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2015年山东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历史优秀作业)(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1 08:25:03

文档简介

姓名
侯涵颖
单位
菏泽郓城二中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文艺复兴
一、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是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展开的封斗争。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宗教改革,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分析
本课主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学生对优秀文艺作品学生有的比较熟悉,课堂上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图片展示,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熟悉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巨匠的主要成就及艺术风格,记忆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理解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认识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提高透过文学美术作品这类特殊的历史视角分析归纳历史发展特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站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上去品读文艺复兴巨匠的著作,通过赏析文艺作品,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体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2.运用文字、图片等资料分析文艺复兴的作品,让学生体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认识人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3.通过理解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文艺复兴所带来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认识思想解放运动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渗透“人类的进步就是物质文明与精。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通过视频和关键图片展示,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要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作品,凸显人文主义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中发掘有效的信息,探讨优秀作品的解读。通过阅读教材、问题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通过图片、表格的演示,让学生从中领会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世界最著名的英国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拉斐尔作品的。
?
学生欣赏图片
为什么这幅画有这么高的艺术价值?
?
图片展示
?
?
?
新授
展示古希腊的表情和中世纪的表情,你能从画中看出什么?
这场运动为什么最早在意大利开始?
(展示“绿鹅”的故事)请为故事补充最后一句话,父亲这才明白——
与薄伽丘同时代的另外两位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也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现这种人文主义思想。除了以上我们介绍的文学家之外,还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作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人性的伟。
人文主义传播到英国,出现戏剧大师,通过《哈姆雷特》的对白来分析人文主义的含义。
?
从不同角度表述
?
?
?
?
?
?
合作交流,自由发挥,成果展示。
?
?
?
?
?
?
?
?
?
?
齐读,得出结论
?
?
?
?
多媒体出示文艺复兴和中世纪的作品
?
练习
选出几道典型试题
学生思考,自由作答。
利用课件展示试题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检测课堂学习效果。
建构
课堂小结,引导、点评学生建构
学生建构
PPT展示本课小结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重点为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巨匠的作品,认识人文主义的含义,因而将授课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分析上。通过教师引导、诱思、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321”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用图片导入的形式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作品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中领会人文主义内涵,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更加注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
?
课件24张PPT。第13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7C-5C神创论自然哲学智者学派NO.111.5C4 C14 C16 C基督教诞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 神本主义 文艺复兴 NO.12一、文艺复兴运动1.概念:14—16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的一场运动。3.背景:2.性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动。(1)思想:基督教会断西欧文化教育约千年之久,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的蒙昧之中。
(2)经济基础: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4)文化基础:意大利保留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产,资产阶级借助其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5)直接原因: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淹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中所说的“已经淹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淹没的原因是什么?指古希腊、罗马文化。
原因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一、文艺复兴运动4.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追求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科学真理,反对蒙昧主义;倡导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5.影响: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提供了精神动力。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彼特拉克但丁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1313-1375)
返 回二、文艺复兴前三杰1.薄伽丘与《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文学家,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他出生在巴黎,早年在那不勒斯经商,后大部分时间住在佛罗伦萨。他的杰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它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他的作品都是以爱情为主题,谴责禁欲
主义,热烈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故事中的人物包括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塑造了众多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赏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表现了资产阶级对人生的追求。二、文艺复兴前三杰1.薄伽丘与《十日谈》: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揭露教会的腐化、教士的伪善;歌颂现实生活,追求幸福人生;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2.但丁与《神曲》:3.彼特拉克: ——“人文主义之父”(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人生本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克服惰性,因为坐在绒垫上或者睡在被窝里,是不会成名的……
——但丁《神曲》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报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
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文艺复兴艺坛三杰: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达·芬奇《自画像》拉斐尔《自画像》米开朗琪罗多才多艺的达 · 芬奇艺术特点:(1)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
(2)突破“圣象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蒙娜丽莎》???《蒙娜丽莎》(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体现崇尚人性、重视人的感情,表现和歌颂了人的美 《最后的晚餐》(高420厘米,宽910厘米)。此画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戴列·格拉契修道院食堂所画。整个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达·芬奇艺术的代表。——揭示人性的善恶米开朗琪罗《自画像》 代表作品有雕塑《大卫》《摩西》和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纪》、《末日审判》等。艺术特点:(1)创作专注人体,认为人的美在于具有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于人的觉醒,在于有期待、有追求,在于自尊和不可屈辱。
(2)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 《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外在体现。米开朗琪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重视人及其精神、思想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表达人体美和力量美,体现对英雄的崇尚???? 《圣经》传说摩西是古代犹太人最早的领袖,他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领地,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建立独立的犹太人国家。摩西作为先知,头上有两个小角,象征从摩西身上放射出的非凡的光芒;右手拿着刻有“十诫”的两块石板,左手托着长长的美髯,头向左上方向旋转,神情严厉而全神贯注,左腿向后弯曲,脚面抬起,仿佛随时怒而起立。摩西的发达筋肉,丝毫没有老迈衰萎的影子,呈现理想化的健美和巨人般的力量。深刻的智慧、饱满的精力和坚强的意志,正像一个公正无私的法律捍卫者和人民的保护者。米开朗琪罗《摩西》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壁画《创世记》,以圣经为主线,绘画总面积近600平方米,人物数百个。这幅宗教画给人以新的启示:创造生命的力量存在于无限的空间,亚当与人类的创造者,在这茫茫的太空中是真正的主宰,他们可以自由地创造一切。拉斐尔《自画像》(局部)艺术特点:①以擅长画圣母像著称,被称为“画圣”。
②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 享誉于世,被誉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为罗马西斯廷教堂绘制的。它是一幅长达2.65米、宽近2米的布面油画,画中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她决心以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他画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像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不像以前的圣母像那样神情呆滞、不可亲近。——圣母没有神圣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间温柔、典雅,充满人情和母爱的女性。 拉斐尔创作了众多的圣母形象。那柔和的轮廓、大大的眼睛、挺拔的鼻子和小嘴,与希腊杰出的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创作的维纳斯头像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拉斐尔赋予了古代美以新的生命。在他的画中,古代艺术获得了再生,并发展成一种新的、不同的完美形式。 《雅典学派》是拉斐尔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书斋所作的一幅壁画。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把他所崇敬的古代学者集中重现于画面上。画中人物众多,神彩各异,但都在潜心研究学问,探讨问题。整个画面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氛,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古典文化的仰慕。加上大厅宽深高大,更增添了画面宏伟的气魄。 文艺复兴艺坛三杰《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子》这三幅名作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之处?三幅名作都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1.代表作:《哈姆雷特》——热情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四、莎士比亚的戏剧2.地位与影响:——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