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逐字稿
一、直接导入,初读感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草原》,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我们会想,这可能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写草原的景,那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同学们打开书,再把这遍课文读一遍。
2.读完了之后,我们就把书轻轻放下。大家看看这篇课文是不是仅仅写了草原的景,如果不是,它还写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还写了草原上的人和物。
师:还有吗?你说
生:写了草原上的人来欢迎我们,然后到家中,还热情款待我们。
师:这篇课文写的是我们去干什么的?访问陈巴尔虎旗的对不对?其实他刚才所说的都是访问陈巴尔虎旗当中的这些事情。那我们现在发现不仅写的景,而且这篇课文还写了一些事。
【在评价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二、欣赏草原美景,感受情景交融
1.那我们先来看看,写草原景的是第几小节?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2.同学们,你们看这段话写草原之景,是不是?那么在这段话里面,是不是每一句话都是写草原的景色的呢?哪些话不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请你把它很快的找出来,看看谁画的对。
(直奔重点,找出段落中描写作者情感的语句)
生:第一处是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第二处是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跟他划的差不多的举手。好,放下我们来看。
3.这两句话非常有意思,看谁的眼睛尖,这两句话里面有一组词的意思是刚好相反的。谁知道你说?
(这个点抓得太好了,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生:高歌和低吟。
师:高歌是放声歌唱;低吟是小声的唱,小声的很低的声音吟唱。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同样是草原,怎么作者一会儿又想要高歌,一会儿又想要低吟呢?
4.看一看他是在看到什么景物的情况下,他想高歌的?
生:天空。
师:我们就来看这段话。(生读描写天空的部分)那草原的天空跟我们的天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再通过朗读把草原天空的特点读出来,试一试。(生再读)草原的天空给你什么感觉?你说
生:给我们一种非常广阔,然后又非常晴朗。
师:你看,于是作者看到这样的天空的时候,你想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愉快
师:非常愉快,非常激动,这个时候他就想高歌一曲,他看到辽阔的天空,激动的心情他才会高歌一曲,这个高歌也表达了作者对看到草原的这种激动和兴奋。那把这种感觉放到这个句子里面,我们再来读。
(心情激动,所以想高歌一曲)
师:这个时候你想作者的眼睛是看着哪里的?天空。我们再来往下移动看一看。往下,眼睛往哪里看?很快找到没有?找到了没有?
生:天底下。
师:我请一个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生读,不够流畅。
师评:一定要要注意多练朗读,要读得更流利。
这段话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自己想一想,我们来交流一下。这部分草原的描写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四面都是小丘,羊群、有骏马和大牛……
生:它非常宽广,而且看不见人,很寂静的感觉,还有许多许多的动物,又有一种动态的感觉。
师:你的感受很敏锐。这么宽广的草原,给我们一个字“静”,感觉到这个草原特别的静,很安静,很宁静的感觉,她读出了这个特点。还有吗?你看,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给你什么感觉?
生:羊群都特别的悠闲自得。
师:你看,是不是又是不同的感觉,很安静在这个时候草原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悠闲自得
生:这个草原非常的美,然后小丘的线条非常的柔美,然后给人的感觉就像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中国画是很有意境的。
师:我刚才又听到了她一个很重要的词。她说这个小丘特别的柔美,没有线条的柔美,这个美是什么?柔美。
小结:你看刚才她读到的一个安静,他读到了一个悠闲自得,现在我们感觉到这个草原给我们的感觉特别的柔美。我们把这三种感觉一起放进去,体会一下这时候草原的特点。(生一起读)
师:好,那你现在发现为什么这个时候要低吟呢?刚才我们是要高歌,这个时候是要低吟一首,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草原非常静嘛,所以给人那种感觉,就是想低吟。
师:不想打破这种宁静,是不是?草原给我们的感受不一样,作者一开始见到草原天空那么的辽阔的时候,非常激动,他想高歌。然后慢慢地看草原,哦,草原是这么的宁静,这么的柔美,还有这么的悠闲的时候,他又想低吟。
(宁静、柔美、悠闲自得的草原让作者不想去打扰,但又实在太美了,所以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小结:你看,这个草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草原的景色——美!
同学们,你们发现作者不仅写草原景色,同时还把自己的心情,或者是作者的感受——也就是说他写景色的时候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这个草原特别的——喜爱。
三、感受蒙汉情深
当然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不仅写草原的景,还写了我们去访问陈巴尔虎旗这件事。我们先来理一理这个事情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一)概括访问陈巴尔虎旗这件事的过程
1.第二小结写的是什么?同学们默看一下,你能够想出来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事?生:是写蒙古族的人们来欢迎我们
师:是吧,那我们用两个字来概括,怎么概括?
生:迎接
师:迎接啊,迎接谁的?迎接我们,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字叫——迎宾,有些同学说迎客。欢迎远到而来的客人。
2.第三小节写的是什么?
生:有很多人来看我们
师:有很多人来看我们,就是我们跟蒙古族的人民怎么样啊?他们来看我们了,我们也见到他们了,这个叫我们和他们——相见。两个字相见。要会概括,学语文要会概括。
3.第四小节,我们看一眼讲的是什么呢?
生:蒙古族的人款待我们
师:这个很容易,款待我们。
4.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小节他们在干嘛?说说看。
生:联欢
师:读一读这个句子,小伙子们干什么?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呢?表演民族舞蹈;我们呢?唱的唱,跳舞的舞,还要骑一骑蒙古马。这个是不是联欢?
