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主题二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一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主题二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一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7-25 16:19:23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主题2: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教科书 书 名:《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小组探究、任务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提高鉴赏水平。 3.在不同作品分析中感知艺术的形式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基本过程,能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1.能够认识“四步法”鉴赏过程,并运用到具体的美术作品中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引导学生鉴赏一件美术作品,该如何掌握特定的鉴赏方法?又该如何具体展开呢? 2.出示课题:《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3.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什么呢? 思考,回忆与分享自己参观美术馆或画展的情形,描述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学习和审美的作用及意义,营造课堂氛围并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察作品,初步感知 探究一:如何描述作品? 1.出示作品《清明上河图》,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张择端; 2.观看视频简介,了解这幅画为什么被称为《清明上河图》; 3.小结:我们从画面中所读取到的这些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信息就是所谓的描述,是对作品的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作品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尝试描述作品。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自主思考,充分体会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
(三)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探究二:如何分析作品? 1.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画面饱满又有秩序,画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2.这也是一张具有代表性的风俗画。它是如何来表现北宋百姓的生活? 3.我们把人放在整个城市当中可以看作很多点,点的分布有没有特点呢? 4.在整张画卷中请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画面中哪一部分最精彩呢?——虹桥 5.《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如何用到了界画的绘画方式? 6.小结:“分析”需要我们从画面的构成角度,理性的思考,帮助我们从形状关系、空间营造、构图原理、笔墨用法、色调处理来分析画面,展开想象,与作品和作者对话,洞察其深层的意蕴,发现有趣的细节,领略作品的内在美。 逐步跟着老师的引导,参与认知分析作品的要点,尝试寻找,探究。对作品从形状关系、空间营造、构图原理、笔墨用法、色调处理的分析。 逐步跟着老师的引导,参与认知分析作品的要点,尝试寻找探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探究三:如何解释作品? 面对《清明上河图》,我们对作品进行体验、联想、想象的过程中,怎样合理阐述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又怎样解释作者的思想? 2.《清明上河图》描绘精细,画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生动传神的描绘了北宋的风土人情。 3.小结:《清明上河图》。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和”美学思想,融汇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建筑技巧,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参与认知解释作品的要点,尝试寻找寻找探讨。 观看,思考,倾听 小组讨论整张画中最精彩的片段,再分享。 通过学生自我探讨的方式,加强知识的内化,同时教师着重对解释要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中国宋代的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信。
(五)评价作品,传承经典 探究四:如何评价作品 1.《清明上河图》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以上我们的这些观看过程,称之为多角度和程序性。 2.引导学生对比鉴赏:最后老师还带来了一幅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一起来鉴赏、对比一下。 倾听,思考 学以致用,回顾四步法,探讨新的作品,学习四步法的梳理运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能够认识“四步法”鉴赏过程,并运用到具体的美术作品中进行鉴赏。
总结提升 1.总结:今天,我们就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学习和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美术作品只是一份有待挖掘的视觉信息,是开放的文本,有许多空白和空缺需要鉴赏者来填补。 2.布置作业。 请课后尝试用“四步法”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赏析,按下列表格中的要求进行填写。 课后练习,巩固提升。(共22张PPT)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主讲教师:
学 校:
年 级:高一
学 科:高中美术(人美版)
当我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经常会被一些精美的美术作品所吸引。鉴赏一件美术作品,我们该如何掌握特定的鉴赏方法?又该如何具体展开呢?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认知活动。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是什么呢?
看到《清明上河图》时,人们的感受各不相同:古旧、繁华、写实、充满生活气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就作品的人物、形象、动态、服饰、建筑、街市及时代背景展开交流。
(一)观察作品,初步感知—— 描述作品
微课中所引用的《清明上河图》均来自教材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幅画为什么被称为《清明上河图》呢?
