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师说》课件 (共4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师说》课件 (共4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4 23: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论述有关教师的不朽之作
韩愈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一直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代:
韩 愈
柳宗元
宋代: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华艳丽的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言之有物”“言贵创新”;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
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师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因此,“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如《出师表》。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桃花源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如《陋室铭》。
序:一种文体,一般用以陈述文章的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赠序)。
书: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诫子书》。
写作背景
我国古代自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族庶族之分。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可以凭借高贵的门第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唐代,虽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改以官爵的高下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得士大夫的阶层中,普遍存在了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
诵读正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老聃(dān) 蟠(pán) 苌弘(cháng)
近谀(yú) 作师说以贻(yí)之
疏通文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求学的人
(判断句)
用来...的
同“授”,传授
疑惑
表顺承,就
代指知识和道理

表转折,却
跟随
它们
作为
相当于“于”
,在
知道,懂得
本来
相当于“于”

名词意动,以……为师
名作动,学习
(判断句)
哪里……呢
因此
无论
取独
所存在的地方
(判断句)
表并列,并且
名作动,
有了疑惑
老师
传授
疏通文意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就最终不能解除了。生在我前面,他领会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跟随他学习,生在我后面,(如果)他领会道理也早于我,我也跟随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问题探究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疏通文意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名作动,尊师学习
取独
想要
取独

超出
尚且,还
相当于“于之”,向他
一般人
名作动,低于
表转折,却
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圣人
更加,越发
愚人
成为
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
(状语后置句)
引出对象
流传
圣明
愚昧
...的原因
疏通文意
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感也很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问题探究
①这部分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疏通文意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自己的







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名作动,尊师学习
糊涂
那些
未成年的男子
语气词
形作名,小的方面
断开句子的知识
(判断句)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句)
有的
同“否”
形作名,大的方面
转折
放弃
并列
形作名,明智的地方
(省略句)
语气词

女子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男子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知命之年:男子五十岁
花甲之年:男子六十岁
古稀之年:男子七十岁
赤子:初生的婴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到三岁的幼儿
垂髫:指三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指九到十三岁的儿童
幼学:十岁左右
黄口:指儿童
疏通文意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学习断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之不知”)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处。
问题探究
②这部分中“今之众人”在从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怎样的一个事实?这种做法作者怎样看待?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习句读
惑不解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在对比中论证“学者必有师”的重要性
疏通文意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如此之类
这,
这些
泛指各种工匠
形容词意动,以...为耻
拜别人为师



名作状,成群地
修饰

差不多

谄媚奉承
取独
恢复
名作动,
并列、排列

加强语气,真是
形作名,地位低的人。
形作名,地位高的人。
(省略句)
比得上
意动,以...为羞
有专门技艺的人
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为业,也为人治病。
十分
(省略句)
疏通文意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成群地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觉得近乎谄媚。”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们瞧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问题探究
③这部分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结局: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问题探究
④以上作者是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试分析。
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
把人们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的矛盾做法进行对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把百工之人从师和士大夫耻师做对比以及指出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
问题探究
⑤本段作者通过的三组对比,想表达怎样的观点。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分论点】
⑥作者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对“今之众人”“爱其子”的父母、“士大夫之族”耻师的态度一样吗?主要批评谁?
(提示:韩愈说“气盛则言宜”,特别强调充沛的情感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性。可从第二段当中看一些标志性的词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
“众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后,作者说“其皆出于此乎”,这里的“其”是语气词,表示推测的语气。而在分析“童子之师”与作者所说的“师”的区别的时候,用了“吾未见其明也”的陈述语气,情绪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加强。而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部分的结束,则用了“其可怪也欤”这样的感叹语气,使得情绪更加激烈。
疏通文意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
名词意动,以...为师
那些
同类的人
才德优秀
比得上

不一定
超过

学习、研究
罢了
学术技艺
一定
像这样
疏通文意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德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问题探究
①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圣人无常师。
②本段是如何论证其论点的?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举出了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例子,并且“引用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名言,得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具体有力地论述了圣人无常师的观点,进而论证了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
疏通文意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喜好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全面
补充音节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赞许
古人的从师之道

赠送
代词,他
经典,经书。
限制

疏通文意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问题探究
①概括第四段内容。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②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的风尚。
结构梳理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职能:传道、授业、解惑(正面)
从师必要性: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反面)
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已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 VS 今之众人
于其子 VS 自身
巫医乐师百工 VS 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 以历史名人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正面事例)
举例论证(行):孔子师郯子、昌弘、师襄、老聃
道理论证(言):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第四段 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赞许李蟠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好古文,行古道!
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老师
动词,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动词,尊师学习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一词多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一词多义
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而教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的
代词,这些,那些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他们
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代词,代指李蟠
补充音节
一词多义
其可怪也欤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为惑也
其皆出于此乎
代词,他
代词,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
副词,加强语气,真是
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表反诘,难道
表感叹
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表选择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以其境过清

故人不独亲其亲
自己(的)
一词多义
其皆出于此乎
于其身也
学于余/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对于
引出对象
一词多义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孰能无惑
无论
没有
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
用来...的
...的原因

其贤不及孔子
师不必贤于弟子
才德优秀
超过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矣
疑惑
糊涂

圣益圣,愚益愚
更加,愈发
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那么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就是

郯子之徒
徒以有先生也
八年风味徒思浙
同类的人
只,仅仅
空,徒然
词类活用
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耻师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君子不齿: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作动词,学习
名词作动词,尊师学习
名词作动词,低于
名词作动词,并列、排列
词类活用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惑而不从师:
吾未见其明也:
则群聚而笑之: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位卑则足羞: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名词用作动词,有了疑惑
形容词作名词,明智的地方
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形容词作名词,地位低的人,地位高的人
意动用法,以......为羞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受”同“授”,传授
“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
古今异义
学者:
所以:
众人:
小学:
不必:
吾从而师之: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用来...的。 今义:因果连词。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
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学校。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表并列。
今义:因果连词。
特殊句式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状语后置句:耻学于师(耻于师学)
学于余(于余学)
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被动句:不拘于时
省略句:(人)爱其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师)位卑则足羞,(师)官盛则近谀
成语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教无常师:指凡有长处者都可以为师。
术有专攻: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1.韩愈在《师说》中的“( ),( )”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2.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后,提出的择师标准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韩愈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 ),
( )”。
4.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表明学者不必知道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5.《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6.韩愈在《师说》中说明不必苛求老师一定要比弟子强的原因的句子是“( )( )”。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