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小麻雀》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小麻雀》,旋律轻快活泼,歌词简单易懂,充满了童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歌曲描绘了小麻雀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形象,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和表现欲强,对音乐和表演充满了兴趣。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并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歌曲。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小麻雀》欢快活泼的旋律和童趣的歌词,体会小麻雀的可爱形象。
2.艺术表现:
学会歌曲《小麻雀》,并能边唱边表演,展现小麻雀的活泼可爱。
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与歌曲节奏完美配合,让音乐更丰富。
3.创意实践:
尝试为歌曲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让小麻雀的形象更生动。
4.文化理解:
了解小麻雀的习性,并通过歌曲表达对自然生物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小麻雀》,并能边唱边表演。
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与歌曲节奏配合。
2.教学难点:
准确、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演唱,说出优缺点。
尝试为歌曲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让小麻雀更有个性。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
兴趣引导法: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模仿练习法:通过模仿老师或同伴,掌握演唱技巧。
游戏教学法:用游戏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评价鼓励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七、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课件、头饰、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2.谈话: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3.老师出示小麻雀图片,并提问:“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名字?”
4.引入歌曲《小麻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小麻雀的歌曲,你们想知道它唱着什么吗?”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老师边放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活泼的、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
3.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曲的旋律像什么呢?小麻雀是怎么唱歌的?”
4.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内容:“小麻雀在歌词里做了些什么?”
(二)探究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麻雀的形象,并进行简单的表演:“你们觉得小麻雀应该怎样表演?”
2.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的歌词,并尝试根据歌词内容编创新的动作,例如:用手指比划小麻雀的翅膀,模仿小麻雀的叫声等:“你们能为小麻雀编几个新动作吗?”
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例如:轻声细语地唱、大声地唱、快节奏地唱、慢节奏地唱等:“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唱歌,试试看吧!”
(三)示范
1.老师示范演唱歌曲,并结合动作和表情,展现歌曲的意境:“老师来示范一下,看看小麻雀是怎么唱歌的!”
2.老师讲解演唱中的难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再一起将难点地方唱一唱:“有些地方要特别注意,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3.老师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示范如何与歌曲节奏相配合:“用乐器也可以和歌曲一起演奏,听听老师是怎么做的!”
环节三:巩固延伸
1.点击课件伴奏音乐,请大家跟伴奏音乐唱一唱:“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歌吧!”
2.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的规律:“记得要按照三拍子的节奏打节拍,这样才能和歌曲一起演奏。”
3.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现在就用你们编的歌词和动作来演唱歌曲吧!”
4.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拍及节奏:“现在就选一个乐器,和大家一起演奏歌曲吧!”
5.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一组玩后,交换玩成:“你们演奏得真棒,现在我们交换一下角色!”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麻雀》,并学会了边唱边表演,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麻雀。
我们还学习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尝试了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让小麻雀的形象更生动。
作业:
课后回家练习歌曲《小麻雀》,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
可以和家人一起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并表演歌曲,让小麻雀的表演更精彩!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听音乐、模仿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通过朗读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并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麻雀的形象,并进行简单的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尝试编创新的动作,并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并锻炼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跟伴奏音乐演唱,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并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通过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课题:小麻雀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小麻雀》
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尝试编创新的歌词和动作
关键词:活泼、可爱、欢快、节奏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演空间。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建议改进:
可以增加更多关于小麻雀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麻雀的习性,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尝试将歌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并进行互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