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8课《生活中的噪音》
一、填空题
1.(2024三下·凤城期末)【噪声、音色、音调、音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称为 ;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 。
2.(2024四下·东昌府月考)声音有 、 之分。
3.(2024三下·沈阳月考)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它和 、 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4.(2024四上·河北期末)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可能会引起 ,甚至 。
5.(2023三上·期末)保护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 和 。
二、判断题
6.(2020四上·成安月考)摩托车装的长长的排气管,是为了削弱噪声。 ( )
7.(2024四下·夏津期末)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能够减少噪音。 ( )
8.(2024四下·齐河期中)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
9.(2024四下·青岛期中)噪声的种类很多,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10.(2024四下·邹城期中)在声音大的工厂周围砌上高墙、种植高大树木,仅是为了美观。( )
三、单选题
11.(2024三下·太原期末)博物馆里到处张贴着:“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的标语,因为大声喧哗会制造噪音。下面不属于噪音的是( )。
A.小明半夜弹奏钢琴
B.商铺在居民楼附近播放促销广告的声音
C.台上青铜编钟演奏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12.(2024四下·城阳期中)小科爸爸的汽车发出很大的声音,爸爸告诉小科,说是汽车的消音器坏了,需要去修一修,在汽车上的安装消音器是在( )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入耳处
13.(2024四下·城阳期中)随着公民的文明意识的提高,除了一些地方规定禁止鸣笛之外,司机们在城市里都会减少鸣笛的次数,这是为了防治( )。
A.空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噪声污染
14.(2024四下·黄岛期中)城市街道、学校门口“禁止鸣笛”的指示牌,医院、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的标志都是为了减弱噪声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为了( )
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提醒人们快走
15.(2024五下·沂源期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
B.耳朵瘙痒的时候用发夹掏耳朵
C.不到噪声很大的地方去
四、实验探究题
16.(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练习) )制作发生器
实验器材:塑料罐、几粒豆子
①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做成一个发声罐
②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呢?
③想一想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呢?
五、综合题
17.(2024三下·会泽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器设备的机车不寻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霍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阁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漫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2)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
六、简答题
18.(2024三下·沈阳月考)请写出保护听力的方法。(至少三点)
19.(2024四下·夏津期中)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有时我们会听到周围的噪声。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至少写出两条)
七、解答题
20.(2019一上·景县期中)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距离远一点 声音小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音色;音量;音调;噪声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噪音,称为音色。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噪声。
2.【答案】乐音;噪音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噪音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其中乐音的三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有强弱之分。
3.【答案】噪声;废气;废水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它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会损害听觉,造成听力下降,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睡眠质量等。噪声污染使人脾气暴躁,心情沉闷。
4.【答案】听力下降;耳聋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不用力扭耳廓,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免噪声,不使用或不常用耳机,洗头、洗澡和游泳时尽量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都是保护听力的方法。
5.【答案】远离噪声;控制噪声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高低和强弱变化混乱、听起来嘈杂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噪声。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噪声过强甚至会危害健康。保护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噪声和控制声源。
6.【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在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能够减少噪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会损害听觉,造成听力下降,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睡眠质量等。噪声污染使人脾气暴躁,心情沉闷。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噪声的种类很多,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车间周围往往砌上高墙、种植高大噪音会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在声音大的工厂、树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制造优美环境,高的墙和高大的树木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削弱噪声,减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故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小明半夜弹奏钢琴、商铺在居民楼附近播放促销广告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2.【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给汽车、摩托车加装消声器,是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
13.【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司机们在城市里都会减少鸣笛的次数,能够从噪声声源处减弱,从而避免噪声对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14.【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城市街道、学校门口“禁止鸣笛”的指示牌,医院、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的标志都是为了减弱噪声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治噪声。
15.【答案】C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眼睛和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不利于保护我们的眼睛,耳朵瘙痒的时候用发夹掏耳朵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不到噪声很大的地方去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故选C。
16.【答案】用手捂住、用纸包住……;在汽车排气管安装消音器;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道路两旁种树……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用手捂住、用纸、布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在汽车排气管安装消音器;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道路两旁种树减少噪声
【分析】噪声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17.【答案】(1)声源;传播;人耳
(2)①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②改进噪声发生处的设备,减弱噪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控制噪声源、戴耳塞、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噪音。
(2)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1.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2、改进噪声发生处的设备,减弱噪声;3、关上教室的门窗;4.在教室周围多种树等。
18.【答案】1.不乱挖耳朵。2.不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3.避免经常呆在嘈杂环境中。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19.【答案】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在交通要路上安装隔音墙等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音侵扰,人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在交通要路上安装隔音墙等都可以减弱噪音。
20.【答案】要保持感官清洁卫生,看电视要距离远一点,注意用眼健康,遇到较大的噪声时要用手捂住耳朵,未知的物品不要随便闻和尝,时刻注意避免危险的发生。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听力
【解析】【解答】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看电视的时候离的远一些,听音乐的时候声音小一些。
【分析】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因为一旦受到损伤,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许多烦恼。
1 / 1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8课《生活中的噪音》
一、填空题
