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1 18:0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下图“□□”中的内容应是
A.监察 B.朝议 C.诏令 D.察举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的相关内容。从图表信息“皇帝巡查”等可以看出内容应是监察。B、C两项不符材料意思,D项察举制度出现于西汉。故答案选A项。
2.《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答案】B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事……皆决於上”即可选出B项;题目中未涉及秦始皇的功绩、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
3.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B
【解析】阅读理解材料: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公天下”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权力的相互制约;它体现“现代行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地方服从中央。故选B项。
4.“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答案】B
【解析】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一直影响中国到20世纪,其影响“深刻而持久”。此题最大干扰项为A项,但从历史来看,中国后来仍多次发生过分裂。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可知:“秦以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封建政治”是指分封制,分封制下实行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B项。
6.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答案】A
【解析】第一个"制"指分封制,第二个"制"指郡县制。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皇帝制度。材料信息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可知新制度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核心就是皇权至高无上,故答案为B项。
8.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秦国武将不得封侯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C.秦王无权分封诸侯 D.王翦已过封侯年龄
【答案】B
【解析】王翦的原文大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身为大王的将军,立下汗马功劳,却始终无法封侯,所以趁大王委派臣重任时,请大王赏赐田宅,作为子孙日后生活的依凭。A项理解片面化,不仅武将不得封侯,而且文臣也不得封侯;C、D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不再裂土封侯,B项正确。
9.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主要表现在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皇帝亲自带兵的说法不准确,故排除④。
10.刘绍玢说:“封建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可分析出分封制能在当时有效地维护周王统治,但是后世容易形成分封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由“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可分析出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故本题选C。
11.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其中
奉常 掌管宗庙礼仪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郎中令 掌管宫廷警卫
少府 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①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 ②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 ③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
A.仅一点正确 B.仅一点不正确 C.全都正确 D.全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图表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九卿的设置体现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特点,①符合题意;秦朝由三公负责处理政务和监察系统,排除②;秦朝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并未体现“家国同治”的特点,排除③,A符合题意。
1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后,设置了南海等郡。任嚣任南海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内容,意在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秦朝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郡的长官不再拥有封地,不能世袭,D的说法错误。任嚣是郡尉,由皇帝直接任免,排除A;因“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说明其事实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排除B;县级的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排除C。。故选D。
13 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始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下列不能反映材料中有关秦朝政治制度信息的是
A.“绝对的专制制度”指的是皇帝制度 B.实现了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转变
C.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模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从“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可以看出,“绝对专制制度”是指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的官僚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皇帝制度只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郡县制的推行使秦朝实现了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转变,也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式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
14.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太尉 B.廷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公九卿制的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责。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D项,AC两项排除。廷尉负责司法,故排除B项。
15.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中的“天之变局”是指
A.郡县制普遍建立 B.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君臣均出身低微 D.由世卿世禄制向察举制转变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的政治制度。西汉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郡国并行制,A项错误;题中材料“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反映出世卿世禄制被破坏,B项正确;君臣出身低微,体现不出“天之变局”,C项错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孝廉,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16.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皇权至上,由此即可判断①②③正确,④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7.1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材料“天下都会而为之郡邑(县),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县令)”可知,柳宗元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和地方官制,即A。B、C、D虽然都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
18.西方人认为中国从秦始皇之后,2000年是一个僵化的历史,用黑格尔的话说,中国的时间停止了。西方人得出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应是
A.皇帝制度的建立 B.郡县制的建立 C.丞相制度的建立 D.国家实现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根据题干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所选答案应能体现秦朝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地方。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建立后,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故答案为A。郡县制在元朝发展为行省制;丞相制度在明朝时被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分裂的情况,故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顾炎武评述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说明顾炎武
A.推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B.否定了分封制和郡县制
C.认为历史存在循环发展的倾向 D.分析了中央集权发展史
【答案】A
【解析】分封制的弊端,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容易导致诸侯势力过大,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形成分裂割据;郡县制虽然避免了地方诸侯割据的局面,但权力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人手中,就极易造成中央的腐败以及暴政,因此顾炎武推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故选A;C、D项材料未体现;B项错误,顾炎武并非否定郡县制和分封制,而是分析他们的弊端。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朝灭亡的认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理由:没有沿用原来的分封制,王室失去了保护的屏障。(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理由:秦朝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小论文题,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考生对秦朝灭亡的认识。首先,分别从两则材料中总结出两个观点;然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再次,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最后,注意表述的科学性。
【备注】开放性材料解析题的格式不定,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强调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突出其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这种试题更注重探究后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秦朝皇帝权力实施的途径
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两种形式
□□:有设立专门机构和皇帝巡游两种形式
奏事:有书奏和面奏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