡谷由流水向下侵蚀形成,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会引发洪流,侵蚀能力最强。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由剖面曲线图和景观图可知,该峡谷为V形河谷,一般发育于河流上游地区。河谷地貌的特点一般从河谷形态、谷壁坡度、深度、宽窄和组成物质等方面描述,据图可知该峡谷呈V形,两侧崖(谷)壁陡峭,从谷底来看,谷底深且窄,由于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河谷底部沉积有卵石。
(2)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外力作用。该峡谷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有河流流经,为流水侵蚀地貌,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为“流水”作用;依据材料“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可知,夏季雨量最大,因此流水冲刷能力最强,挟带泥沙能力强,侵蚀能力最强。
【点评】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
位置 名称 成因
源头段 流经青藏高原 宽浅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
上游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V”形峡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出山口 支流汇入处 冲积扇 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
中下游 流经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牛轭湖 河流会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
流经平原 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
河口段 入海口处 三角洲 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
1 / 1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境内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地势从东南部和西北部向中部倾斜。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辽宁省人口数为4259万。下图示意2020年辽宁省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宁省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 B.集中分布在中部
C.西南部多,东北部少 D.人口空间分布较均衡
2.影响辽宁省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矿产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安徽阜阳采用“水面光伏+采煤沉陷区”的模式重新利用沉陷区的闲置水面资源,建设了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图2为安徽阜阳水面光伏电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水面光伏电站的能源来源相同的是(  )
A.煤炭、石油 B.潮汐、煤炭 C.地热、潮汐 D.风能、地热
4.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可以(  )
A.减少风沙侵蚀 B.改善地质条件
C.改善水域环境 D.减少资金投入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濉溪县隶属安徽淮北市且邻近淮北市区,属于省际、市际交界处,区位条件优越。1950—2020年,该县土地城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下图示意1950—2020年濉溪县土地城镇化时空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阶段Ⅱ濉溪县的土地城镇化特点是(  )
A.城镇化发展得益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B.功能区以“工业—居住”二元结构为主
C.建设用地以外围扩张、建设新区为主
D.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呈高速集约化状态
6.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该县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②促进煤炭资源开发③便于承接市区产业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苏州敬修堂是一个由冷巷与天井组成的典型江南庭院。冷巷是连接各房屋的一条长长的巷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厚墙”,每座房屋都有天井,这种格局在没有自然风时,可起到通风降温的奇效。下图为敬修堂庭院结构示意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没有自然风时,冷巷与天井在白天可起到通风降温效果的原理是(  )
A.冷巷两侧高墙阻挡热风进入 B.天井气流下沉加速热空气流出
C.利用厚墙减少太阳照射 D.冷巷与天井的温差使空气对流
8.下列能正确示意冷巷与房屋之间空气流动的是(  )
A. B.
C. D.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2023年12月19日,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这是推进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未来将以长岛海洋牧场为依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新经济。下图为山东半岛及烟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主要得益于(  )
A.冷水鱼类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海洋文化底蕴深厚 D.国家政策支持
10.设立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有(  )
①依托漫长海岸线,利于拓展海洋运输空间②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③严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④建设海洋牧场,有利于开发海底矿产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近30年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内水体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2016年,该流域开始实施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的生态调水工程,流域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1示意1990-2018年塔里木河流域及其主体水系地表水体面积变化,图2示意1989—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蒸散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引起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蒸发 D.地表径流
12.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  )
①使流域内地表水面积增加②降低孔雀河下游地下水水位
③缓解孔雀河下游植被退化④优化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侧金盏花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山区的灌木丛间、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在早春雪融时迅速开花结实,而后枯萎进入休眠期,属于典型的早春类短命植物。下表为东北地区不同取样地的侧金盏花植株数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样地号 样方号 植株数
样地1 Al 7
A2 14
A3 19
样地2 Bl 3
B2 6
