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青蛙音乐会》教案
一、课时: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这节课,以生动活泼的音乐为主题,带领孩子们感受四四拍的节奏变化,并鼓励他们用活泼的肢体语言,演绎出可爱的青蛙舞蹈。教材内容简单易懂,适合中班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并巧妙地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学情分析
中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能简单地辨别乐曲的节奏,并模仿音乐做出简单的动作。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对青蛙这种常见的动物。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四四拍乐曲的节奏变化,并体验音乐带来的欢快情绪。
聆听音乐,感受青蛙在音乐中的活跃与生动。
2.艺术表现:
用肢体动作表现青蛙跳舞的模样,展现活泼可爱的青蛙形象。
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呱”,体验动物的声音和动作。
3.创意实践:
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创作,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蛙舞蹈。
4.文化理解:
了解青蛙的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懂得爱护动物。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四四拍乐曲的节奏变化,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2.教学难点:
自编青蛙舞蹈动作,并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展现出创意和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青蛙的动画,了解青蛙的外形和动作。
聆听法:鼓励孩子们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变化。
讨论法: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音乐和青蛙的理解。
模仿法:通过模仿老师和同伴的动作,学习青蛙舞蹈的动作和节奏。
游戏法: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具准备:
音乐《青蛙音乐会》
青蛙相关动画视频
幼儿自制头饰、胸饰(如:青蛙帽子、青蛙翅膀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欢快的青蛙叫声,让孩子们顿时充满好奇,并引导他们猜测:“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加一个特别的音乐会,猜猜是什么音乐会?”
2.揭晓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参加‘青蛙音乐会’!”并用充满期待的语气,让孩子们对音乐会充满期待。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播放动画,让孩子们回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仔细观察青蛙的外形和动作。
2.播放音乐《青蛙音乐会》,让孩子们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3.引导孩子们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呱”,感受青蛙的声音,并体会音乐中欢快的情绪。
(二)探究
1.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模仿,例如:
音乐快的时候,可以跳跳跳,像青蛙在欢快地跳跃。
音乐慢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摇摆,像青蛙在悠闲地休息。
2.鼓励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青蛙的各种状态,例如:
青蛙在水中游
青蛙在草地上跳
青蛙在树枝上休息
青蛙在荷叶上唱歌
3.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青蛙舞蹈动作,引导孩子们模仿学习,并鼓励他们根据音乐节奏,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蛙动作。
(三)示范
1.教师示范一段简单的青蛙舞蹈,并讲解动作要领,展现出灵活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
2.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并进行练习,并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心得。
环节三:巩固延伸
1.播放音乐《青蛙音乐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舞蹈表演,鼓励他们自信地展现自己的舞蹈动作。
2.鼓励孩子们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并进行简单的编排,让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3.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并互相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参加了“青蛙音乐会”,感受了四四拍乐曲的节奏变化,并学会了用舞蹈动作表现青蛙的各种状态。
我们还了解了青蛙的习性,并学会了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作业:
回家后,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青蛙,并给它编一个舞蹈,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创意。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动画和音乐,激发孩子们对青蛙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初步感受四四拍乐曲的节奏变化,并体会音乐带来的欢乐。
(2)探究音乐环节:
鼓励孩子们通过模仿和创造,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舞蹈表演,帮助孩子们巩固学习内容,并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十一、板书设计
青蛙音乐会
四四拍
跳舞
表演
爱护动物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和表演等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了四四拍乐曲的节奏变化,并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表达,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下次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元素,例如:
邀请家长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利用不同的道具进行表演,例如:青蛙头饰、荷叶、水池等,让孩子们在更丰富的场景中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