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咏雪
刘义庆
24年秋 新课件
YONG XUE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作品,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识记重点文言字词,复述故事,感知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通过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法。
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作者介绍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文题解读
“咏雪”即歌咏白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文章的线索。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背景介绍
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01
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02
篇幅简短
03
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04
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世说新语
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宋刘义庆撰,主要记载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书原分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阳夏(jiǎ)
雪骤(zhòu)
差(chā)
可拟(nǐ)
柳絮(xù)
生字词
原文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南北朝〕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人一同聚集在屋内。
儿女:子侄辈们。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注释
未若:倒不如。
因:因,趁、乘。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
这篇《咏雪》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记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赏析
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嫌了。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谢太傅韩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撒盐空中 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俄而雪骤
家庭聚会
讲解
大致 相比
不如 凭借
不久,一会儿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课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 “大笑乐” 等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融洽、欢快、热闹的家庭氛围,体现了整个大家庭的文雅。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这个比喻形似。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这个比喻神似。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大有深意。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比喻。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乐什么?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
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一乐,感家庭雅趣之乐;
二乐,赏后辈才智之乐;
三乐,赞兄女聪慧之乐
《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更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
首句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温馨的家庭氛围。从“寒雪”“内集”“文义!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3:1
文章开篇两句主要写了什么 有何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起因,点明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友人听了元方的回答后有怎样的表现
友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陈太丘。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又无礼的形象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的粗野
面对父友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 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
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父友,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的特点。
由“怒”转“惭”,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
“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写作特色
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本文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