B3 8
样地3 C1 10
C2 15
C3 24
13.我国东北地区侧金盏花在早春开花的原因有(  )
①温度较高②水源充足③光照充足④地形平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推测样地1、2、3的取样环境分别为(  )
A.针叶人工疏林、针叶密林、落叶阔叶林
B.针叶密林、落叶阔叶林、针叶人工疏林
C.落叶阔叶林、针叶人工疏林、针叶密林
D.针叶密林、针叶人工疏林、落叶阔叶林
(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江西省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有关部门为做好防洪工作,利用GIS寻找洪涝灾害易发生地区,下图是有关部门搜集的江西省三个独立地理数据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图中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指标与一个地区的抗洪救灾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的是(  )
①地区医院数量②地区人口密度③人均可支配收入④地区生产总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随着技术发展,新疆水稻种植已有一定规模。2024年5月,新疆和田沙漠温室首次试种的快速繁育水稻试种成功。此次种植采用多层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智能LED灯精准补光,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这种由计算机对植物生长过程进行全天候精准控制的生产模式称为植物工厂,该模式未来在空间站等外太空探索的食物生产领域大有可为。图1为新疆水稻分布示意图,图2为新疆和田沙漠连栋的温室景观图,连栋温室相较于独立温室更便于内部环境的统一管理。
(1)评价新疆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2)从成本角度分析新疆和田沙漠建设连栋温室的有利条件。
(3)简述植物工厂模式未来应用于空间站食物生产领域的优势。
18.(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1日,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正式开工,该跨境铁路向东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向西能直通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俄罗斯中部地区和欧洲,成为我国渤海湾通向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又一座便捷的大陆桥。据统计,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1.6万列(同比增长9%),经由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就占了约83%。下图示意中哈跨境铁路线路。
(1)与公路运输相比,分析哈萨克斯坦重视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
(2)中哈已布局了两条跨境铁路,说明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理由。
(3)分析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修建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
19.(2024高一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犹他州宰恩峡谷区以峡谷和砂岩崖壁为主要地貌景观,属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下图为宰恩峡谷北段自西向东的地形剖面及景观图。
(1)指出该峡谷所在河段,描述该峡谷的地貌特点。
(2)夏季是该峡谷接受外力塑造作用最强的季节,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1.由图可知,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沈阳市和大连市,中部的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盘锦市人口仅次于沈阳和大连,其余方向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口分布并不均衡,西南部、西北部人口并不多,B正确。
故答案为:B。
2.根据图文资料可知,辽宁省地势从东南部和西北部向中部倾斜,形成两侧高、中间低的地势格局,中部地区自然条件好,适合人口生产生活,而东部、西部为山地,山区自然条件较平原差,人口偏少,故影响辽宁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东北地区的整体气候差异较小,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差异并不突出,辽宁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并未集中分布于中部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3.A
4.C
【知识点】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解析】【点评】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①石油对外依存度偏高,能源供应受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大。
②能源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③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缓慢。
④能源分布不均,运输成本日益攀高。
⑤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3.水面光伏电站的能源来源为太阳辐射。地热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潮汐能量来源于天体间的引力,与光伏电站来源并不相同;煤炭、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固定并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与光伏电站来源相同,A正确。
故答案为:A。
4.采煤沉陷水域较少遭受风沙侵蚀,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不会影响风沙侵蚀状况;采煤沉陷区地质条件不稳定,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无法改善地质条件;水面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覆盖在水面上可抑制藻类繁殖,有助于减少水体蒸发和保护水资源,可有效利用沉陷区闲置的水域,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在采煤沉陷水域建水面光伏电站不仅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还要考虑水面大风、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高,会增加资金投入。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5.A
6.D
【知识点】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解析】【点评】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城市化的影响:
①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④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资源问题。②污染问题。③交通拥堵问题。④社会问题。
5.由图可知,阶段Ⅱ煤矿矿井数量增加,且城镇建设用地在阶段Ⅰ原有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扩展,说明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煤炭企业的发展;该区域功能区以“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三元结构为主,且并没有建设新区;与阶段I相比,阶段Ⅱ建设用地面积增长,但无法看出增长速度。A正确。
故答案为:A。
