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大海》教案
课题:《大海》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
德彪西的《大海》交响素描,就像一幅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画卷,将海的波澜壮阔、变幻莫测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首《海浪的嬉戏》,是其中最为生动活泼的一笔。轻快典雅的旋律如同海浪的嬉戏,斑斓的和声犹如阳光洒落在海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充满活力与浪漫的海域。
四、学情分析:
学生们已经对西方古典音乐有所了解,但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可能还比较陌生。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有一定基础,但对音乐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海浪的嬉戏》的音乐意境和美感,体验海浪的欢快与动感。
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它如同画作般的光影、色彩和氛围。
2.艺术表现:
通过聆听和观察,初步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表达方式,如音色变化、节奏变化、和声变化、旋律变化等。
尝试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让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发。
3.创意实践:
参与音乐互动环节,积极思考、表达观点,体验音乐的互动性和创造性,释放他们的想象力。
4.文化理解:
了解印象主义音乐诞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拓展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认知。
认识到音乐与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体会艺术的多样性和共通性。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赏析《海浪的嬉戏》,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尤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将其与其他音乐风格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的音乐风格的认识。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将知识清晰地传递给学生,为他们理解音乐提供基础。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互动式教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感受、交流想法,共同学习。
音乐欣赏法:通过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和美感,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
八、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为音乐欣赏提供便利条件。
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点。
与音乐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大海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认为大海是什么样的?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他们带入到音乐的氛围中。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音乐作品是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意境,让音乐的魅力直击他们的内心。
提出问题:这首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他们的感受。
播放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注意音色变化、节奏变化、和声变化、旋律变化等特点,帮助他们从细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探究:
解释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并结合音乐片段进行分析,例如:
音色变化:用不同乐器模拟海浪的声响,如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海鸥的鸣叫声等,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节奏变化:灵活多变的节奏,展现海浪的涌动和起伏,使音乐充满动感。
和声变化:运用色彩斑斓的和声,营造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将音乐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旋律变化:轻快流畅的旋律,如同海浪的嬉戏和舞蹈,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灵动与活力。
(三)示范:
展示莫奈的《印象:日出》,并与音乐进行对比,说明两者都具有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将音乐与绘画的联系展现出来。
解释印象主义音乐和绘画的共同特点:
注重对光影、色彩和氛围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艺术的共通之处。
追求瞬间的感受和直觉的表达,展现艺术的灵动性。
避免过于明确的主题和结构,让艺术的意境更显深邃。
环节三:巩固延伸
互动环节:
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尝试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组织学生讨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魅力和特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十、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回顾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海浪的嬉戏》的音乐语言,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强调音乐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深层的理解。
作业:
尝试用其他方式表达对大海的感受,例如绘画、写作等,将音乐的启发转化为自己的创作。
进一步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十一、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听觉体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意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探究音乐环节:通过分析音乐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互动环节和作业,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对音乐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十二、板书设计:
《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音色变化、节奏变化、和声变化、旋律变化
莫奈《印象:日出》
光影、色彩、氛围、朦胧意境
十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对音乐产生更深层的理解和感受。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例如:
比较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音乐体系。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将音乐融入到生活中。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演出,锻炼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体会到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共通之处,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