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三课
——图片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中的成千上万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周围围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小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秦始皇陵
◎
旷世一统——秦朝
帝国一统,前无古人
秦统一天下的背景:
材料1: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chǎn],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
——《吕氏春秋.谨听》
必要性(客观条件):
①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帝国一统,前无古人
秦统一天下的背景:
可能性(主观条件):
①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关中地区示意图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②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③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商鞅——卫国人——秦孝公
张仪——魏国人——秦惠文王
范雎——魏国人——秦昭襄王
秦国具备统一条件
帝国一统,前无古人
秦统一天下的过程:
前230年灭韩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咸阳
秦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远交近攻 分化瓦解 先弱后强
秦朝建立
定都咸阳
灭六国:
帝国一统,前无古人
北起阴山至辽东
疆域: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南至北向户
西至临洮、羌中
东至海暨朝鲜
开疆拓土:
①征服南越:公元前220年,发兵岭南。为加强对南方军事和行政控制,设立四郡。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公元前220年
征服南越
公元前215年
北击匈奴
秦朝
②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设立九原郡。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奠定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思考: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教给秦朝哪些启示?如何解决?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君主专制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中央
地方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
实质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中央上:
皇帝制度
材料1: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②皇位世袭
①皇帝独尊
材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皇权至上
秦调兵虎符
三公九卿
皇帝
御史
大夫
太
尉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丞
相
(监察)
(行政)
军事(虚设)
君主专制
宫殿警卫
宫门警卫
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皇室事务
司法刑狱
皇家私人财务
民族外交
宗教礼仪
赋税征收管理
家国同构
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地方上:
郡县制度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最高长官)
郡丞(行政、刑狱)
郡尉(军事、治安)
县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里
亭
乡
三老(教化)
啬夫/有秩
(听讼、赋税)
游徼(贼盗)
县以下设乡、里、亭
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关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迁陵洞庭郡秦简(里耶)
中央集权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实现对地方政治直接有效控制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地方上:
郡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奴隶社会
官员任免 世袭
与中央关系 独立性强
性质 贵族政治
影响 易形成割据势力
探究:分封制与郡县制比较
◆实行郡县制的意义:
① 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取代。
③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稳定赋税、徭役和兵源。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封建社会
皇帝任免
听命中央
官僚政治
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御史
大夫
太
尉
皇帝
丞
相
诸卿
郡
县
乡
里
亭
基层具体事务
郡守、郡尉、监御史
县令\长
中央
监察
军事
行政
地方具体政务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地方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整齐制度”):
小篆为国家官方文字
文化方面:
经济方面:
①统一文字
①统一货币
秦半两:圆形方孔钱
②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量(容积)衡(重量)
③编户齐民
④重农抑商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军事交通方面:
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整齐制度”):
①统一车轨
②修筑驰道
③修灵渠
车宽六尺(140cm)
为便于控制广阔的国土,拆除原六国路障,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为支援征服南越,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解决运输军粮问题
思考:秦修直道、驰道的意义?
①利于传达政令,调遣军队,开发边疆;
②促进全国各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社会方面:
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整齐制度”):
①制定《秦律》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六国的法律,把原来秦国的法律推行于全国(以法为教)。
“明发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②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
为防止割据再现,秦始皇将六国贵族和豪强迁到咸阳,另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等地,脱离乡土,以便监视。
③整顿社会风俗
“行同伦”。端正风俗,建立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男女间以礼相待,各尽其责。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分异令”)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帝国之治,君主集权
材料1: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钱穆《秦汉史》
材料2:(秦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材料3: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概括秦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③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②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帝国崩溃,二世而亡
01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
04
秦直道,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
03
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
02
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阶级矛盾激化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大约450万。为完成“四大工程” ,每年征调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三百万。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史记·秦始皇本纪》
帝国崩溃,二世而亡
钳制思想,焚书坑儒
材料1: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焚书:非秦国历史史书,非博士官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焚毁。
坑儒: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
目的:钳制思想
“焚书坑儒”产生的影响:
◆积极: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防止旧势力复辟。
◆消极:①春秋末期以来的自由思想受到致命打击,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古代文化典籍遭到破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②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
③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帝国崩溃,二世而亡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领导人:陈胜、吴广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结果:建立“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伐无道,诛暴秦”
材料1:欲张大楚国,故称张楚也。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2: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
①起义者基本来自楚地;
②秦朝在东部统治基础比较薄弱,六国残余势力是反秦重要力量,其中楚人反秦意识最为强烈,利于得到楚地人民支持。
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虽历经半年失败,但反秦浪潮不断冲击秦朝的统治
帝国崩溃,二世而亡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刘邦攻入咸阳
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
秦朝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亡,历时15年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202年
楚汉之争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
“约法三章”、废秦苛法
善于用人、听取谏言
指挥得当、战略合理
项羽
赏罚不明、烧杀掳掠
不善用人、刚愎自用
分封政策失当
没有稳固的根据地
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