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1 18: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1.据学者研究,罗马帝国政府除元老院外,其行政官员不过40人,但却能维系一个环地中海大帝国的统治达数百年。创造这一历史奇迹的关键是罗马帝国
A.地理位置较优越,商贸发达 B.崇尚法治并有完备的法律
C.推行中央集权制,军事强大 D.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作保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政治制度,意在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罗马完备的法律体系与法制观念维系了其长久的统治,故选择B项;A项、C项不是长久统治的原因,故不选;D项不是罗马文明的主要特点,故排除。
2.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D.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答案】D
【解析】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法制的先声。罗马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极力维护私有制,最先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的是古雅典,排除了A、B、C三项。
3.《全球通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法律条文的文字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条文明细且直接受行政官意志的影响
C.虽有随意性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D.继承了习惯法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材料所列的是成文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多是保留某些习惯法的做法,但不是继承关系,故排除D项;B项强调主观性,较片面;材料是根据案例来判案,并不是有随意性,排除C项。
4.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的法律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这里西塞罗旨在强调
A.罗马法的普遍适用性 B.上帝权威的不可动摇性
C.法律体系的永恒性 D.罗马法和雅典法的相似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由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的法律……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可知,西塞罗强调了罗马法蕴含的自然法原则影响了各民族的法律,并应为各民族所遵守,这体现出罗马法的普遍适用性,故选A项。B、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西塞罗强调了“永恒不变”的罗马法影响了雅典法,并非两者的相似性,排除D项。
5.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有学者认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随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该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着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并调动相关知识可知,成文法的出现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排除C项;D项并未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6.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 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马法。依据已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罗马最初按照习惯调整社会关系,后来出现了成文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结,据此分析可知,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符合史实,故选D。
7.“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
A.议会制度 B.民主制度 C.法律制度 D.邦联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与罗马法的重要性。AB两项是雅典,D项是美国建国时的特征,故选C项。

8.西塞罗“法就是最高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并且它固植于支配应该做的行为和禁止不应该做的行为的自然之中。……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它是普遍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这里所指的“法”主要是指
A.永恒的法律条文 B.民主科学的精神 C.进步的法律观念 D.公平正义的契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内容。据材料并调动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普通适用的、不变的和永恒的是进步的法律观念,故选C项。法律条文是随时代变化的,排除A项;民主科学、社会契约均起源于雅典,排除B、D两项。
9.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精神上维护正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上保护私有财产是国家存在的目的,体现统治者意图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对这种法治的核心民主作了阐述,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 结论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平等的权利
古代雅典统治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反映了在古代雅典,妇女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德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主要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雅典男性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并不能使其获得政治上的平等权利,故排除A项;古代雅典城邦人口统计只计入成年男性公民不包括妇女和孩子,表明城邦不承认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公民权,故选B项;材料中的罗马《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反映其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不能体现出维护平民的利益,排除C项;《查士丁尼法典》突出以法律形式巩固“皇帝的威严、光荣”和对国家的作用,不能反映皇权至上的特点,排除D项。
11.公元53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新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控方证人必须亲自出庭,在事实审理者面前作证;在控方证人作证时,被告人应当有机会在场。不仅如此,该法还明确规定,除非被告人在场,否则,证人即使在司法官员面前作证,其证言也是无效的。该规定
①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的本质精神②保证案件审判程序的公正合理
③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基本权利④一定程度上遏制滥用权力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被告人有权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席法庭,陈述对其有利的意见,这是保证无辜者免受不公正定罪的重要保障;控告者也必须亲自出庭,宣读指控并出示对被告人不利的证据,这使被告人有机会当庭面对指控者,这些规定体现质证权的发展和完善,C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民主和维护平民的基本权利,排除①③。
12.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C
【解析】材料仅仅是对刮胡子事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述,并未交代理发师的身份,所以体现不出阶级的差别,这一小事也不能说明其完备性,它仅仅是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并以此来处理人们之间的矛盾。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13.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做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B
【解析】梭伦、克利斯提尼都是古希腊的政治家,不是古罗马的,故B有误。A、C、D符合罗马法的史实,都是正确的。
1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歧视妇女,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妇女权利受限制的史实,故选B。
15.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的排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序前面为诉讼程序法,后面为人法和物法;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把作为主法的人法和物法排列在前,而把作为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列在后。这一变化反映出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 B.罗马法的法律程序灵活多变
C.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 D.罗马法的权利观念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古代罗马,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没有消除,只是暂时得到了缓解,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排列的顺序,并不是法律程序,B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就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在帝国范围内的发展,法学家们已经把着眼点放在权利问题上,而不是像早期那样放在正义与否的问题上,权利观念已经扩大,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了,C项正确,D项错误。
16.西汉大臣贾谊曾上奏“君之宠臣虽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过,刑戮不加其身”,得到汉文帝的认可。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如果让恶人逃脱罪责“就会挖空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由此可见
A.罗马法对中国古代法律观念影响深远 B.罗马法更强调公平和正义
C.罗马法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D.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答案】B
【解析】尽管法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益,但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法律主张“刑不上大夫”,罗马法却追求公平和正义,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7.《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法砍伐他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司的罚金”“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该法
①是古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②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③明确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④成为罗马的基本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①错误。从其产生原因和内容看,②④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了该法保护私有财产,③正确。
18.罗马法规定,要式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序进行,如果做错一个动作,说错一个词语,买卖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对此理解和评价正确的是
①僵化刻板的规定抑制了商业发展
②以严格的程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罗马法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
④罗马法的特点是注重程序和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题干所给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表明罗马法通过严格的程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这体现了罗马法注重程序和形式的特点,故②④正确,故选D项。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 法律是化解社会危机的“稳压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法正是在一波波社会矛盾斗争中逐渐走向完善的。正如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罗马法治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据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体现出罗马法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结合材料一所示内容和你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举例说明罗马法制文明建设是怎样“循序渐进”的。对罗马法具有的推动作用和“永恒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不足:享有民主的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
(2)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享有一定的公民权。
(3)《十二铜表法》。
看法:它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罗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基本法。它限制贵族的特权,打破了他们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平民并不能真正享有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4)循序渐进:从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最终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理解:①在当时起了缓和社会矛 ( http: / / www.21cnjy.com )盾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有利于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②其影响确实是超越了时间、地域与民族的范围,具有永恒价值,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和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答史实也可】拿破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都以罗马法为理论基础,四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发端于罗马,罗马律师制度是现在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初级形式。
【解析】(1)材料“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概括享有民主的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2)“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概括得出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4)从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即可得出循序渐进;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作用和永恒价值。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 45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元528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波尼阿努斯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的编纂工作,清理以往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矛盾和过时的部分,并按时间顺序把所剩部分汇编成册。该法典于529年正式颁布生效,是为《查士丁尼法律汇编》。凡未经辑入的敕令,一概失效。此后,查士丁尼又命令手下编订了《法学总论》《法学汇编》和《新敕令》三部法典。历史上一般把它们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同点。
【答案】(1)原因:在制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没有成文法,罗马贵族按习惯法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斗争,矛盾尖锐。罗马统治者制定万民法,承认罗马帝国内各行省上层阶级的公民权,对无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并对他们的财产予以保护。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都对维护当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十二铜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的背景,第二小问考查万民法的制定,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回答。第(2)问,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其内容、体系、影响等方面作答。第(3)问,从实质、目的、地位、影响等方面比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