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8. 灯 光
目录
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二
欣赏灯光、导入新课
一
感受灯光的美好意义
三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四
学习任务一
欣赏灯光、导入新课
灯光我们都很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本课作者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在他的经历中,发生过一个和灯光有关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名战士内心对灯光的向往。
导入新课
王愿坚(1929—1991)
生平介绍:山东诸城人,中国电影编剧、作家。解放战争期间,曾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与陆柱国合作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主要作品:《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
作者简介
豫皖苏平原
豫皖苏平原是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接壤的大片土地,是华北平原的南半部,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地势低平,多为褐色土,是我国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豫皖苏平原
学习任务二
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憧憬 黑魆魆 璀璨
字词学习
多音字
(jiā)夹住 夹生饭
(jiá)夹被 夹袄
夹
辨析
表示“双层的(衣被等)”时,读jiá ,其他情况下一般读jiā 。
例句
那个穿着夹(jiá)袄的男孩腋窝里夹(jiā)着一叠报纸。
(huá)划船 划算
(huà)计划 划分
划
辨析
表示“用刀或其他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从上面擦过”“用桨拨水使船行动”“合算,按利益情况计较相宜不相宜”时,读huá ,其他情况下一般读huà 。
例句
晓东计划(huà)这个周末和爸爸一起去公园划(huá)船。
(zuān)钻研 钻空子
(zuàn)钻石 钻井
钻
辨析
表示“用锥状的物体在另一物体上转动钻孔”“穿过,进入”“钻研,仔细深入研究”时,读zuān ,其他情况下一般读zuàn 。
例句
他钻(zuān)进床下帮妈妈找到了消失几天的钻(zuàn)戒。
解词义
①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 )
②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 )
③形容巨响或气势盛大异常,不可遏止。
( )
④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 )
围歼战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阻击
⑤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同事态及其危险。 ( )
⑥(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 ( )
⑦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 )
⑧非常暗,没有光亮。 ( )
千钧一发
暴露
璀璨
漆黑
学习任务三
感受灯光的美好意义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书,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而他自己则因火光被暴露而英勇牺牲。
初读课文
品读课文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 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第一次
路人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由衷赞叹
引起了“我”的回忆
品读课文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文章开头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倒叙
引发作者回忆,吸引读者。
品读课文
“我”心头微微一震,说明了什么?
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对“一声赞叹”的反应
“心头微微一震”
品读课文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第二次
品读课文
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多好啊
道出了他美好的心愿
郝副营长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他们能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品读课文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第三次
品读课文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寄托了梦想和希望
多好啊
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动力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先辈们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
品读课文
文中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之间有什么联系?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品读课文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品读课文
使人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实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品读课文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品读课文
郝副营长对未来的向往。
使人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实
理想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品读课文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天安门前的璀璨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郝副营长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品读课文
郝副营长对未来的向往。
使人联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实
理想
奋斗
正是有了像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现在的“璀璨的华灯”。
品读课文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课文以《灯光》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
是郝副营长的理想,也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
灯光
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品读课文
课文以《灯光》为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奉献精神。
品读课文
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的理想勇于献身,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在和平安宁的今天,我们不要忘记曾经为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先辈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思考:文中的几处灯光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战场上微弱的灯光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
理想
现实
奋斗
都与题目“灯光”有关
学习任务四
概括主题、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 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 。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发“我”对往事的 ,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 的愿望。
灯光
献身精神
主题概括
回忆
幸福生活
灯光
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
引起回忆
回忆往事
怀念战友
看到:千万盏灯
看书憧憬
赞叹:多好啊
烧书引路
壮烈牺牲
板书设计
描写战争的四字词语
词语积累
冲锋陷阵 尸横遍野 枪林弹雨
硝烟弥漫 势如破竹 破釜沉舟
孤军奋战 严阵以待 炮火连天
关于生命意义的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