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5 08: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世界主要国家的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
第十八课
课前记忆: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进程
题 目 小组 地 点 要求
用时间轴的形式建构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思维导图 9组 前黑板
展示同学:
①迅速、简练、规范;
②明确立意,运用所学,有自己的思想最重要;
③双色笔展示。
非展示同学:①组内展示成果,找到疑难点,准备点评时质疑。②落实巩固基础知识。
1.分析西方基层治理发展的特点 5组 后黑板
2.对近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 6组 后黑板
3.课本P108问题探究:分析三种模式的利弊 7组 后黑板
我的疑问 口头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时空坐标
基层治理是对基层地区(如城市社区、农村等)的治理。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基层治理涉及面宽、量大、事多,直接面对群众,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基层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1.古希腊文明时期
材料: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大会的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没有自由民身份,他得向陪审法庭申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成员等。
村社大会
(村社最高权力机关)
登记公民
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
这一举措实际上肯定了村社作为基层政治实体的地位!
温故知新: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
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长期并立
城 市
庄 园
教 会
基层组织:庄园
管理者:庄园主或管家
管理职责: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纠纷。
背景: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经过与国王、领主的斗争(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的自治权。
基层组织:行会与商会
管理者:行会与商会的上层分子
管理职责: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
①基督教伦理教化;
②教区制度(地区教会);
③主持婚丧嫁娶等生活仪式;
④兴办慈善机构及医院;
⑤兴办学校,保存文化。
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
2.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巴黎商人行会的会长拥有广泛的权力,他的司法审判权不但及于商会成员,而且及于全体巴黎市民,他负责城防建设,监督道路桥梁的修筑,主持城市警务及粮食供应,并征收赋税,可见他的政治作用之大。 ——齐世荣主编《西欧封建社会》
【行会】 西欧的行会,产生于12~13世纪城市公社起义时期。是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行会有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保证会员权利义务均等,对外实行垄断。 ——M.维贝尔《世界经济通史》
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
3.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或乡镇等
(1)背景:
①政治:随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中央集权加强,教会的权力逐渐被排除在世俗社会治理之外,国家把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资本主义制度及政治模式的逐渐建立;
②经济:封建庄园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城市新兴资产阶级打破行会治理模式;工业革命,工业城市的出现;
③历史因素:基层自治的历史传统。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英国
确立: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基础上,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自治权力: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自主开支;接受选民监督。
传统:建国后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
基层单位:乡镇
自治权力: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美国
法国
建立: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基层单位:自治市镇
自治权力: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2)具体表现:
自治传统浓厚
中央集权影响大
自治传统浓厚
【想一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近现代城市基层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纽约市总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1790-1910年,人口快速增长,年均增速4.8%,从4.9万人增长到476.7万人。
失业
贫困
养老
环境污染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4.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基层治理——社区组织
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5.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组织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①西方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
②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
④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
(1)二战后,社区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原因:
①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政府不再直接干涉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②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
③参与相关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社区的社会功能:
生活服务
教育
休闲娱乐
卫生保健
反映民意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①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②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③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3)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和运用最佳方式来达到这些标准。并将提供服务和战略责任加以区分。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
——英国《竞争求质量》白皮书(1991年)
你怎么看待这种基层治理方式
(1)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入市场化手段是一种基层治理手段的变革,可以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程度和效率。
(2)该方式鼓励非选举的准自治机构等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民主力量以及社区居民对地方事务的监督和控制。
作用:①提高生活品质与质量; ②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③缓和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
材料: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各国纷纷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还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及其作用。
趋势:①治理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组织、公众、志愿者等);
②自治化(政府不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
③社区职能扩大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④引进企业管理方法,逐步市场化; ⑤立法规范和保障基层自治。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1)背景: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
(2)推动因素:各国人民、政府和联合国(国际组织)在实现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3)历程: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4)实质:基层治理以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自主权逐渐扩大;
(5)方式: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社区逐渐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6)发展方向: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
(7)影响: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6.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和特点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济保障的起源
材料1: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110座养育院和2000多家施物所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9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的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2: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材料3:中世纪的庄园对贫困佃农的救济,包括为寡妇和幼子谋生,对孤儿提供监护和救助。另社会举办的慈善活动,其善款多用来修建医院,修缮道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此外也会为穷人提供食物,帮助少女完婚或进入宗教,帮助儿童上学或学工。英国王室、贵族和富商也经常通过宴会、酒会的形式来资助贫民,帮助其维持生计。
——《中世纪欧洲贵族的生活》
(1)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济
行会救济
民间救济
(1)中世纪时期西方社会救助特点: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性的补救等。
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
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
2.二战前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原因: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逐渐显露。
②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保险制度。
(2)建立的概况:
国家 时期 表现
英国 17世纪初
德国 19世纪80年代
美国 1935年
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
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 17世纪初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庞大的贫困失业大军。同时加上人口增加、农业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开始引发社会冲突,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严重威胁。
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
材料: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
俾斯麦
材料: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
1930年美国失业者
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障法》
罗斯福
①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②北欧及法国、加拿大等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发展的表现: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福利国家”建立的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③吸取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和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力图避免因贫困引发社会危机;
④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⑤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⑥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和借鉴。
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
(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4)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
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5)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评价:
“福利国家”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与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同时,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日子一久,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才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等。这个问题已经发展成为“英国病”的新病因。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积极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4.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1)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保险
①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
②特点: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苏联公民免费享受社保;
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现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①建立:1951年2月,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②发展:改革开放后,日趋成熟,在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③作用:日趋健全的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命
人权
基层治理
社会保障
古希腊:村社
中古西欧:庄园、行会、教会
近代民族国家:地方自治市镇
二战后:社区
社会救济:英《济贫法》
社会保险:德《疾病保险法》
社会保障:美《社会保障法》
福利国家:几乎所有西方国家
民生是国家稳步发展的基石
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生命至上是最好的人道主义。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的重要内在逻辑。人类命运与共,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各国共同的责任,亟须共同的担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