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大海摇篮》教案
一、课题:《大海摇篮》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大海摇篮》,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童声独唱歌曲。它用舒缓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意境的歌词,描绘了大海的宽广无边、波澜壮阔,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和乐理知识,还能进行基本的音乐表演。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还有提升的空间,对歌曲意境和情感表达的把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大海摇篮》舒缓、优美的旋律,以及歌词中蕴含的诗意意境,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海之中。
通过聆听音乐和观看图片,感受不同音乐情绪的表达方式,体会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两种大海的不同音乐特征。
2.艺术表现:
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意境,如同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提高节奏感,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3.创意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内容,创作动作表演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和评价,发挥同学们无限的想象力。
4.文化理解:
了解大海的文化内涵和人类对大海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让同学们懂得珍惜这片蔚蓝的宝藏。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并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歌曲中大海的温柔与广阔。
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让音乐更加生动。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让音乐更加感人。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让音乐更加充满活力。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视听法:通过音乐和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情绪。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潜能。
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八、教具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海浪声、海涛声的音频
两幅图片(一幅是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的大海)
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沙锤、木鱼等)
九、教学过程
环节一:驶入音乐海洋——导入新课:
1.播放海浪声、海涛声的音频,引导学生闭眼感受大海的波涛起伏,营造学习氛围,仿佛置身于海边。
2.提问: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3.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大海的歌曲,名叫《大海摇篮》,一起感受大海的魅力吧!
环节二:探索音乐宝藏——讲授新课
(一)感知音乐的呼吸——感知
1.放录音欣赏《大海摇篮》,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感受大海的温柔与广阔。
2.提问:这首歌表现的是怎样的大海呢?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3.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风平浪静的大海,另一幅是暴风骤雨的大海。
4.提问:这两幅图的大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这两首曲子分别用哪幅图来表示?
5.播放两种音乐(一段表现风平浪静的大海,一段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引导学生比较两种音乐的差异,并尝试用语言描述,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二)解读音乐的语言——探究
1.引导学生学习歌词,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诗意。
2.提问:歌曲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海的温柔?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海的广阔?
3.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模仿演唱,注意声音的力度和节奏,体会歌曲的演唱技巧。
4.讨论: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哪些地方表现了大海的广阔?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三)演绎音乐的魅力——示范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意境,让音乐更加生动感人。
2.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和表演,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环节三:绽放音乐的色彩——巩固延伸
1.选择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随录音范唱。(找几个同学到前面来为歌曲伴奏)
2.小组讨论:歌曲中哪些地方适合用什么乐器来伴奏?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乐器来表现音乐。
3.小组合作创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精彩的表演。
4.自评、互评、他评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展现学习成果,并不断反思改进。
5.找几个表现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几个同学加打击乐伴奏,让同学们展示学习成果,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十、回味音乐的余韵——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大海摇篮》,感受了大海的温柔和广阔,也体会了音乐的魅力。
我们还学习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尝试了歌曲的二度创作,让音乐更加充满活力。
作业:
回家后继续练习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意境,让音乐更加生动感人。
可以尝试用其他乐器伴奏歌曲,或者创作舞蹈表演歌曲,让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十一、设计意图
(1)驶入音乐海洋——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海浪声和欣赏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绪,仿佛置身于海边,感受大海的魅力。
通过对比两种音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音乐情绪的表达方式,并为学习歌曲做好准备。
(2)探索音乐宝藏——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学习歌词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
通过模仿演唱和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3)绽放音乐的色彩——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打击乐伴奏和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通过自评、互评、他评,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十二、板书设计
荡漾在蓝色摇篮——《大海摇篮》
音乐情绪:温柔、宁静、舒缓,仿佛置身于海边,感受大海的温柔与广阔
表现形式: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让音乐更加感人
伴奏乐器:打击乐器,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十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铺垫、音乐欣赏、歌曲表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感知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表现积极,体现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