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5 22: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爬山虎的脚》
课题 爬山虎的脚 教时 第1课时
日期
班级 执教
教学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反复读课文,结合挂图。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材解读: 文本内容:《爬山虎的脚》是第三单元“处处留心皆学问”主题下的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全文共5个自然段,文字质朴,语言清新,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用脚爬墙的。读后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激起学生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事物的强烈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文本结构:全文结构清晰,描写有序且生动。作者按照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来写。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与句之间,“满是”、“占了一大片地方”可以看出爬山虎“多”的特点;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作者从叶子的颜色、排序、动态几方面入手,写得生动有条理。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第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讨“触、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生动形象,着实有趣。第5自述段写了爬山虑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对学生观察方法的引导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言特色:叶圣陶先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在这一篇文章中,表达有序、生动有趣。作者开头通过“满是”“占了一大片地方”准确地写出爬山虎的多。全文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在描写爬山虎的叶时,作者准确使用“一顺儿、均匀、没有重叠”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其序列之美,接着用一个“漾”字将风拂过的爬山虎写出动态感,动静结合,语言优美。介绍爬山虎脚的时候,作者巧用比喻,“蜗牛的触角”、“蛟龙的爪子”形容爬山虎脚的样子,表达更加直观。最精彩的是对爬山虎爬行过程的描写,一系列动词的引入,让这一切有了动态感,这爬行的过程,更是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全文表达准确生动、描写有序,值得学生反复品味学习。 育人价值: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课是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一篇优秀范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配合本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学习作者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与此同时,本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更是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写作的重要依托,对学生的语言品鉴、言语表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应对了单元导语那一句“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他们对关键词句的把握、透过文字读到背后事物特点与作者情感的能力,都要进一步提升。刚刚接手班级,对学生们也在不断了解中。从一周多的语文课磨合下来,我觉得本班学生的思维力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课堂,并且有自己的想法,愿意在课堂中交流。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较为活泼,他们的细致能力有待提升,课堂中对文本语言的寻找、感悟能力,也要再更加深刻、表达更加有条理。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核心过程推进 活动一:图片导入,简介揭题 1.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植物,出示图片,认识它吗? 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过它身处的位置,出示第一自然段 刚刚的这段文字出自叶圣陶爷爷写的文章,你了解叶圣陶吗? 作家叶圣陶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写下许多有意思的文章,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读题《爬山虎的脚》。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有意思的课文。 看图回答 朗读谈感受 简单介绍作者 提问 预设: 爬山虎 朗读引导谈感受 作家简介引导关注:生平、地位、作品、主要风格 有价值的提问
活动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一)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作者围绕爬山虎写了哪些方面? 评价提升:看,这就是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的不同角度 交流 预设: 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
活动三:聚焦句段,学习“观察”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再跟你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机理解:均匀、一顺儿 教学“隙”字 关注语句,相机引导第二句的观察 配乐齐读 2.聚焦第三自然段: 这一墙的叶,吸引了叶圣陶爷爷,也引发了他的思考: 出示第一句 这样的思考,也促使他进一步去观察:出示第二句 拨开这丛叶,我们去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你注意到了什么? 齐读 3.聚焦第四自然段: 叶圣陶爷爷注意到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态、颜色,还注意到它爬行的过程呢! 自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爬山虎的脚如何爬行。 讲述爬行过程 细致的观察、生动有趣的文字,相信很多同学都很想亲眼见一见它在自然界中的爬行过程,就让我们跟着视频一起去看一看(观看视频) 齐读、再回环第一小节 读文交流 理解字词 朗读 谈谈感受 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1.预设: 颜色之美(嫩红、嫩绿) 序列之美(均匀、一顺儿) 动态之美(漾) 词语理解引导关注图片 细致、连续的观察,让这一切都生动有趣起来。让我们一起靠近这西墙的爬山虎,去感受叶子的美好 2. 引读,引导:这是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态、颜色 形态对比:爬山虎的脚与蜗牛触角 引导介绍爬山虎的脚 引导: 要把爬行过程说好,咱们要把动作理清楚,作者按爬行顺序描写时,用上了哪些动词?(聚焦动词) 引导: 短短的视频后,是漫长的生长过程(爬山虎的爬行随着细丝的生长而同时进行) 细致的描写背后,是连续的观察
拓展延伸总结提 升 活动四:总结延伸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从写法上进一步探究,观察描写 写字“嫩、隙” 写字 巡视指导
板书设 计 10、爬山虎的脚 叶 (颜色、排序、动态) 脚 (位置、形态、颜色、爬行) 细致观察、连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