6.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是积极影响,但非经济方面,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工业区面积变小,说明该县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减小,正进行产业转型,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阶段Ⅲ出现风景区、文教区、公共综合体和开发区等新的功能区,开发区便于承接邻近的淮北市区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工业区面积减小,多种功能区出现,土地利用率提高,为产业转型提供土地,促进经济发展。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7.D
8.B
【知识点】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点评】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五步分析法”
1.确定景观的基本功能
2.找到景观的位置和占地范围
3.确定景观所在的地域范围
4.确定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或文化功能区
5.判断景观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意义属于那些人
7.没有自然风时,因为两侧高墙的遮挡,冷巷内接受的太阳热辐射较少,环境温度较低;天井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冷巷和天井的温差促进空气对流,冷巷+天井可能会形成穿堂风,从而起到通风降温的效果;没有自然风时,并不会有热风进入;利用厚墙减少太阳照射并非冷巷与天井降温的原理;天井因为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气流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8.冷巷相对房间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凉风从门下进入房间,房间较热的空气从门上逸出,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补充,冷巷与房间会形成热力环流。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C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方式 内容 作用
耕海牧渔 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对海洋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并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 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运输线 主要有海上航道和海港、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对我国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都很重要
填海造地 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为军事设施建设提供土地
海岛开发 能够供人类长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资源、实施海岛旅游 海岛及岛链、群岛具有重要军事和国防价值
9.由材料全国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山东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在山东烟台市成立,可知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粮仓”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冷水鱼资源、交通条件、海洋文化并非首个海上经济开发区“蓝色粮仓”发展的关键,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由材料“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可推测,发挥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海洋牧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的恢复;山东省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设立“蓝色粮仓”对拓展海洋运输空间影响不大;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发海底矿产资源。C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1.B
12.D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资源跨区调配与区域发展
【解析】【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海造陆、围湖造田等
(2)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坎儿井就是把地下水引出地表灌溉的实例,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和下渗,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也增加下渗。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减少蒸发,保护土壤墒情(土壤水份).
1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由图1可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增长明显,由图2可知年降水量与年蒸散量的增长曲线类似且上升明显,年降水量大于年蒸散量,而年平均气温则抬升缓慢,这表明降水才是引起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并非气温和蒸发因素;材料提及生态调水,属于地表径流,调水只是影响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不会引起流域内地表水体面积变化。B正确。
故答案为:B。
12.生态输水工程优化了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没有增加流域内地表水面积,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抬升孔雀河下游地下水水位,从博斯腾湖调水至孔雀河可以改善中下游生态环境,缓解孔雀河下游植被退化。D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3.C
14.A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3.我国东北地区早春温度较低,且冰雪消融吸收热量,温度更低,冰雪消融,为侧金盏花提供水源,侧金盏花多生于林下,大树茂密时难以晒到太阳,早春树木还未长出新叶,林下的侧金盏花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地形平坦不会随季节变化。C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C。
14.侧金盏花在早春阳光充足时开花,光照越多越有利于侧金盏花生长,样地1侧金盏花植株数居中,样地2最少,样地3最多,三个取样环境中,针叶人工疏林对阳光的遮蔽能力中等、林下光照中等,应是样地1,针叶密林的遮蔽能力最强、林下光照最弱,应是样地2,落叶阔叶林遮蔽能力最弱、林下光照最强,应是样地3,A正确。
故答案为:A。
【答案】15.B
16.C
【知识点】洪涝灾害;洪涝灾害的防避
【解析】【点评】洪涝灾害 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15.从图中来看,图中乙地降水量四地中最大,从地势来看,四地中地势较低的有甲、乙,从河流位置来看,乙地丙地离河流近,综合以上信息,降水最大、地势较低、距河较近的发生洪涝灾害的概率最大,故乙地最为符合。B正确。
故答案为:B。
16.救灾时考验医院救治受伤人员的能力,地区医院数量越多救灾能力越强;洪涝发生时,地区人口密度越大损失越大,但与救灾能力关系不大;发生洪涝灾害时,受灾群众自救的能力越强则地区救灾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多,准备的抗灾物品就越丰富,越能完成自救;地区生产总值较高,财政收入相对较多的地区,有较强的财力、物力组织救灾,具备较强的抗洪救灾能力。C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C。
17.【答案】(1)有利: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地形平坦开阔;环境污染小,利于种植优质水稻。
不利:气候干旱,地表水严重缺乏。
