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1 18: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下图是河北日报的旧报纸,根据其内容大致可以断定它发行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答案】B
【解析】
由日报中的标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可以知道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后的新闻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诞生于1954年,故选B。其余选项不合史实,故排除。
2.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1954—1958年 二届人大1959—1963年 三届人大1964—1975年 四届人大1975—1977年 五届人大1978—1982年
5 4 1 1 5
A.一届人大接受《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施政纲领
B.二届人大期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C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一届人大接受1954年宪法而非《共同纲领》为国家的施政纲领,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针并非在二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写入宪法也并非在五届人大期间,三、四届人大召开的时间和次数的确由于 “左”倾错误的干扰并未正常的召开,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C。
3.“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今后我们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
A.以讨论新中国的成立为主题
B.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表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
【答案】A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议主题就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的问题,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而非其他的选项。
4.“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三条内容,不论在《共同纲领》还是在1954年宪法中都有规定,所以不符合发展的要求;在《共同纲领》中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而在1954年宪法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性质。故选B项。
5.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答案】B
【解析】1949年的《共同纲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方针政策纲领,1949年——1956年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如政治上的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经济上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三大改造结束的1956年,故B项正确。
6.四川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答案】B
【解析】1949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故应选B。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答案】D
【解析】
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依据所学可知,图片材料反映了1953年新中国实行第一次全民基层普选的情况,故A项正确;宣传画和《选民证》被普通村民和市民收藏,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故B项正确;《选民证》是公民具有选民权的重要凭证,也是体现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依据,故C项正确;当时选票印发是根据1953年《选举法》进行的,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经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8.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 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在强调联邦制“不利于中国”而不是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不是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③④两项和材料的主旨是吻合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195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制定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进入到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所以应选D。
10.1957年周恩来在《关于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讲到:“(中国历史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时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是1954年宪法的规定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实决定的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题中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创立的,各民族应是平等团结的关系。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本题选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在《共同纲领》里提出的。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完全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 )
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相关历史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④错误,题干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④在讲述政协制度的形成,明显错误。而①②③皆正确,所以A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A.
1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答案】C
【解析】
《共同纲领》出现在194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题意不符合,所以A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出现在1954年,所以B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所以它成立30周年应该是在1977年,与题意要求不符合。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同时它也符合题意要求的“和睦大家庭”的要素,其他三项都不符合这个要求。
14.“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度较低。新中国建立初期建立了三大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政权组织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材料中“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正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体现。故选D项。
15.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中的材料仅仅是幼儿园“暂行”规程,也足以证明当时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还尚未初步建立,所以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其他几个选项均是符合题意的,例如,“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足以证明妇女社会地位的确得到提升,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16.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国家领土变化 B.国家性质变化
C.思想文化变化 D.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国旗的演变代表的是国家性质的变化。所以由清朝到中华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变化。故选B。
17.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在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民国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哪些重大意义?(4分)
(2) 材料二中的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哪一次大会通过的?(2分)它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哪三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6分)
(3)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民主政治的认识。(4分)
【答案】
(1)A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分)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3)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有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民主的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的权益。民主与法制相结合。(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等分)(4分)
【解析】
试题解析:(1) 本问要明确提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学生写出相关内容即可。
(2) 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的颁布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关。而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关于认识问题,学生需要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通过阅读,学生可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民主制度的确立需要立足国情;民主制度的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有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18.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长官有帝师(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或宣政院推荐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
—— 选自 人民版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定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伊利,……
———选自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以下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根据材料下列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宣政院拥有哪些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代对于吐蕃的管理有什么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在收回伊犁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张在西藏新疆等地实行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建国后我国中央政府在改善新疆、西藏交通发展上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10分
【答案】
(1)拥有的权利: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2点4分)
特点:尊重当地宗教习俗;官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单列行政区划,由中央官署管理(如写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直接管辖给1分)(2点4分)
(2)原因:清政府的支持(如写清政府任命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棠为钦差大臣也可);确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各族人民的支持下,(3点6分)
特点: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以军事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签订中俄《改定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 (2分)
(3)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汉族落后;实行少数民族自治自决有利于反对军阀统治,巩固国家统一(2点4 分)
措施:十年建设时期新疆第一次通了铁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2分)
影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利于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给1分);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点4 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及材料“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长官有帝师(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或宣政院推荐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归纳其“特点”。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1880年,清政府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左宗棠在哈密建立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归纳“特点”。联系所学,从政府的态度、政策及群众的支持等角度归纳“原因”。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归纳“原因”。结合建国后的经济建设成就回答“措施”。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影响”。
19.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36分)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依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6分).
材料二 《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务院
党派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及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6
(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内容?(6分)
(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四,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8分)
【答案】
(1)特点:主权在民,轮流执政,真正享受民主的人是少数。
(2)内容: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度。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菩。
(3)举措:颁布《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用:它用法律形式否定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4)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 同:都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和决定一切国家大事: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异: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制民主,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民主专政。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主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如材料“……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联系所学的秦建立后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同时注意结合材料“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联系所学回答影响。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及材料“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归纳举措:颁布约法,建立民国等。联系所学,从法律的角度及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等方面回答后一问。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可知应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析表格的人员构成可知应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5)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相同点时,主要从权力机构及体现的原则等角度进行归纳总结。回答不同,主要从阶级性上、行使民主权利的范围、主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20.
材料 1949年9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1日—30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的662名代表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还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作用。(7分)
【答案】(1)背景:国民党的军事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基本被消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建立及建设新中国都需要一个根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当时环境,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
特点: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民主协商政治。(8分)
(2)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开创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7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一方面当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南京解放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但是当时全国尚未完全解放,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另一方面建立及建设新中国都需要一个根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因此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等召开这次会议。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的662名代表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等回答。
(2)根据材料信息“会议通过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 “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回答 ,再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创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