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辛亥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1 01:0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戊戌变法又被称为?戊戌变法的目的是?百日维新挽救民族危亡,
发展资本主义温故知新1、戊戌变法措施中对经济发展最具推动力的是
A.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训练新式军队
2、对戊戌变法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是一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D.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机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5、“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名言出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光绪帝
6、下列对戊戌变法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C.变法彻底改变了封建社会制度
D.是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领域近代化的一次探索
1866--1925孙中山,原名孙文,号逸仙,中国近代
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被尊称为国父。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苦,幼年时喜欢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常常思考着消除天下不平事。早年从医,但后来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放弃“治病救人”,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第8课 辛亥革命一、创建革命党兴中会比较一下 : 兴中会和同盟会1894年1905年檀香山日本
东京孙中山
孙中山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族、民权、民生”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三民主义 --- 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以革命的手段推翻腐朽的满族贵族的统治。

民权主义 --- “建立民国” (核心)
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
1.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差距
2.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竹叶是由三民主义的哪个主义组成?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8小时——从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41天——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123天——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一组关于辛亥革命的数字这组数字反映了什么?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三、中华民国成立 历史条件:
政治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武昌起义,夺取武汉三镇,各省独立,清王朝统治崩溃。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清政府名存实亡时间:
总统:
国都:
国旗: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 京中华民国纪年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YES
Or
NO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袁世凯的东山再起足有恶疾
回家疗养
湖广总督
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辛亥革命的直接目标就是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上看,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没有改变。社会生活习俗形象礼仪称谓感受变迁,拓展认识孙中山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忍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孙中山遗嘱
“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在弥留之际遗言
中山精神①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识记)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地位:“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识记)
1911 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天占领武汉三镇。结果:起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③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识记、理解、应用)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作用(意义或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最主要功绩:国家政体的变化——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民国。) 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活动课要求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两次救国运动中,选取你感兴趣,有感触的内容,进行评说。
分小组讨论,确定本组讨论的题目。
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组长适当筛选。
共同拟定提纲,撰写讲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言之有理,时间4分钟左右。
确定讲演者一人或多人。
如果需要我的意见,我一定尽力会帮助你。讨论 孙中山到底该不该对袁世凯妥协?
了解一下 孙中山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他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回国,即被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共和国。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于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让位于袁世凯。此后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屡经失败。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5月初回到国内,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接受邀请,11月,离广州北上。12月底 扶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遗体葬于南京中山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孙中山遗嘱
“和平、奋斗、救中国”
---孙中山在弥留之际遗言
你怎样评价这次革命?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精神? 孙中山和南京有关的小故事你的演讲你的精彩华兴会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
2.全国的革命独立运动
3.中华民国成立
性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1911年10~11月全国各地独立情况10月22日,湖南新军起义,陕西新军起义。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
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1日,南昌光复。
11月3日,同盟会上海陈其美起义,上海独立。
11月4日,贵州光复。11月5日,江苏、浙江独立。
11月7日,广西独立。11月8日,安徽独立。
11月9日,广东独立。福建独立。
11月4~11日,海军宣布起义,黄钟瑛为海军司令。
11月13日,山东独立。11月27日,四川独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接受邀请, 带病到达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遗体葬于南京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