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4 21: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课程教案
授课主题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大声朗读本文,并读准读顺;2.能够认识并理解“诣”、“禽”、“聪慧”等字词具体意思3.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杨氏之子的智慧之处并有所启发 4.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朗读背诵课文并体会到杨氏之子语言的魅力以及他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能准确知晓课文大意,了解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文《杨氏之子》的文本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括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思政元素
单元导入 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导入本课。 以美国代表团访华作为例子: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师:对于美国官员顿时哑口无言这一情形,同学们认为总理的这个回答怎么样 生:体现了周总理语言的精妙以及他的智慧 师:这便能够体现我们大语文的好处了,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精妙的语言可能会是生活更丰富,而课文中的杨氏之子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具体体现在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整体认读 1.让学生自读课文: 1.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2尝试着让学生给课文划一划停顿 ; 1.3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给出停顿及其拼音让学生齐读 liáng yì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qín 家禽。” (三)课文串讲 1.提问: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师:杨氏就是姓杨的人家,那“之”和“子”怎么理解呢? 生:“之”可以看作“的”,“子”是儿子。 师:那么杨氏之子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理解成“一位姓杨人家的孩子”,老师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子”字在古代除了孩子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对男子的尊称。 2.课文逐句分析,把握文章大概 师:下面我们对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把握吧! 讲解到“诣”和“禽”的时候,具体讲解这两个字的具体写法以及他们的文言意思。 (四)探究反思 1.句子对比,深入理解语言魅力 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作对比并让他们说出那句话更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老师给出解释: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去回答,体现了孩子的生性聪明,对答如流。 2.合作探究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杨氏之子和客人,通过对话的形式再现课文情境,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礼貌。 讨论:结合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讨论杨氏之子的行为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如尊重他人、机智应对、礼貌待人等)。 3.教师总结文言文的写作方法,如简洁明了、含蓄委婉等,并引导学生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篇小短文,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以课文《杨氏之子》为模版,仿写相关句子。
板书设计
如何理解在文章题目含义? 杨 氏 之 子 姓杨的人家 的 孩子 子:①古代指儿女;②古代对男子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