(一)观察作品,初步感知—— 描述作品
微课中所引用的《清明上河图》均来自教材
我们从画面中所读取到的这些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信息就是所谓的描述,是对作品的一个初步的认识。
前 段 部 分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张择端把繁华的都市、威武的城楼、忙碌的店铺、热闹紧张的虹桥、汴河船运、宁静的乡村等都妥善融入布置在一起,整个画面饱满又有秩序,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张择端采用了长卷的形式,运用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构图、移步换景,把所有的景致囊括其中,真实表现了北宋百姓的生活场景和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
孙杨正店
一字路口
四眼井边
林中茅屋
郊外小路
虹桥险情
纤夫与船工
漕运卸货
漕运码头
人群汇集
官署衙门
汴河北去
王员外家
城门内外
城前桥头
沿河街景
桥边酒楼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语言是从点、线、面开始的,老师把这幅画做了处理,点了很多点。我们把人放在整个城市当中可以看作很多点,点的分布有没有特点呢?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大小、长短、疏密不同,形成了对比——生活节奏
郊外有人往城里走,城里有人往外走,一出一进,生成了一个流动感:走进城内,会发现三三两两的人,或者是三五成群的人,或者是鱼贯而行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人和行走的人又形成了一个动与静的对比。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位于整幅画面的正中心,与岸上的街市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画家是如何营造紧张氛围的
船要遇险了,船顶上的人正在收起桅杆,船头还有几位男子赶紧用竹竿掌控方向避免船碰虹桥。桥上的人都翻到了桥栏杆外面。船后的人站在船篷指挥,岸上的人在喊话,也在帮忙指挥。还有一个妈妈探出脑袋来看,悠然自得的观看,反衬出船上人的繁忙,动静的对比达到了一个最高峰。精心的布局,生成一个三角形,通过相互之间发生的关系,把观众的视线都聚焦到这个部分,感受到那种惊险的气氛。
《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还用到了界画的绘画方式。界画是指依靠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以宫室、楼台、屋木等建筑为表现对象。但张择端的这幅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偏暗黄色,不同一般的界画,可谓“别成家数”。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从城市的近郊到繁华的城市,农民有一类用茅草搭的的房子,和铺瓦房子不同,张择端用的都不是界画那种很整齐的线条,这种对比更真实。并且用浓墨、淡墨去染,染出农村里的各种不同的景象。树叶的浓和淡,远处的树叶好像在雾里面,层次感油然而生。
形状关系 空间营造 构图原理 笔墨用法 色调处理
(二)作品探究,深入鉴赏—— 分析作品
(三)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解释作品
前 段 部 分
面对《清明上河图》,我们对作品进行体验、联想、想象的过程中,怎样合理阐述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又怎样解释作者的思想?
虹桥有一个最独特的地方,它没有桥柱和桥墩。汴河上的桥原本是有桥柱和桥墩的,但是每当河水湍急的时候,船只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撞上桥墩,非常危险。于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宋朝人专门发明了这种没有桥墩的虹桥。更让人赞叹的是,这样一座没有桥柱支撑的大桥,它没有用一根钉子,完全是靠木架之间相互搭叠,并用绳索捆扎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的。这种独创的技术,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叠梁拱”。
1.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
2.叠梁拱。
3.桥下行道及护栏,专门给纤夫行走。
4.风信杆,为航行者指示风向。
(三)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解释作品
唐朝的时候,城市就像一个大棋盘,城里用高墙围出了一个一个的格子,居住的地方叫做“里”,做生意的地方叫做“市"。城里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是被分开的,商业活动也被国家严格控制,到了晚上店铺必须关门,人们也不能随意出门。
(三)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解释作品
到了宋朝,这些规定都被打破了。汴京是宋朝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有发达的建筑、造船、航运、锻造、纺织、陶瓷、制茶、酿酒、雕版印刷等各行各业。白天,街上车水马龙,晚上,又是灯火辉煌,整个城市生机勃勃,非常热闹。
(三)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解释作品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同时《清明上河图》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和”美学思想,融汇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建筑技巧,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四)评价作品,传承经典
前 段 部 分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图片出自https://my.mbd./r/13Zrd30Lcg8 f=cp&u=bbda3b6fca956616
(四)评价作品,传承经典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绘画史上名为《清明上河图》的画幅很多,但真本毕竟只有一幅。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这幅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其它的同名画作,均为后来的摹本或伪托张择端的臆造本。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前 段 部 分
今天,我们就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学习和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美术作品只是一份有待挖掘的视觉信息,是开放的文本,有许多空白和空缺需要鉴赏者来填补。
四步法 《韩熙载夜宴图》
描 述 陈述在作品中看到的东西,包括画面的内容、色彩、材质、肌理、尺寸等。
分 析 探讨形式关系,包括形状间的相互关系、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等。
解 释 推测作品的意义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这种推测要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之上。
评 价 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判断这一作品的优劣,包括与作者其他作品比较、与同时代其他作品比较、与同类型作品比较等。
请课后尝试用“四步法”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赏析,按下列表格中的要求进行填写。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