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妈妈格桑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将以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 2课《妈妈格桑拉》为例和大家共同探讨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想法,也希望得到各位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
这个环节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妈妈格桑拉》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 2课,是一首根据藏族风格特点所创作的儿童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2/4拍,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在教学中需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我的教学目标是:
审美感知:通过学习并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曲中蕴含的亲情与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敏感度和感恩意识的审美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深刻理解和共鸣,从而增强对美好情感的体验与感悟。
艺术表现:通过听、唱、模仿等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展现出对歌曲情感的准确理解和艺术表达,同时注重个人情感的投入与声音的控制,提升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在歌曲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家庭价值观,认识到孝顺父母和感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家庭、社会及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掌握歌曲演唱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歌词的改编、旋律的即兴创作或设计相关的表演形式,如配乐朗诵、舞蹈编排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难点:掌握切分节奏及歌曲的演唱情绪。
第二、教学方法
这个环节我主要从教法与学法,教具准备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核心,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因此,本课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听唱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在学法上我则主要采取:学习实践法、群体合作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哈达、格桑花
第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七部分组成:
1、课前准备
2、新课导入
3、初步感知
4、新课教授
5、创编表演
6、作业布置
7、板书设计
首先是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西藏服饰,格桑花、哈达等能代表西藏特有典型的物件。
第二个环节是课前节奏律动,导入新课
请出本节课的神秘小伙伴——小卓玛与同学们打招呼
节奏律动:扎 西 |德 勒· (切分节奏练习)
本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问好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藏语的魅力,并将新授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切分节奏)作有效渗透,为唱好歌曲作下铺垫。
第三环节是初步感知
初步欣赏歌曲: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妈妈格桑拉》。先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是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本环节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项问题,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认真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音乐的感染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让旋律走进心灵。
第四环节是学唱歌曲,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我将运用听唱法、教师示范和学生分句模唱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新歌。
1、学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本环节设计意图:
在保持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歌曲的节奏及情绪是怎样的 为唱好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2、跟琴演唱 ,解决重难点问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
切分节奏学生容易唱不准,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小卓玛问好时的练习,有效的帮助学生唱准切分节奏。
3、教师用不同的情绪范唱歌曲,学生对比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中深深的母爱。
本环节设计意图:
教师巧用对比法,带领学生辨别、体会歌曲的情感,了解力度在表达歌曲情绪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环节是拓展延伸,创编表演
1、指导学生采用领唱、合唱、接龙唱等多种方式体验歌曲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大大提高学生演唱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团体间的合作能力。
2、师生合作,用舞蹈跳出与妈妈的情。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舞蹈表演,激起学生对歌曲的喜爱之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整体配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再次加深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3、进行自评和互评。
本环节设计意图:
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六部分课后作业,给妈妈送祝福。
本环节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唤起情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第七部分板书设计
本环节设计意图:
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的板书则更应精炼,已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