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解体 B.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C.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D.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主要考查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依据所学,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水平分工,促进了经济格局多极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日益削弱,为适应这种变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所以应选D。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煤钢共同体就是以“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一个组织,而煤钢共同体慢慢的就演变成了欧洲联盟,所以,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D.欧洲联盟。
3.《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最能表明欧元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答案】B
【解析】
A项明显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体系,而欧元只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表现。C项对材料内容有不相符之处,对材料内容理解不准确。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合,与材料内容也不相符合,所以答案选择B项。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合理的是( )
①欧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亚太经合组织是本地区政府间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
④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各成员国仅限于经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欧盟已经发展成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不仅限于经济合作,因此可以直接排除带④的选项。正确答案为A。本题考查内容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学生应该准确把握三大区域合作组织的特征: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最早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倡导零关税;APEC则是成员国差异最大,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5.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这段话表明欧共体当时( )
A.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 B.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
C.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 D.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对比来看,欧共体经济实力并未大大超越美国,故排除A项。欧共体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是在90年代,标志是欧盟的成立,因此排除B项。直接推动两极格局解体的事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共体的发展只能说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发展,因此排除C选项。伴随着欧共体的发展,欧洲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因此D项正确。学生应准确把握欧洲联合的过程和影响。
6.某条约有如下内容:“……(本组织)愿意进一步增强机构职能的民主性和效率,以便使其能够在一个单一的组织机构内更好地完成所赋予的任务;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罗马条约》 B.《欧洲联盟条约》
C.《华沙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解读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愿意进一步增强机构职能的民主性和效率”“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说明该组织有政治经济一体化性质,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区域集团化中只有欧盟具有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B符合题意;而《罗马条约》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而欧共体属于经济一体化组织,A不合题意;C《华沙条约》是冷战的表现,与题意无关;《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强调经济一体化,D不合题意,故选B。
7.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 )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答案】C
【解析】到1994年,欧洲联盟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成为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故选C项。东欧诸国加入是在2004年之后,故A项不对;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排除B项;1999年欧元才正式启动,D项不符合题意。
8.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其中与西欧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初成为头号经济大国,②符合美国;1820年左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鸦片战争后所占比重迅速下降,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呈现上升趋势,③代表中国;印度与中国类似,但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低于中国,④代表印度;工业革命开始后,西欧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迅速上升,此后呈现下降趋势,①符合西欧。
9. 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 )
A.德法之间的矛盾基本消除
B.德法合作深入到文化教育领域
C.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D.德法两国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与“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不符;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10.1991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单一货币建设中,只有11个国家先期成为欧元区成员,这使得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各国政治利益对欧洲联合带来巨大阻碍
B.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欧洲走向联合
C.欧盟东扩对欧洲联合带来极大不稳定性
D.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欧洲联合
【答案】D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欧洲一体化不能按照统一速度发展的根源在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而不是政治利益、决策机制等因素造成的,当然这个不均衡直接导致了欧洲一体化不可能同一个速度进行,所以其主要原因只能是D。
11.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
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效果。从材料“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 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效果显著。分析选项,A、D明显错误,C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B。
12.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可知强调防止美国的控制和渗透、维护欧共体的独立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也无法体现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故CD项错误。
13.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从材料“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所以答案选A。
14.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这表明欧洲一体化( )
A.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B.旨在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C.建立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
D.得益于相似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
【答案】A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等关键的字眼,这些字眼均是在强调欧洲一体化其实是根源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其他几个选项是不能反映出材料的主旨的。
15.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
A.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
B.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
C.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D.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合作程度较高,已经形成机体决策机制,结合“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等语句,我们可知D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16.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
A.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74年,欧共体”、“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相关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欧洲走向联合。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表述与题干核心意思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7.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2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②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表述不正确;③是错误的,应该是有利于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不是世界。通过排除法。故选D项。
18.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依存、互相竞争和制约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C.欧洲联盟形成
D.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互相联系和依存、互相竞争和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B项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CD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A。
19.欧盟的成立标志着( )
A.欧洲已经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B.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C.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
D.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解读的的能力。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相关内容——欧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已经”表述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B项说的是欧元,与题干内容不相符合;C项明显具有片面性,没有依据。D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齐聚在欧盟轮值主席国 德国首都柏林,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欧盟发展的{柏林宣宫>,并举 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地成为现
材料二 2006年前三季度中田与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国家(或地区)
欧盟
日本
美田
东盟
贸易额
1944. 4
1915. 1
1509. 7
1163. 3
材料三 自1975年建立正式关系以来,经过双方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关系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
(1)“二战”结束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其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特点?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影响?(4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贸易状况形成的原因(4分)
【答案】(1)特征: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2分)
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2分)
(2)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地位;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最大,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2分)
原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与欧盟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理解、比较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通过和平方式;由经济联合到谋求政治上的统一;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小问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第(2)问,结合欧洲走向统一的原因去分析。联合是为了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维护自身的安全。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意义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去分析:站在欧洲立场: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各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站在世界立场:反映了20世纪下叶经济区域化的趋势,改变了世界格局,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
第(3)问,第一问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最大,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第二小问原因要从中国和欧盟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走向联合的欧洲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与欧盟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这一状况是在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流下出现的,这种贸易状况对于双方而言是“双赢”的结果。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 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4分)
(4) 简介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4分)
【答案】(1)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和货币兑换率;设立欧洲中央银行等。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4分)
(2)呈现出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的变化趋势;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4分)
(3)前身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后身是欧洲联盟。(4分)
(4)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4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材料“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可以得出条约的基本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一个经济货币联盟单位。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并结合第(1)问可以得出欧共体的发展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本性质是由经济货币联盟发展为政治经济联盟。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本题围绕欧洲一体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的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的后身是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4)本题围绕欧洲一体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欧共体的影响说明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经济上,欧盟(欧共体)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所不能忽视的;政治上,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今天,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22.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1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2分)
【答案】(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3分)
(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2分)
国际: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3分)
(3)压制。(1分)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2分)
(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国因素”就是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上面的干预,这种干预涉及到各个方面,题中问的是经济方面,首先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其次就是三大经济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欧盟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最为欧盟的货币欧元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这对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都有促进作用。也对美国的霸主地位起到了冲击作用。
(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讲述的是美国对于欧盟的真实态度,我们从话语中明显看出美国的态度是一种担心的态度,因此要对欧盟采取压制的态度。这种态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利用地区利益来压制欧洲,企图用金融领域来压垮欧洲。
(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内部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两者的关系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利益在一起的时候就互相促进,以美国的扶植为主;当利益有矛盾的时候,就开始互相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