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草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草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5 22: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1 . 草 原
目录
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走近草原、感受美景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学习任务一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草原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作家老舍描绘的大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美丽辽阔的草原。
导入新课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1899-1966)
生平介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小说家、戏剧家。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散 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按照表达方式,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性散文。
学习任务二
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加一加:毛+炎=毯

巧记:府内人
识字方法
像一条彩虹,因为古人认为“虹”是龙蛇类的活物,所以在两端各加了一个蛇头。
趣识字——虹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简化
左边虫








tǎn
chén


hóng
shang
wēi
shāo
走马观花

ɡōu
勾勒
ɡòu
勾当

mēnɡ
ménɡ
měnɡ
蒙受
蒙骗
蒙古族


勾勒
lēi
勒紧
那个蒙(měnɡ)古族小伙子被人蒙(mēnɡ)骗了,蒙(ménɡ)受了巨大的损失。
多音字








(毛毯)
(玻璃)
(彩虹)
(马蹄)
(微笑)
(豆腐)
(稍微)
(衣裳)

(琉璃)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先写“毛”,再写“炎”,“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舒展,能托住“炎”字。
tǎn

半包围结构

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广”字的撇包住“付”和“肉”。


半包围结构
广
书写指导
②回旋;环绕。 ( )
①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 ( )
③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 )
④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
一碧千里
迂回
拘束
羞涩
词语解释
学习任务三
走近草原、感受美景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草原描写了哪些画面?尝试运用小标题概括画面。
主客联欢图
喜迎远客图
草原风光图
景 人
初读课文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
作者描绘了哪些草原美景?是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品读课文
天空
地面
清鲜的空气
明朗的天空
四面的小丘
移动的羊群
欲流的翠色
静立的骏马和大牛
观察顺序
草原美景
品读课文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读第1自然段,展开想象,你从哪里读出了草原风景的美?在文章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作批注。
品读课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品读课文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自由交流:“这种境界”具体指什么?
品读课文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四面都有小丘,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品读课文
“这种境界”具体指: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种境界”具体指: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
勾勒
品读课文
读一读,画一画:这段话中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景色
感受
品读课文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感同身受
品读课文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品读课文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一、看拼音写词语。
摔跤表演结束后,一位姑娘略带xiū sè( )地开始演唱,不一会儿,她不再拘束,歌声变得嘹亮了。
好客的主人wēi xiào( )着端上来一盘nǎi dòu fu( )。
羞涩
微笑
奶豆腐
巩固练习
二、阅读课文片段,然后填空。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作者想象丰富,用“无边的绿毯”比喻( ),“白色的大花”比喻( ),我们展开大胆的想象,还可以把羊群比作( )等。
草原
羊群
滚动的雪球儿
当堂训练
刚刚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离开这美丽的草原时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找到原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热情款待
读一读第2—5自然段,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亲切相见
远道迎客
联欢话别
品读课文
蒙汉情深
小组合作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
品读课文
热情款待
亲切相见
远道迎客
联欢话别
品读课文
迎宾人之多
节日盛装
迎宾心之切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远道迎客
品读课文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情谊热烈、深厚。
亲切相见
品读课文
热情款待
奶茶__上了,奶豆腐__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____,谁都又那么____,一点儿______。不大一会儿,____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礼貌
亲热
不拘束
好客


热情好客
早有准备
品读课文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联欢话别
套马
摔跤
舞蹈
品读课文
蒙汉情深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品读课文
从______、______到______,处处洋溢着“__________”;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________,________。
迎客
联欢
话别
蒙汉情深
流连不已
难分难舍
品读课文
学习任务四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本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__________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深情讴歌了___
_______的民族情谊。
美丽景色
热情欢迎、款待

汉同胞
课堂小结
景色美
人情美
草原
蒙汉情深
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板书设计
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和同学们交流你当时的感受吧。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爷爷奶奶家,与爷爷奶奶相处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我每次登上返程的火车,都能看见站在站台上的爷爷奶奶眼中不舍的目光。我劝他们早点回家,他们却从不肯。等到火车开动,他们的身影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觉得心里酸酸的。
拓展延伸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植物
冷蒿
沙葱
金莲花
拓展延伸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动物
赤狐
黄羊
红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