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印第安人灭绝的元凶?
西班牙的枪炮?
NO!
阿兹特克帝国是墨西哥中央高原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其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整个美洲中部,人口约有1000万如此庞大的一个美洲帝国,却在1519年西班牙人抵达美洲大陆以后迅速消亡。与阿兹特克帝国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印加帝国。16世纪,在西班牙人初到美洲的几十年间,几千万印第安人陆续死去。
西班牙人身上的天花病毒,无意间在原住民中扩散。
当地的阿兹特克人对这种新型病毒毫无免疫,当地约80%的土著被天花杀死,这是印第安种族灭绝的祸首。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反复出现霍乱这一传染病,促使历时15年的新生活运动开启。
这项运动中,国民公共卫生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健康习惯出现了,它流传至今:
从前,热水只是风雅文人泡茶才用的奢侈品,霍乱之后,多喝热水才正式成为中国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多喝热水
第14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标:
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题 目 展示地 点 要求
时空轴建构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前后黑板 展示同学:
①迅速、简练、规范;
②明确立意,运用所学,有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③双色笔展示。
非展示同学:①组内展示成果,找到疑难点,准备点评时质疑。②落实巩固基础知识。
讨论完成后,落实课本基础!
1.古代疫病频发的原因(影响因素)? 口头 2.疫病带来的影响(能够举例说明) 口头 3.教材P83“学思之窗”谈谈对《本草纲目》体例特点的认识 后黑板 我的疑问 口头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历史上的疫病
“疫者,民皆病也。”
——许慎《说文解字》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
——《上经.尚时》
1.疫病的定义
疫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疾病。
特点:①传播速度快 ②范围广 ③时间长 ④危害性大
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 ——莱德博格(美国遗传学家)
天花 古埃及时期 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
18世纪 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
中国清朝 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鼠疫 6世纪 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人口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14世纪 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称为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严重饥荒。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黄热病 17-19世纪 墨西哥暴发,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
斑疹伤寒 20世纪早期 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西班牙流感 1918-1919年 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
2.重大疫病表现:
一、历史上的疫病
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前1150-前1145)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黑死病表现为淋巴结鼠疫,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也会以肺鼠疫和败血症的形式出现。......伴随疾病出现的皮肤变色,即黑斑。
——肯尼思·基普尔《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
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薄伽丘《十日谈》
思考:疫病产生及传播的影响因素?
位置、时节、气候、灾害
自然环境
稳定性、国家治理能力、战争
政治
经济发展程度
经济
稠密度、流动性
人口
……据史料统计,中国两宋时期发生的90多次疫病中,两宋的首都汴京和临安 (今开封和杭州)及其附近地区就发生了20多次。两宋首都地区疫病频发( )
A.可能与宋代特殊的驻军制度有关
C.说明市坊制打破后环境问题严重 D.是民众崇信佛教而放任疫情造成
B.源于商贸繁荣人口过分聚居城市
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落后,公共条件差
医学
对接高考
1.气候等对疫病的影响
2.政治腐败、战争频发、社会动荡
3.灾荒以及不良旧俗,公共卫生条件差
4.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对而言比较落后
5.在防疫措施尚且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外交流及国内人口的流动促使疾病流行。
材料1:“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死亡枕籍,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明通鉴》
城市中的无技能劳动者也因死亡而变得短缺,因此他们索要比瘟疫前高得多的工资。有些人来自其他城镇,但许多来自周边农村,任由田地庄稼荒芜。这是遍布欧洲,从都柏林到诺夫哥罗德的城乡移民潮的一部分。 ----约瑟夫·伯恩《黑死病》
材料2: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材料3:“14世纪中叶,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 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黑死病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长沙:岳麓书社,2004.
材料4:爱德华·琴纳,英国医生。受牧场挤奶女工的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找到预防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他的成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
3.疫病带来的影响
经济: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
政治: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国家衰落;
社会: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卫生意识加强;
一、历史上的疫病
思想:精神冲击,信仰危机,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
医学:推动现代公共卫生制度雏形建立
4.人类对疫病的应对措施
措施 时期 具体实施
重视公 共卫生 古罗马 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古中国 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 。
探索疫病防治方法 东晋 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明代 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此法在明代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
建立救治机构 西汉后期 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隋唐时期 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
古罗马 医院收治疫病患者。
近代医学的进步 18C晚期 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19世纪 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
1928年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人痘接种法
葛洪
一、历史上的疫病
黑死病时期鸟嘴服
詹纳与牛痘接种法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
材料1:古罗马伴随着对外征战和城市的扩大,曾发生过多次瘟疫。但当时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于是大量修建神庙,定期向神献祭,而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医疗条件的限制使罗马人相信对疫病的预防胜于治疗,他们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修建了许多输水和排污管道,成立了水务委员会作为维护城市用水的机构,并催生出与之配套的公共卫生法。
——《古罗马城输水道、排水道的建设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意义》
材料2: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祈福禳灾。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等《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古罗马和明朝在疫病防治方式上各有何特点。
古罗马:政府主导; 立法保障;注重疾病预防;注重修建大量公共卫生设施。
重神学,轻科学。
明政府:政府消极应对;防疫重点主要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浓厚。
【问题探究】
二、中医药的成就
年代 人物 医学著作 成就
战国 扁鹊 望、闻、问、切
汉代 《黄帝内经》 中国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东汉 《神农本草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 “医圣”
华佗 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麻沸散”(麻醉药物) “五禽戏”(健身操)
东晋 葛洪 《肘后备急方》 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
唐代 孙思邈 《千金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政府 《唐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学巨典”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辩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王世贞《本草纲目》原序
根据材料,谈谈对《本草纲目》体例特点
的认识。
①全书框架一目了然;②体例完备,大纲、条目、解释、辨误、图像、功用全面;③重视前代医学家的研究成果;④作者深入临床实践,辨析真伪,禆补缺漏。
教材P83“学思之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生 ①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总结临床
经验,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②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③中医药工作者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
④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止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⑤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医药学
二、中医药的成就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
【问题探究】:中西医的治疗理念有何不同?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理解剖,取样分析,这是西医的方法。
辨证施治,阴阳五行,上病治下,左病治右,这是中医的方法。
西医将人体视为可分解为许多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可以拆开、修理、更换。
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表里一体,虚实相通。
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中西医治疗理念有何不同?
中医:将人体视为相互联系的整体,主张辨证施治。
西医:将人体视为可分解的部件,主张科学实证,局部施治。
中医药的特征:
①重视临床经验;②讲求辨证施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
③独特的医学遗产:针灸、推拿、药食同源;④留下了大量中医典籍。
1.近代西医发展
时期 背景 人物及著作 成就
17世纪 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英国生理学家威廉 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 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17到18世纪 荷兰人列文虎克 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
19世纪 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2.西医传入中国
背景 概况 影响
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西方文明的传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受到日本的影响。 ①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②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③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④西医院校建立起来,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大量西医人才。 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②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③动摇了中医的地位。
④对人们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⑤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
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但凡大疫,必有精诚大医济世!
张仲景 伍连德 钟南山
结语:
我们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和一颗更深怀敬畏的心。
古往今来的疫病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人类并非创造历史的唯一演员,其他生物也作用于历史,人的历史只是大历史中的一部分,人也只是大自然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使科学昌明如今日,病菌等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依然无法消除,人类依然有必要时刻自我警醒。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
——习近平
课堂小结:建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