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传统的观念认为胡佛就是自由放任的代名词,但此题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在强调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也兴建了很多大型的工程,并且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2.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实施直接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保护劳工权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这些都是常见的工程,所以,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内容。
3.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这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经济学说 B.种族主义
C.殖民扩张理论 D.优生学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它是对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重要修正,因此题干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指的是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罗斯福新政无关,排除。
4.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生产 D.举办公共工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中“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的信息说明罗斯福对待救济的措施是举办公共工程形式的“以工代赈”,故本题选择D项。
5.“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
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发展“混合经济” D.国家对经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干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的信息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故本题选择D项。
6.经济大危机(1929—1933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涉及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倾销到其他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其他三项更多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因此B项正确。
7.下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点间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B
【解析】
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的能力。A与美国史实不符,C、D项时间不对,正确选项是B。
8.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没有使美国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
B.新政使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解决危机的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使美国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在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国内有学者对新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美国的新政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否定,而且认为会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构成冲击,故选C。
9.“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上述美国民谣反映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胡佛下台
C.示威者与警察冲突
D.“工业复兴法”的实行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材料中“梅隆”、“胡佛”、“华尔街”等字眼都指向“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胡佛敲起钟”说明胡佛未下台,BD两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反映。故选A。
10.下面漫画中的现象反映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福利国家建设成效显著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 D.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的美国政府用行政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结合所学知识,这显然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有关,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以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因此选D。
11.《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l940年》载:“是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让人们有活干;于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处于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最大规模的预算赤字。”l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1931年底对25个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这说明胡佛政府
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胡佛政府建立了好大的公共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胡佛批准了‘霍利一斯穆特法’”表明政府在行使它的国家权力,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表现。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合,并且材料中的证据属于孤证,不可能得出B项的结论。实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是罗斯福,不是胡佛。
12.1933—1934年在任的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如果我们能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进而消除种种酝酿战争的的经济不平等,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足够的理由去期待一个更长久的和平。”由此可见当时考德尔·霍尔
A.致力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期待在当时实现国际贸易制度化
C.认为国际贸易体系混乱不堪
D.力主调整国际贸易规则以规避战争风险
【答案】D
【解析】
1933—1934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美国国务卿考德尔 霍尔建议通过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体系,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就可以规避战争风险,故选D。
13.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
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 B.失业问题妥善解决
C.民众利益得以保障 D.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罗斯福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大幅度增加税收,导致私人投资率的萎缩,新政时期私人投资的恢复非常有限:1929年私人投资占GDP的16%,到1941年仅恢复到14%。私人投资的萎缩必然会加剧失业问题,B项错误;C、D都不是其直接影响。故选A。
14.右图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福利制度的弊端难以避免
B.高福利与超前消费相辅相成
C.高福利可以缓解政府债务危机
D.债务危机将使福利制度被取消
【答案】A
【解析】
注意图片信息“超前消费”“债务危机”“高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说明高福利一方面推动人们超前消费,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容易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以致出现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债务危机,因此选A。BCD都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
15.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 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富兰克林 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肯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总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从题干中“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等信息可以得出这符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故C项正确;BD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16.《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赁:工钱)……三年台成而民贩。”下列选项中,最类似晏子施政方略的是
A.商鞍变法之奖励农耕 B.伯利克里发放参政津贴
C.罗斯福举办公共工程 D.列宁实行固定粮食税
【答案】C
【解析】
材料大意为景公时遭遇饥荒,晏子请求赈灾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于是在修路寝之台是给工人高工资,以解决饥荒问题,选项中罗斯福新政时举办公共工程,也是为了缓解失业和饥荒,做法与晏子类似,所以选C
17.布林克利博士在《美国史》一书中说:“1 ( http: / / www.21cnjy.com )932年6月,东北部几所名牌大学的2万名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连百货公司电梯工的工作也要学士学位。阿肯色州一个人为找工作步行900英里。华盛顿州有一个人放火烧林,为了要别人雇他当救火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工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1932年的美国人很难找到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上台后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故选B项。
18.下列图片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的社会状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回答:
(1)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危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6分)
(2)美、德、日选择摆脱危机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答案】(1)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各种矛盾:工人失业,群众运动出现,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到毁灭性打击。资本主义国家还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2)摆脱危机的方式:在美国,罗斯福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宣布实行“新政”,实际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最后美国终于摆脱了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解析】解答图片情景类问题,要注意从画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和文字说明等方面,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问题,本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第(1)问根据图片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美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大批失业者、社会局势混乱、社会矛盾激化等,据此回答问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19.(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且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
请回答:
(1) 材料一发表于何时?当时美国面临什么状况?(4分)
(2) 材料一提到的“恐惧”指什么?材料二中的“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4分)
(3) 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分)
(4)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4分)
【答案】(1)时间:1933年。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4分)
(2)指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4分)
(3)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胡佛:自由放任。(4分)
(4)有。因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4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们惟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恐惧”指经济危机带来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受到冲击或挑战,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指广大人民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和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罗斯福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是指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而胡佛政府则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4)注意全面分析评价罗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不能根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的制度不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不会消失。而罗斯福新政恰恰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所以不能彻底根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0.(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30年代大危机的特点。(4分)
(3)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6分)
(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5分)
【答案】
(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5分)
(2)破坏性大;时间长。(4分)
(3)罗斯福新政。(2分)罗斯福政府要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4分)
(4)不能。(2分)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图片获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从图片的内容及时间“1929年10月”可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的情况: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片及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第(1)问”的内容及材料“……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归纳总结:破坏性大;时间长。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罗斯福新政的分析与认识。依据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当政后,一改胡佛政府时期的“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克服危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罗斯福新政”。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只能缓和而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一点,新政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21.(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访的老农。列宁问:“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回答说:“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三 就在1929年全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
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 800人。
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期,19 ( http: / / www.21cnjy.com )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老农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分)
(5)根据材料一、三、四分析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至少答两点(2分)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4分)
(2)应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与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6分)
(3)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对西方国家人才和技术引进、利用;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3分)
(4)直接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干预)。(2分)
(5)尊重民意;重视对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利用;重视国防实力;关注民生,重视社会保障;对生产关系适时地进行调整等。(任答2点即可)[(2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易错在回答成“问题”是什么,抓住时间信息“1920年”基本可以判定原因主要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然后再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然后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面临的政治环境、国际环境、国防实力分析。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中来概括出答案。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体现了美国采取了直接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的方法。材料“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说明了美国的救济以政府为主导。
(5)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从三段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材料进行概括,易错点在于不能认识到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对生产关系适时地进行调整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