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小拜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8课《小拜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7-26 09:3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小拜年》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小拜年》这首歌曲,就像一阵欢快的春风,带着浓浓的新年气息。旋律简单易懂,歌词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一起摇摆!歌曲中还运用了简单的节奏型,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音乐充满了好奇,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但这群小音乐家们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等知识还不太了解。我们需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带领他们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喜庆气氛,初步体验节奏的简单变化,让新年快乐的旋律在他们的心中荡漾。
2.艺术表现: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用简单的节奏伴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新年快乐,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让音乐和肢体语言一起跳舞。
3.创意实践:通过模仿打鼓、敲锣,体验乐器的演奏方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节奏伴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成为小小音乐家。
4.文化理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演唱歌曲《小拜年》。
尝试用简单的节奏伴奏,体验音乐与动作的结合。
2.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型,并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让孩子们用身体感受音乐的律动。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老师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知识娓娓道来。
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们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让课堂充满互动和乐趣。
游戏法:将学习融入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互动式教学: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热情。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课堂更生动有趣,让音乐和画面相结合,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音乐播放设备:让音乐响起,让课堂充满欢快的旋律。
鼓、锣模型: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乐器的演奏方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
节日装饰:营造浓浓的新年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年快乐的喜庆。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过年啦!”三个字,引导学生说出并感受过年的喜悦。
询问学生喜欢过年吗?并引导学生说出喜欢过年的原因,让孩子们表达对新年的期待。
老师:“那接下来咱们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里是怎么来过年的!”播放歌曲《小拜年》。
老师:“要仔细听喽,听听歌里都有些什么声音。”引导孩子们仔细聆听歌曲,感受音乐中的各种声音。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老师:“歌里真是好热闹!那同学们听到歌里都有些什么声音?”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声音,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识别“咚咚锵”的声音来源,并说出是“鼓”的声音,让孩子们认识乐器,学习音乐术语。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识别“锵锵锵”的声音来源,并说出是“锣”的声音,让孩子们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
老师:“同学们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咱们也来学学。那咱们用手来拍腿模仿打鼓,拍手模仿敲锣,先看老师打一遍。”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让孩子们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探究
老师:“同学们都打的这么棒,那咱们跟着音乐给音乐来伴奏!”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打节奏,让孩子们体验用身体与音乐互动。
老师:“同学们都学会为歌曲伴奏了,下面咱们来学唱这首歌好不好?”鼓励孩子们学习演唱。
老师:“那下面同学们先跟老师来把歌词朗诵一遍。”让孩子们熟悉歌词,为演唱做准备。
老师:“同学们都朗诵的很好,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唱一遍,同学们跟老师哼唱,同学们可以用‘咚咚锵’给老师来伴奏!”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并伴奏,引导孩子们参与学习。
(三)示范
老师:“老师唱了一遍,那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唱?”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
老师:“那老师就把这首好听的《小拜年》教给同学们唱。咱们先来学唱第一段。”老师分句教唱,再连起来唱,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演唱。
老师:“同学们都唱的很好,咱们再把第二段唱一唱!”教学第二段,并完整唱一遍,帮助孩子们掌握整首歌的演唱。
老师:“同学们唱的很好听,那下面咱们分组唱一唱!”分组演唱,一部分学生唱歌词,一部分学生伴奏“咚咚锵”,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
跟着音乐伴奏完整唱一遍,让孩子们享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环节三:巩固延伸
老师:“好的,同学们都把歌曲学会了,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歌里还有什么活动呢?”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歌曲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舞龙灯,狮子灯”的场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老师:“同学们见过舞龙灯,狮子灯吗?”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老师:“那我们虽然不会舞龙灯,狮子灯,那我们都把手举起来跟着老师的琴摇起来!”让孩子们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请几个学生上台表演,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伴奏,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巩固学习成果。
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拜年》这首欢快的歌曲,并学会了简单的节奏伴奏,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好!鼓励孩子们,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
作业:
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小拜年》,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节奏伴奏,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继续学习和实践。
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学到的关于春节的知识,让孩子们将学习成果分享给家人,传播传统文化。
十、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听觉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喜庆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后续的演唱和伴奏打下基础,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对音乐产生兴趣。
(2)探究音乐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尝试,体验乐器的演奏方式,学习简单的节奏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表演和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将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将音乐融入生活。
十一、板书设计
《小拜年》
咚咚锵
锵锵锵
舞龙灯狮子灯
快乐过新年
十二、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和简单的节奏伴奏,并初步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