我们可以发现,这篇课文写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这件事情的时候,把这个过程写的很清楚。从迎客——相见——再到款待我们,最后写联欢。
(二)走进段落,感受蒙汉情深
1.几十里外热闹相迎
那我们先来看迎客这一小节,很快到书里面去找一下,哪些句子是写他们欢迎我们?用横线把它划出来。先画好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启发一下,你画在哪里?他画在哪里?好,我请同学来读一读,你画的是哪里?
生: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师:是不是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预备起)你们读完了之后,感觉到这个蒙古族人民欢迎我们,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生:特别热情
师:那么,你从哪些具体的句子当中,词句当中,体会到这种热情?
生:蒙古人来到几十里外
师:欢迎的远不远?几十里外来迎你啊,热情不热情啊,还有吗?
生: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个地方怎么让你体会到热情了呢?
师:欢呼声、车声、马蹄声,给我们的感觉怎么样啊?
生:人很多
师:是吧!声音很大,人很多,这么多人来欢迎,可见热情吗?
你看啊,刚才是这么远,这个时候这么多人是,还有吗?你说说看
生: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怎么就体会到热情呢?
生:跑得特别快来迎接我们。
师:一个字怎么样啊?“飞”他们为什么跑的这么快?那你说说看
生:跑这么快,就是要就是急着要迎接你,就感觉他们礼数非常的周到,不能让客人久等。
小结:说的太棒了,你看这么急地想把客人接过来,这么远地想把客人接过来,还有这么多——人,你看我们读出了这么几个不同的方面,蒙古族的人民热情吧。那你来通过朗读,把这种热情读出来。你看啊,那么远的,这么多人的,还有这么快的,你看哪些词句体现他快的?先自己试一试,放开声音,自己试一试。
怎么把那种热闹的啊,那么多人的,那么远,那么快的那种情景来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单人读——齐读
2.相见愉悦,握手交流
(抓住“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你看我们好像被他们的马给包围着,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被他们的热情什么包围着,很快就看到了蒙古包了,对吧?在蒙古包外,他们和我们相见,我们来读这段话。
(请学生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眼前看到一个什么场景?你说说看
生:人非常多,非常欢迎我们
生:有很多人,他们都去在蒙古包外面欢迎着我们
师:怎么欢迎的?你看他们都在做什么?你说,一直在干什么?
生:握手
师:握手,不停的握手,而且大家不停地在握手聊天交流,但是怎么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怎么会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为什么呀?
生:语言不同
师:语言不同,但是什么相同?——心。体会得真好,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心相同,不同的人握着不同的手,但是心却是一样的是吧?从这里你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吧?(学生齐读)
师:你看很简短的相见之后,很快他们又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了?——蒙古包。这段话从蒙古包外到蒙古包内有一句话转的特别的好。读一读怎么进入蒙古包的,看书怎么进去的呀?
生: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师:再读一遍读。从这句话你体会一下,刚才还在蒙古包外,也不知怎么的就进了蒙古包?
生:人很多,他们可能是被挤进去
师:啊,人很多被挤进去的,你想象真丰富,还有吗?想想看,不一定是拉进,如果是被拉进去的,那肯定很有感觉的,对不对?你说
生:交流着,交流着,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蒙古包。
师:你说的真有道理,可能大家都在自然的交流,自然的握着手啊,然后不知不觉就进去了是吧!你还有补充,你说
生:他们聊天聊得太开心了,然后他们可能不知不觉就进去了。
师:有道理吧,太投入了,太开心了,我们太愉快了,不知不觉从蒙古包外到了蒙古包内。
3.感受款待时的热情:
师:然后他们是款待的,拿出什么来款待呢?
生:奶豆腐、手抓羊肉、酒。
师:其实不止这些吃的。还干什么呢?——表演,还给他们唱歌,给他们跳舞。我们再来一遍,拿出什么美味来的?然后呢,还给他们表演,唱歌跳舞。
我们先来看前面一句:(齐读)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切,一点儿不拘束。)
对比感受:
师:意思是差不多的,基本都是倒奶茶、摆奶豆腐,但是有区别吗?这可是考验你的。
生:奶茶倒上了,可能是我们刚坐下,也可能是在我们坐下之前,他就已经倒上了。而倒上了奶茶不一样,可能是我们坐下来好一会之后,他才倒上的。
师:听明白了,有这个道理吧,你体会的真细腻。可能我们还没坐下,这个时候他已经把奶茶奶豆腐端上了,那可见太热情了,第一种比第第二种更让人觉得——热情。而且先说奶茶,因为奶茶、奶豆腐,这个是他们的最好的东西,特色给你了,你说热情吧!你看不同的语序,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
小结第四段:不管谁,也不说谁了,一点也不拘束,你看这里不仅给他们好吃的,还给他们唱歌跳舞,但是欢聚的时间总会慢慢的结束。吃完饭之后,他们又干什么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4.感受不忍离别的情谊
慢慢联欢,不知不觉就到了太阳已经偏西,作者发出一句感叹,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么热情,想分别吗?——不想。这个茫茫的大草原,大家都不想分别,可能都在诉说着依依惜别的情感,是吧!再读一遍“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带上你的想象再来想象一幕,他们不忍分别的那种场景再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5.教师总结
我们作者不仅写的景,而且写的事,通过写这件事: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让我们看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感受到蒙汉两族人们的情谊深厚,所以这篇课文你看从草原景美,蒙汉情深来写,我们最后一起再读这句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