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1 18: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发生在今南京市的有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④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金田村,排除①。②③④ 都出现于天京,即今天的南京市。
2.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好,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但没有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而导致的封建落后性。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扬皇汉之武功”“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可见孙中山有借助肯定太平天国运动宣传其革命排满主张的目的,故选B项。孙中山没有全面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故排除A项;C、D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
3.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答案】D
【解析】《资政新篇》据史实来看并非农民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的产物,没有适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排除A;《资政新篇》发表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C也不符合历史事实;《资政新篇》为农民领袖洪仁玕所写,其刊印也得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同意,故正确答案为D。
4.《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题干考查的是实质,实质要结合根本目的去考虑。从材料中可看出《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平均分配土地,实质是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A正确。
5.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信息“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可知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故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故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的“封建”是指封建统治,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是两个含义,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6.有史学家曾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指的是
A.鸦片走私严重,毒害国人 B.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C.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运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南方数省,甚至深入京城附近,为镇压该起义,对于西方国家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反应迟钝”,本题应选C项;面对鸦片走私,清王朝内部积极采取禁烟运动,与题目中的信息“反应迟钝”不符,故排除A项;洋务派与顽固派治国理念虽异,但都主张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与题目中的信息“内部事务十万火急”不符,故排除B项;D项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故排除。
7.“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是太平天国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对这一方案的评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表达了农民阶级反抗列强侵略的要求
C.体现了太平天国建立现代国家的设想 D.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选D;A、C项所说的是《资政新篇》;太平天国主要反抗封建压迫,排除B。
8.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答案】C
【解析】从题干中的“百万家财者”可判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A项错误,这一方案是保护私有财产的;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运动革命实践的产物,并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B项错误;兴银行、准雇工等,说明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项正确;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当时时代潮流的发展是一致的,具有进步性,所以D项说法错误。
9.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叛乱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②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矛盾的缓和 ③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④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据材料提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间(1853年)可知,文中的叛乱当指太平天国,材料认为太平天国成功对外国人不利,清政府灭亡是外国人的损失,这说明在镇压人民革命上,中外反动势力具有一致的根本利益,因此①③④正确。1853年时,中外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是正在升温,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场并没有被打开,外国列强对此不满,1854年提出修约,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0.《资政新篇》载:“倘中邦人不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吾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洪仁玕这句话是鉴于
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B.不发展资本主义的教训
C.天京变乱的教训 D.不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教训
【答案】C
【解析】仔细解读材料,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内争的史实,最能体现这个事实的是天京变乱。
11.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资政新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材料并调动相关知识可知,《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这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排除B项;《资政新编》迫于当时的形式并未实行,同时也未克服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C项;《资政新编》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而不能获得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排除D项。
12.《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由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材料信息可知太平军的社会革命主要指的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A、C、D偏离题意,排除。
1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60—7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D项错误;材料中所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故选B项。
1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有婚娶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平天国
A.深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B.追求平等的政治生活
C.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满足农民迫切的愿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意在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对居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选C项。
15.“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这一观点显然不适合用于评价
A.永安建制与定都天京 B.北伐、西征和东征
C.《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 D.《资政新篇》的颁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仅仅是改朝换代,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没有任何建设性的东西。《资政新篇》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尽管没有实施,但在当时的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故选D。
16.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仁玕在《资政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中大声疾呼:“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学俄罗斯、日本的榜样……‘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洪仁玕的这一观点
①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是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 ③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④没有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材料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①②正确;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在本质上是矛盾的,③不正确;④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可排除。故选C。
17.史学家认为:“魏源的思想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十分可贵""能上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信息,可知"这个方向" 是正确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所以"这个方向"即学习西方。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信息,只有B项具有学习西方的特征。
18.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方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意识的反映,小农状态,《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不是一个性质,不存在继承关系,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 1861年12月26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停泊天京的英舰舰长宾汉奉命提出悬挂英旗的船只自由航行于太平天国领域内的河流,太平军不得侵及上海、吴淞、汉口、九江周围百里地带,并不得扰及镇江英领事署所在的银岛等要求。太平天国对这些无理要求都一一予以驳复。
材料三 1863年7月,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首相巴麦尊说:“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同他一样开明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是准备和外人发生亲密的关系的,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那是自取灭亡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该事件发生后太平天国领导人颁布的施政方案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目的 材料三中英国“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做的事情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天京事变;《资政新篇》。
(2)反侵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不难回答。第(2)问中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英舰舰长”“太平天国对这些无理要求都一一予以驳复”,可知是反侵略;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时间“1863年”,由此可联系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太平天国运动。第(3)问,根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
材料三  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材料四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马克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我们可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治学态度。
(2)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3)与前三则材料不同,材料四是如何肯定太平天国运动的?
【答案】(1)评价经历的变化:从赞扬到否定。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
(2)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排满斗争。
(3)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难概括出,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从赞扬到否定。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马克思所持的立场不同,即材料一是站在人民革命、反封建剥削压迫和民族抗争、反侵略反殖民的情感立场上肯定太平天国的;材料二是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立场上,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否定太平天国的。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客观、公正的历史研究态度。
(2)根据材料二、三关键信息“除了改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和“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概括出作者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依据分别是: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排满斗争。
(3)根据材料四,对比前三则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难看出,毛泽东给予了太平天国运动很高的评价。毛泽东站在近代先进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立场,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反抗早已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即先进中国人在反封建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把太平天国运动看作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