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1.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
A. 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B.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C.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 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答案】A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我们(西欧)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意在说明不让美国加入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不让美国插手西欧的内部事务,也就是力求摆脱美国控制,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
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互相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答案】A
【解析】
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不想……走下坡路的话”以及“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由此不难判断出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所以答案选A。
3.1992年,欧共体12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请根据所提供内容判断,以下对欧洲一体化的目标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
②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A.增强了欧洲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治意愿和自信心
B.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发展
C.其经济目标是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
D.其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实现共同的防务,取代联合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标是扩大欧洲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取代联合国是不正确的。故应选D。
4.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中法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其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大国地位,故B项正确;AC项表述片面,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中的信息,故排除;当时仍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间,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最接近的是(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已经瓦解
B.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C.国际力量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D.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在两极格局的时代多极化趋势其实已经开始出现,所以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最接近的只能是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本题关键在于要理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具体的含义即可。
6.下面一幅漫画旨在表现(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B.欧盟与美国金融领域的竞争
C.美国控制西欧共同对抗苏联
D.欧共体经济上与美国平分秋色
【答案】B
【解析】
图片中左侧的是美元的符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右侧的是欧元的符号,仔细观察与分析后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为B项。欧盟成立于两极格局解体后,所以C项错误。欧元产生于欧盟成立后,欧共体这个名称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项。
7.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
A.两极格局形成 B.两极格局解体
C.单极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出现
【答案】D
【解析】
由题中时间“1971年”,可以排除A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华约的建立,解体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单极格局是指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很明显材料不是说的单极格局。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其它力量的冲击,因此答案为D。
8.“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主要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分析题干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转变,材料所描述的时间段两极格局还没有被多极格局取代,故D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题干没有强调“一超多强”的趋势,排除C;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所以应选D。
9.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
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
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本身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0.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 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是指资本主义民主精神,从西方国家眼中看来,苏联领导下的阵营禁锢思想,禁锢民主,80年代苏联和东欧经济陷入困境,直接导致了阵营的解体(东欧剧变),从而使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因此这场“求变之风”指的是东欧剧变,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东欧剧变的史实,故排除。
11.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答案】C
【解析】
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欧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是世界霸主,但二战后实力下降,战后英国大力鼓动欧洲联合,但直到70年代才加入欧共体,材料中“with”和“of”的区别反映了英国对大国地位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
12.“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
A.美国被迫放弃了称霸的意图
B.苏联解体并没有改变世界格局
C.世界其他国家结成反美同盟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判断推理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从材料信息看,美国一方面不想放弃苏联解体带来的争霸世界的机遇,另一方面,称霸世界的梦想不但无法体现,反而“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即加速世界多极化趋势,D符合题意;A表述不合史实,美国从没有放弃称霸的意图,B表述不合史实,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瓦解出现了多极化趋势,C材料中无体现,故选D。
13.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数据。该数据表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欧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非常迅速
C.西德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势均力敌
D.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D
【解析】
主要考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图表内容可知,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比较快,美法两国发展速度较慢。说明此时因为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增,与美国形成竞争之势,出现了经济增长多极化趋势,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所以应选D。
14.二战后,丘吉尔在中立国瑞士发表了一篇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 《欧洲的悲剧》。文中,丘吉尔极力呼吁欧洲各国捐弃前嫌,携手共渡难关。丘吉尔认为,欧洲要想从势如累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建一个欧洲大家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丘吉尔极力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B.丘吉尔主张和苏联一道建设欧洲大家庭
C.这一反思和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
D.表明丘吉尔反对冷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原因,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所以答案选C。
15.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
此题属于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层次,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再认再现。根据基础知识,可得出军事上两极指美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上三级指美国、西欧和日本,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政治上的五级不一而足,有一种说法指的是美、俄、西欧、日、中,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结合“20世纪70年代”,排除B、C、D,选择A。
16.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
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
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的焦点就是到底是欧洲创造了世界,还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从材料可以看出,弗兰克本人强调的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根据题干中“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可知,相反的道路,当然就是否认欧洲中心论,所以A正确。
17.下图为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该表格说明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美国对欧贸易逆差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D.西欧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表述错误,当时是两极格局;B项表格没有体现;C项表述有误,该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瓦解;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西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实力上升。故选D项。
18.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
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D.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可知阿登纳与戴高乐的行为首先促进了法德的和解,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所以C正确;A在C中包括着。B消除了表述错误,没有完全消除;D 与题干无关。
1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 ( http: / / www.21cnjy.com )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8 分)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气勃勃的新欧洲”重新“崛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12分)
【答案】(1)估计: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2分)
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
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3分)
(2)原因:①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谋求欧洲统一是欧洲政治家们长期的愿望;②现实因素: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要重新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③政治因素:在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和苏联的威胁,为保证自身安全;④历史因素: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为联合提供了可能;⑤直接原因: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⑥根本原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任意答出4点,8分)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成为国际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4分,每点2分)
【解析】
(1)第一问,有关于指出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的问题,需要回答出其表现,也要回答出其原因,解决时可以依据材料中的“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来进行归纳分析整理。有关于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的问题,回答时要注意题意要求回答的是政治、军事上的表现,不是全部的表现。主要回答的内容是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相互协作等内容即可。
(2)第二问,有关于20世纪5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至70年代,“生气勃勃的新欧洲”重新“崛起”主要原因的问题,回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回答的时间节点,其实本题可以转化成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来进行分析整理。然后结合当时的史实回答即可。有关于欧洲崛起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的问题,主要从对欧洲本身发展、对资本主义世界、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20.“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比较材料中的两种观点,提取两个有关“三个世界”划分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信息一:认识到两极对峙中产生新兴政治力量,即第三世界国家
说明: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的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信息二:都是对当时国际关系多极化的思考
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欧、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明显;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信息三:第二种是中国的观点。打破意识形态的界限,按照国家实力把美苏单独划分为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第二世界。
说明:70年代,中国联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结成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分析和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一分结论”、“史论结合”。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论说明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题干图表的两种观点进行准确分析、认知,提炼出其划分的依据(观点),观点要言简意赅,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第二,对提炼出来的划分依据(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评论说明,评论说明要充分;第三,评论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
附评分标准:一等(12~9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说明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说明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说明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