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明朝时为对外交往做出贡献的是( )
A. 郑和 B. 鉴真 C. 玄奘 D. 张骞
2.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危”指( )
戚继光像
A.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3.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上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宣扬国威 ②到西洋去“取宝” ③为开辟新航路 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 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4.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他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一万多人,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同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这位英雄人物是( )
A. 张骞 B. 文天祥 C. 马可波罗 D. 戚继光
5.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6.他放过羊,当过官军,后又投奔义军,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B.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C. 最终归顺清朝 D.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7.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3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明朝建立 B. 明成祖迁都北京
C. 戚继光抗倭 D. 明朝灭亡
8.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这里所说的“明军将领”是( )
A. 张献忠 B. 吴三桂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9.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 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10.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 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 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 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 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
11.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
A. 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 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C. 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D. 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12.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3.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
A. 清朝很富有 B. 严重影响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C. 人口的不断增加 D.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14. 《老子》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历史上出现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5.有学者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农本思想 D. 农商并重
16.中国的国粹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京剧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于何时?(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生旦净末丑影响全世界。下面关于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 清代思想统治促进戏曲的繁荣 B. 地方戏曲日益繁盛
C. 戏曲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 D. 徽班艺人的长期努力
18.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多样,成就辉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唐朝诗人李白被誉为“诗圣”
B.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C. 元曲作家汤显祖的《窦娥冤》是不朽名著
D. 清代曹雪芹著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京剧被誉为“国剧”,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对京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徽班进京是在( )
顺治年间 B. 康熙年间
乾隆年间 D. 道光年间
21.右面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商市。该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工商业发展非常繁荣
22.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受到欢迎。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与“走西口”相关的商帮在历史上与徽商齐名,它是( )
A.徽商 B.晋商 C.鲁商 D.豫商
23.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是明、清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24.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
A.全面开放
B.闭关锁国
C.坚决抵抗
D.不抵抗
2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
A.《三国志通俗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
材料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材料三 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邑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意愿(不得用材料中的原话作答)?他最突出的功绩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你认为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天,明朝殿阁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晚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有骗我。”说着,他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的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人之一。
材料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材料三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五:“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引自《绥寇纪略》
材料四、五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8、材料:
请回答:
(1)由图片得知,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什么是“国之大计”?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请回答: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清朝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2)清代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0、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郑成功
材料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 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
——马欢《瀛涯胜览》
(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1)材料一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中“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和“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代表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重大历史功绩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清朝时期又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5ADDDC 6-10ADBBC 11-15ABDDD 16-20DABBC 21-25DBDBC
26、(1)材料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
(2)表达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追求个人功名的意愿;功绩:驱逐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3)根除倭患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戚继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荡平了倭寇的势力,使倭寇难以继续作恶;二是明朝后期实行较为开放灵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能够从正常的贸易中获取利益,无须再冒险抢劫。
27、(1)明朝的特务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监视官民;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或明朝皇权强化。
(2)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由于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3)李自成的农民军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28、(1)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采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如精耕细作,推广引进高产作物等。
29、12. (1)曹雪芹著有《红楼梦》;京剧形成。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繁荣
30、.(1)丝绸之路。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玄奘西行。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鉴真东渡日本。
(2)郑成功为台湾的收复和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或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元朝: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清朝:驻藏大臣。
(4)郑和下西洋。影响: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