1.(2024三下·凤城期末)【噪声、音色、音调、音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称为 ;声音的强弱叫作 ;声音的高低叫作 ;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 。
【答案】音色;音量;音调;噪声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噪音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噪音,称为音色。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称为噪声。
2.(2024四下·东昌府月考)声音有 、 之分。
【答案】乐音;噪音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噪音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其中乐音的三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有强弱之分。
3.(2024三下·沈阳月考)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它和 、 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答案】噪声;废气;废水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它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会损害听觉,造成听力下降,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睡眠质量等。噪声污染使人脾气暴躁,心情沉闷。
4.(2024四上·河北期末)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可能会引起 ,甚至 。
【答案】听力下降;耳聋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不用力扭耳廓,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免噪声,不使用或不常用耳机,洗头、洗澡和游泳时尽量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都是保护听力的方法。
5.(2023三上·期末)保护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 和 。
【答案】远离噪声;控制噪声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高低和强弱变化混乱、听起来嘈杂刺耳且不和谐的声音,被称为噪声。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噪声过强甚至会危害健康。保护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噪声和控制声源。
二、判断题
6.(2020四上·成安月考)摩托车装的长长的排气管,是为了削弱噪声。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在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2024四下·夏津期末)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能够减少噪音。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屏障能够减少噪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8.(2024四下·齐河期中)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噪声污染会损害听觉,造成听力下降,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睡眠质量等。噪声污染使人脾气暴躁,心情沉闷。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9.(2024四下·青岛期中)噪声的种类很多,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噪声的种类很多,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题目说法正确。
10.(2024四下·邹城期中)在声音大的工厂周围砌上高墙、种植高大树木,仅是为了美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车间周围往往砌上高墙、种植高大噪音会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在声音大的工厂、树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制造优美环境,高的墙和高大的树木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削弱噪声,减少噪音对环境的污染。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1.(2024三下·太原期末)博物馆里到处张贴着:“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的标语,因为大声喧哗会制造噪音。下面不属于噪音的是( )。
A.小明半夜弹奏钢琴
B.商铺在居民楼附近播放促销广告的声音
C.台上青铜编钟演奏时发出悦耳的声音
【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的科学定义是噪声,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小明半夜弹奏钢琴、商铺在居民楼附近播放促销广告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2.(2024四下·城阳期中)小科爸爸的汽车发出很大的声音,爸爸告诉小科,说是汽车的消音器坏了,需要去修一修,在汽车上的安装消音器是在( )减弱噪声的。
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入耳处
【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给汽车、摩托车加装消声器,是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
13.(2024四下·城阳期中)随着公民的文明意识的提高,除了一些地方规定禁止鸣笛之外,司机们在城市里都会减少鸣笛的次数,这是为了防治( )。
A.空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噪声污染
【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 司机们在城市里都会减少鸣笛的次数,能够从噪声声源处减弱,从而避免噪声对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14.(2024四下·黄岛期中)城市街道、学校门口“禁止鸣笛”的指示牌,医院、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的标志都是为了减弱噪声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为了( )
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提醒人们快走
【答案】B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城市街道、学校门口“禁止鸣笛”的指示牌,医院、图书馆“禁止大声喧哗”的标志都是为了减弱噪声造成的污染。这主要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治噪声。
15.(2024五下·沂源期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
B.耳朵瘙痒的时候用发夹掏耳朵
C.不到噪声很大的地方去
【答案】C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眼睛和耳朵是我们重要的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不利于保护我们的眼睛,耳朵瘙痒的时候用发夹掏耳朵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不到噪声很大的地方去有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故选C。
四、实验探究题
16.(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练习) )制作发生器
实验器材:塑料罐、几粒豆子
①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做成一个发声罐
②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呢?
③想一想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呢?
【答案】用手捂住、用纸包住……;在汽车排气管安装消音器;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道路两旁种树……
【知识点】噪音
【解析】【解答】用手捂住、用纸、布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在汽车排气管安装消音器;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道路两旁种树减少噪声
【分析】噪声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控制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以及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
五、综合题
17.(2024三下·会泽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器设备的机车不寻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霍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阁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漫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
(1)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2)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两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 。
【答案】(1)声源;传播;人耳
(2)①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②改进噪声发生处的设备,减弱噪声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噪音
【解析】【分析】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控制噪声源、戴耳塞、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能有效降低噪音。
(2)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1.建议学校依靠环保部门,依法清除学校附近的噪声源;2、改进噪声发生处的设备,减弱噪声;3、关上教室的门窗;4.在教室周围多种树等。
六、简答题
18.(2024三下·沈阳月考)请写出保护听力的方法。(至少三点)
【答案】1.不乱挖耳朵。2.不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3.避免经常呆在嘈杂环境中。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19.(2024四下·夏津期中)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有时我们会听到周围的噪声。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在交通要路上安装隔音墙等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音侵扰,人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在交通要路上安装隔音墙等都可以减弱噪音。
七、解答题
20.(2019一上·景县期中)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距离远一点 声音小一点
【答案】要保持感官清洁卫生,看电视要距离远一点,注意用眼健康,遇到较大的噪声时要用手捂住耳朵,未知的物品不要随便闻和尝,时刻注意避免危险的发生。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听力
【解析】【解答】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看电视的时候离的远一些,听音乐的时候声音小一些。
【分析】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因为一旦受到损伤,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许多烦恼。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