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随堂小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随堂小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5 13: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明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甲,十甲为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老人制度与里甲制并轨,以便强化对基层政权的管理。清代地丁制度推行后,雍正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  )
A.农村地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
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日益固化
2.《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朝初具规模,从商朝的“登人”到汉朝的“编户齐民”,再到宋朝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统治者了解民情
D.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4.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5.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
B.切实保障乡民参政议政权利
C.大一统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6.宋朝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说明(  )
A.上古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B.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
C.政府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7.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  )
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8.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管理,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管理,且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9.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 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10.朱元璋立国定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让他统治下的臣民能重新安于士、农、工、商四种身份,让传统的四民各守本业。嘉靖六年,明世宗下诏:凡是寄寓已久,且在北京置有产业的人,允许他们在北京宛平、大兴二县附籍。这是官方正式下令,允许附近居住的居民在当地入籍。这一举措(  )
A.主要针对明初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情况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反映了明朝社会治理的进步
11.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写道:“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12.据《汉书 百官公卿志》记载,秦汉时地方沿袭乡里自治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啬夫、游徼。三老管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收赋税,其权尤重;游徼管治安,均由当地推举名望之士充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郡县二级体制难以直接管理乡村
B.秦汉时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分权制度相结合
C.乡里自治制度是郡县制度在基层的补充
D.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揭东二中)2002年里耶古城发掘出37 000多枚竹木简,使尘封千年的秦朝历史,第一次全面以文字形式复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
材料二 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十年“为户(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
——摘编自张金光《秦制研究》
材料三 专家学者在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有一个重要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书里完全不见踪影。而里耶出土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向军《里耶寻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成”“士五”的含义。指出“夫”在家庭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户籍管理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户籍管理方式的确立有何意义。
(3)除户籍信息外,还可以从《户籍簿》中确证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三中有关洞庭郡的发现谈谈出土秦简的史料价值及利用要点。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明初推行里甲制,以“十户为甲,十甲为里”,并在乡里组织中设老人制度与里甲制并轨,以便强化对基层政权的管理。清代地丁制度推行后,雍正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十家牌法和保甲制,“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上述现象表明(  )
A.农村地区的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
C.地方基层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困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日益固化
【答案】D
2.《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馑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答案】A
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朝初具规模,从商朝的“登人”到汉朝的“编户齐民”,再到宋朝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统治者了解民情
D.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答案】D
4.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
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
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
【答案】B
5.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
B.切实保障乡民参政议政权利
C.大一统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答案】A
6.宋朝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说明(  )
A.上古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B.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
C.政府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答案】D
7.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  )
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答案】D
8.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管理,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侨居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管理,且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使白籍人口土著化,并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社会动荡,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答案】D
9.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 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D
10.朱元璋立国定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让他统治下的臣民能重新安于士、农、工、商四种身份,让传统的四民各守本业。嘉靖六年,明世宗下诏:凡是寄寓已久,且在北京置有产业的人,允许他们在北京宛平、大兴二县附籍。这是官方正式下令,允许附近居住的居民在当地入籍。这一举措(  )
A.主要针对明初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情况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反映了明朝社会治理的进步
【答案】D
11.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写道:“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答案】C
12.据《汉书 百官公卿志》记载,秦汉时地方沿袭乡里自治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啬夫、游徼。三老管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收赋税,其权尤重;游徼管治安,均由当地推举名望之士充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郡县二级体制难以直接管理乡村
B.秦汉时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分权制度相结合
C.乡里自治制度是郡县制度在基层的补充
D.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
【答案】B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揭东二中)2002年里耶古城发掘出37 000多枚竹木简,使尘封千年的秦朝历史,第一次全面以文字形式复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
材料二 春秋始,君主及各级封主均以社为单位来封赐,此时户口仍为私家性质……秦献公十年“为户(户口)籍(籍贯)相伍(五家为一伍)”,将户籍编制与人户伍的行政编制统一起来。
——摘编自张金光《秦制研究》
材料三 专家学者在对这些秦简进行解读后,有一个重要发现:里耶所在的迁陵县秦时属洞庭郡管辖。可洞庭郡在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书里完全不见踪影。而里耶出土秦简中关于洞庭郡的记载却又比比皆是、确凿无疑。
——向军《里耶寻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东成”“士五”的含义。指出“夫”在家庭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户籍管理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户籍管理方式的确立有何意义。
(3)除户籍信息外,还可以从《户籍簿》中确证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材料三中有关洞庭郡的发现谈谈出土秦简的史料价值及利用要点。
答案:(1)含义:“东成”:里名;“士五”:无爵或免爵者。地位:户主。
(2)方式:户籍相伍(以户为单位,把户籍和籍贯相结合)。意义:实现了国家对民众的直接控制;有利于征发赋役;为后世历代所沿用。
(3)信息:郡县制的推行;秦朝的爵制(军功制);隶书的使用。史料价值:内容上能补文献史料记载之缺;信度上因其为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更高。利用要点:行二重证据法,将其与文献史料相印证;孤证存疑(孤证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