(2)新疆地广人稀、地价低;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连栋温室,建设成本低;连栋温室便于内部环境统一管理,管理成本低;新疆能源充足、价格低;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以降低能源成本。
(3)植物工厂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在空间站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多层立体栽培有利于节省空间站有限的空间资源;可连续生产且生长周期短,可满足宇航员的生存需求。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评价新疆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有利方面,结合图片可知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热充足;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病虫害少;同时新疆水稻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其地形平坦开阔;远离工业区及人口密集区,开发程度低,环境污染小,自然环境优越。不利方面,新疆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而水稻对水量需求大,该地水源不利于水稻种植。
(2)成本包括用地成本、建设成本、管理成本、能源成本、原料成本等。新疆地广人稀、地价低,用地成本低;新疆内部盆地面积大,且地形平坦开阔,便于建设连栋温室,建设成本低;由材料可知连栋温室便于内部环境统一管理,管理成本低;新疆石油天然气传统能源丰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也较快,能源充足,能源价格低,并且新疆光热资源充足,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降低能源成本。
(3)由材料可知植物工厂环境因素可控,受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小,便于未来在空间站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外太空空间站空间有限,垂直多层立体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节省空间;由材料“生育期减半”“全天候”等关键信息可知,植物工厂可连续生产且生长周期短,可满足宇航员的生存需求。
【点评】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多,农产品品质优良。
气象灾害 寒潮、低温冷害、台风、洪涝、干旱等制约农业发展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18.【答案】(1)铁路运输运速更快,运量更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发展铁路运输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生产要素流通的需求。
(2)中欧铁路运输量大,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中哈铁路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能缓解中欧铁路的运输压力;提高中哈两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
(3)缓解中国至欧洲的交通压力,提升运输能力;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中国进出口产品(货物);增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哈萨克斯坦重视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该国铁路运输具有优势进行分析。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等优点,哈萨克斯坦是一个深居内陆的国家,且面积相对较大,发展铁路运输能够提高其运输能力,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和生产要素流通的需求;且铁路运输对于中长途而言,其运费要低于公路运输,连续性好受天气影响小,使得铁路运输可以缩短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理由,主要从交通线需求上进行分析。哈萨克斯坦作为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材料提及“由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数就占了约83%”,该地是中欧班列过境最多的国家之一,加上我国与欧洲的贸易仍保持增长,现有的铁路已经不能满足中哈铁路货运量(含过境货运量)的日益增长,由此可见,有必要修建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以缓解原有中欧铁路的运输压力,同时铁路数量增加,能够提高中哈两国之间的交通运输效率。
(3)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的修建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主要从交通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注意审题“对我国产生的经济意义”,中哈第三条跨境铁路塔城—阿亚古兹铁路正式开工,该跨境铁路向东可连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向西能直通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俄罗斯中部地区和欧洲,从图中来看,该铁路中国境内由塔城至克拉玛依,通过国内铁路线路可直通我国东部地区,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新增铁路线路,可以缓解中国至欧洲的交通压力,提升运输能力,满足中哈铁路货运量(含过境货运量)的日益增长情况;铁路发展能够带动相关沿线经济的开发,促进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新疆等西北内陆资源的开发,加快西部大开发速度;铁路新路增加,可以扩大对外贸易,利于我国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同时跨境铁路增加,也能增强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交流等。
【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9.【答案】(1)所在河段:上游地区。
特点:V形河谷,两侧崖(谷)壁陡峭,谷底深且窄,有卵石(或较大石块)。
(2)峡谷由流水向下侵蚀形成,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会引发洪流,侵蚀能力最强。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由剖面曲线图和景观图可知,该峡谷为V形河谷,一般发育于河流上游地区。河谷地貌的特点一般从河谷形态、谷壁坡度、深度、宽窄和组成物质等方面描述,据图可知该峡谷呈V形,两侧崖(谷)壁陡峭,从谷底来看,谷底深且窄,由于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河谷底部沉积有卵石。
(2)本题考查河流侵蚀地貌的外力作用。该峡谷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有河流流经,为流水侵蚀地貌,塑造地貌的主要外力为“流水”作用;依据材料“该区域总降水量较少,以夏季暴雨为主,且会引发洪流”可知,夏季雨量最大,因此流水冲刷能力最强,挟带泥沙能力强,侵蚀能力最强。
【点评】河流地貌(以湄公河——澜沧江为例)
位置 名称 成因
源头段 流经青藏高原 宽浅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较弱
上游 流经山区、高原、高地 “V”形峡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出山口 支流汇入处 冲积扇 河水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
中下游 流经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较缓,水流以侧向的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牛轭湖 河流会裁弯取直,留下废弃的弯道
流经平原 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
河口段 入海口处 三角洲 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