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5 09:0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3.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体会其好处并能在片段练笔中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体会其好处并能在片段练笔中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点面结合的艺术"场面"入手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特别的文章——《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文章中的场面。请大家自由阅读,看看能发现几个场面。(学生自由阅读)
师:好,谁来分享一下你发现的场面
生:英勇跳崖、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诱敌上山、接受任务。
师:那么,这些场面应该如何排序呢
生: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师:你们的观察力真强。那么,什么是"场面"呢 (学生踊跃发言)
师:你们的理解都很到位。场面包含了事件、场景、画面和环境。现在,这些场面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分享印象,如英勇、悲壮、视死如归、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师:你们的感受真丰富!那么,哪个场面最让你感觉到战士们的镇静 生:英勇跳崖。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描写这个场面的段落(第6-9)。你们是如何从文字中感受到战士们的壮烈豪迈的 (学生朗读并分享感受)
师:如果将这个场面画成一幅画,会是什么样子 (展示相关图片)师:请指出五位壮士和狼牙山的位置。(学生指认)
师: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在我们心中成了什么 生:一幅永恒的画面。
师:那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生:人、事、景、情。
师:这就是场面的构成要素。现在,让我们深入分析这个场面的描写。
1.人物描写的点面结合
师:谁是这个场面的重点人物 生:班长马宝玉。
师:没错!马宝玉的描写详细,成为了"点"。其他四位战士虽然也有行动和对话,但描写较为简略,形成了"面"。这就是第一层的点面结合,体现了五位壮士同心同德的精神。
2.人与环境的点面结合
师:五位壮士和狼牙山又形成了怎样的结合
生:五壮士成了"点",狼牙山成了"面"。
师:这种结合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体现了山河永恒,英雄不朽。
3.人与精神的点面结合
师:五壮士的行动和他们喊出的口号又形成了怎样的结合 生:口号成了"点",五壮士的行动成了"面"。师:这种结合又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
环节二:人物刻画的艺术焦点访谈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场面,现在让我们来细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我们先来发现一个重要人物——马宝玉。
1.发现马宝玉 (精读)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第6段对马宝玉的描写。(学生朗读第6)
师:从这段描写中,你们发现了马宝玉的哪些特点
生1:马宝玉说话很坚决。
生2:马宝玉做事很果断,把枪砸掉。
生3:他决定跳崖,起了带头作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马宝玉把枪砸掉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他心思缜密,考虑周全。
师:现在,让我们往前看,在第5、第4、第3、第2中,都有马宝玉的描写。我们重点来看第2。(展示第2的文字)
师:读完这段,这个场面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很痛快,战斗场面很激烈。
师:现在,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场面中的五个人。作者似乎是平均用力,一人一句,一人一点。让我们来梳理一下:
- 班长马宝玉:指挥战斗
- 副班长:射击(射击时的激情)
- 宋学义:投弹
- 两个小战士:射击(表情很认真,还有点紧张)
师:在这五个人中,谁是重点 为什么
生:五人成"面",但班长马宝玉是重点,因为他最先出场,而且负责指挥战斗。师:你们的分析很到位。(展示相关图片)
师:看这幅图,马宝玉的位置和姿态,是不是也体现了他的重要性
2.点面结合的艺术
师:通过对马宝玉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作者运用的一个重要写作技巧 - 点面结合。谁能解释一下这个技巧在这里是如何运用的
生:马宝玉是"点",详细描写;其他四人是"面",简略描写。
师: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生1:突出了马宝玉的形象。
生2:同时也展现了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
师:你们的理解很深刻。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马宝玉这个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小分队的团结和勇敢。梳理: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点面结合的魅力。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技巧。
a.选点很讲究
师:想象一下,如果要描写一个班级,你会选择谁作为重点
生:班长。
师:为什么选班长
生:因为班长最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班级的特点。
师:这就是选点的智慧 - 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人或事作为"点"。
b.排位很讲究
师:在描写多个人物时,排序重要吗
生:重要。排在前面的人物会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师:排序可以暗示人物的重要性。
c.事件很讲究
师:选择什么样的事件来描写人物很重要吗 生:很重要。事件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师:选择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件,可以让"点"更加鲜明。
师:这三点都很讲究,才能在写作中确立重点。一旦重点确立,其他的就自然退为"面"。这就是点面结合的精髓所在。
(5) 随文百字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练习。假如要将宋学义确立为重点,你会怎么写 记住,要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点面结合技巧。(学生思考并写作)师:好,让我们来看一个示例:
五个战士中最突出的就是宋学义,他不顾一切地冲到前排,想选择最佳的点向敌人投去手榴弹。五位战士中,宋学义是投弹手,他的一颗手榴弹随时能在敌人身上开花,每一颗手榴弹都能送三五个敌人回老家。每次投弹完,他都向班长汇报投弹经验,提供给班长良好的指挥思路。
师:这段文字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技巧的
生1:选择了宋学义作为"点",其他战士作为"面"。
生2:描写了宋学义最具特色的行动 - 投弹。
生3:通过宋学义和班长的互动,体现了团队协作。
师:你们的观察很细致。这段文字很好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技巧:
1.选点:选择了特殊技能的宋学义作为重点。
2.排位:将宋学义放在描述的首位,突出其重要性。
3.事件:选择了最能体现宋学义特点的投弹行为。
同时,通过宋学义和其他战士的对比,以及与班长的互动,既突出了"点",又不忽视"面",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师:孩子们,点面结合不仅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环节三:点面结合的艺术——从发现到创作探秘写法(发现"点面结合"的秘密)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点面结合的魅力。现在,让我们像侦探一样,深入探索这种写作技巧的奥秘。
1.精读第4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4段。我们要从三个角度来解读这段文字。
(1)看点师:谁能找出这段中的"点"
生:马宝玉班长。师:马宝玉做了什么
生:负伤仍在指挥战斗。
师:这就是作者重点描写的"点"。
(2)看面师:除了马宝玉,其他战士构成了什么
生:五位战士成为了壮丽的风景。
师:这就是"面"的描写。
(3)看关联
师:马宝玉和其他战士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马宝玉一直在指挥战斗,是点指挥面。
生2:马宝玉虽然在指挥,但他一直和战友们在一起。
师:你们发现了点面结合的精髓。点面一旦结合,就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2.梳理:如何写好"点"
师:现在,让我们来总结如何写好"点"。
(1)点的作用要突出师:马宝玉的作用是什么
生:指挥战斗,做出关键决策。
(2)点的描写要细致
师:作者是如何细致描写马宝玉的
生:用了"斩钉截铁"、"抢过"等生动的词语。
(3) 用词用句要丰富
师:你们还发现了哪些丰富的表达 (生分享发现)
(4)效果要优质
师:马宝玉的形象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英勇、果断、智慧。
师:让我们归纳一下写好"点"的要诀:
- 聚力成焦点:集中力量描写重点人物。
- 贯穿成热点:主要人物要贯穿全文。
- 精神充沛,成为核心要点:每次出场都要展现正能量。
- 上下文关联:前后呼应,形成完整形象。
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上下文关联的。(分析"夺过手榴弹"和"班长嗖地拔出手榴弹"的呼应)
师:看,这就是作家缜密的写作思路。点不是散的,而是形散神聚。作者巧妙地用上下关联的方式,悄悄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点面结合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作家的思维方式。
1.选择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
2.细致描写:用丰富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3.贯穿全文:让主要人物在关键时刻出现。
4.前后呼应:通过细节的呼应,形成完整的人物形象。
课堂小结:
这种写作技巧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抓住关键,细致观察,前后联系,形成整体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