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1 07: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某一时期后,江西产茶区域进一步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安义县“茶叶昔无近有,皎源西山最盛”,有位外国人在看到玉山、河口一带满山遍野的茶树时称:“这里上万英亩的土地都种着茶叶,而且大部分土地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的”。修水县全县种茶殆及乡村,农民80%-90%以此为业。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材料主要反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江西的茶叶生产的情况:一些县大部分民众种茶为业,说明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依据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西的九江等开放。故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2.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特征也日趋显现,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正确但三者均是移民现象的原因,而非移民潮的结果。
3.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企业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时间是19世纪40~60年代说明是鸦片战争之后,材料中“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棉纺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说明中国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本题选择D项。
4.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 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 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所考查的是文明史观,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上述材料反映出
A.民用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分洋利作用
B.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C.19世纪末外商企业逐渐退出了中国
D.李鸿章是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代表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英法的轮船公司,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这说明民用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分洋利作用。故选A。
6.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答案】C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成为了殖民国家的的原料产地与商品的倾销地。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B项为无关项,D项是错误项,中国并没有沦为过列强的殖民地。
7.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外国在华设厂 D.维新变法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与引进先进的设备的相关问题,洋务运动出现在1861年,所以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其他的是后继的发展。
8.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
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歌谣说明了外国的工业品廉价且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导致“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说明A,但没有说到占领中国市场,故排除掉B;CD与题目五Uganda,故排除。
9.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A.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B.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的上海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说明中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10.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
①.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 ②.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③.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 ④.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材料“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民用工业注意财务管理,所以①表述与题意不合;题中《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批示中所用原料为“煤铁”,知是机器生产,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所以②表述正确;“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都体现了近代企业管理模式,③表述正确;开平矿务局是民用工业,不是军事工业,④表述错误;故②③表述正确,选C
11.表1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棉花产量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棉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年 802 211 0 50 5
1894年 832 200 76 4 218
表1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可知1840—1894年年间我国棉花出口量和进口棉纺织品的数量迅速增加,这说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步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D项正确。
12.右图为《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洋务企业基本知识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据所学知识可排除②④,洋务产品基本处于仿作阶段,还比不上外国产品;洋务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选A项。
13.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郑观应感叹的是
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 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外商挤压民族工业
【答案】C
【解析】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企业总办由官府委派,“名为保商实剥商”,致使“华商因此不及人”,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故选C。
14.下表是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植茶面积(万亩) 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7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A.伴随国际市场扩大茶叶需求量日增
B.民族工业发展带动人民消费水平提高
C.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D.茶叶产量的增加推动外销量迅速增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鸦片战争后中国种茶面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量持续增加,但国内生产的销量变化不大,增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这说明鸦片战争后海外市场的扩大是导致中国种茶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故选A。
16.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 ( http: / / www.21cnjy.com )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答案】D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教材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识记能力。由材料“……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等关键信息可知,这药方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此可知,这一药方缺乏对西方制度的认识。所以答案选D。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有依赖性;而且管理有腐朽性。所以A说法有误,排除;洋务运动是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所以B、C说法有误,排除。
17.“(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农民“徙居都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B.城市生活条件优越
C.受到西方思想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答案】A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遭到了破环,日益解体。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国富民强道路
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
C.培养了大批新式科技人才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上海轮 ( http: / / www.21cnjy.com )船招商局的创办及湖北织布局的创办,对外国的轮船业务及洋布输入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是洋务企业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故选D。
1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主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直接证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近则用土布者渐多”,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B项与“外国商品冲击”无关;D项体现不了题干主旨。C项“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即体现题干主旨,本题正确答案选C。
20.“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崇拜洋货风气盛行
B.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选C项。
21.(10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国家日益强大。此时的中国逐渐走向衰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蒸 ( http: / / www.21cnjy.com )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而交通工具的先后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世界铁路长度急剧增加……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人民版教材整理
(1)写出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在推动世界市场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6分)
【答案】(1)蒸汽机车、汽船(2分)。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2分,写出“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只给1分,其它合适答案酌情给分。)
(2)变动:①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2分)②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分)③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
【解析】
(1)发明: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期间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蒸汽机车、汽船。作用: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是指采用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的使用,题目要求回答其对世界市场的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2)变动: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可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由“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可以得出中国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由于外国的商品倾销,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会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2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全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
——[元]《木棉歌》
材料二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御制棉花图》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直隶总督方观承以乾隆皇帝视察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主持绘制的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图谱。《棉花图》有图十六幅,计有布种、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炼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每图都配有文字说明和七言诗一首,似连环画。书前收录了康熙《木棉赋并序》,是我国仅有的棉花图谱专著。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
——上海机器织布局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关于中国古代棉纺织业的主要信息。(6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6分)
【答案】
(16分)(1)信息:棉纺织业产品除了自用外,还用于还债和交税;棉纺织业分工细;统治者重视棉纺织业。(6分)
(2)新现象:西方机器纺织品充斥东南沿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分)
(3)作用: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洋务派发展军事企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局面(或: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任答3点,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从材料一“浑家(全家)指作机中布”“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可知棉纺织业产品除了自用外,还用于还债和交税;由材料二“……乾隆皇帝视察腰山王氏庄园……”“主持绘制的一套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的图谱”可知棉纺织业分工细;统治者重视棉纺织业。
(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材料“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可以看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这说明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及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为洋务派发展军事企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