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5 10: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 9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称、禁、撒、挣”。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能根据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的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称、禁、撒、挣”。
2. 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
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的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做了大致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鹿怎么因为角险些丧命,却又因为腿保住性命的。让我们一起慢慢走进课文,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理解课文,感知寓意。
1、自由读课文 1-3自然段,画出鹿赞美自己的句子,你从中知道什么?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师:鹿原来知道它的身段匀称,角精美别致吗?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生:原来不知道。从文中“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和“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看出来。
师:鹿认为自己的角像什么?你们见过珊瑚吗?(出示珊瑚图片)此时鹿的心情怎样?指导读书,读出惊喜、兴奋、骄傲语气。练习用“多么——多么——”说话。
2、当鹿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自己的鹿角时,一阵风吹过,又发生什么事呢?请自由读课文第 4自然段,思考:当鹿看到自己的腿时心情怎样?
生:不高兴。
师:从哪儿看出来?(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这是神态描写。这是怎样的四条腿呀?(板书:太细太难看)你能把鹿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
(读出生气、遗憾等)
3、这样的腿真是它的缺点吗?一点用也没有吗?就在鹿无精打采准备离开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读第 5自然段,此时鹿的心情怎样?(汇报交流)
4、情况非常危机,鹿害怕极了,撒开长腿就跑,结果怎么样了?
(学生汇报交流)
5、意外发生了,鹿角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去,此时的鹿又是什么心情?
6、鹿脱险了吗?靠的是什么?
(生:太细太难看的腿)我们都明白了,小鹿明白了吗?
7、脱险后的鹿说了什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鹿说的话。
8、“灰心丧气”是什么意思?狮子为什么灰心丧气?(鹿跑得太快了,狮子认为自己追不上,距离越来越远了。)
9、此时的鹿还会认为他的腿太细,太难看了吗?这是怎样的腿?(板书:实用)
10、读一读鹿的话,感受一下他此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依托,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句子、词,谈出自己的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合作探究,明白寓意。
1、课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从这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小组合作探究,汇报
(看事物要全面;漂亮不一定实用;实用也是一种美;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脱
3.小结: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有用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实用也是一种美。
4.读一读,填一填:从鹿的言行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只(爱美、骄傲、虚荣)的鹿,如果我是这只鹿的朋友,我会对他说:(“鹿啊,如果你失去了双角,你会失去美丽;但如果你失去了四条腿,你将失去自由!”)
设计意图:从故事中感悟道理,与鹿对话,再次走进文本,深刻理解寓意。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如果小鹿又一次来到池塘边,看到自己的角和腿,他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板书设计
7.鹿角和鹿腿
欣赏 抱怨
送命 逃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鹿角和鹿腿》课后反思
《鹿角和鹿腿》是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组课文的一篇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及分析,使学生领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融入生动的情境中,在自己读好文本的过程中体会寓意,在这节课里,我在精心创设的情境中,用朗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思考,在读中受到思想教育。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之处有: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和新教材均要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于是,我努力创设了轻松学习的氛围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课堂中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鹿的心情变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课堂中我先引导学生读好鹿说的三句话中的语气词,初步体会鹿的心情变化,再抓住后面的反问句,运用句式变换对比策略,体会鹿对自己腿的厌恶之情。最后抓住提示语,运用多种方法多层次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实现角色体验,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课文,为后面详细生动讲故事奠定基础。通过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通过多种多样、活泼灵动的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四、搭建支架,讲述故事。第一步是复习之前学习的讲故事要口语化、加上动作表情讲生动。第二步是讲狮口逃生环节,先教学生找精彩片段中的关键动词,搭建鹿逃生的动作示意图。最后一步是搭建全篇课文的三幅插图和所有关键词示意图,让学生由易到难的完成讲故事,由低段的讲故事能力逐渐过渡到中段的详细复述故事能力,突出课文的教学重点。
五、运用联系课文、结合生活,明辨寓意。通过辨析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深入理解,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文本提取信息,明白任何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各有存在的价值等道理。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课文教学的难点。
但课堂教学难免会充满遗憾,还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如上课中对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对于学生回答的内容点评太过于表面,不够具体;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对外表和实用上进行比较,深刻领悟在生活中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处理和点评过于简单,应当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