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05:5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最早将这一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的是( )
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中央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这一政策”指( )
A.西部大开发 B.“一带一路”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
3.旧照片蕴含历史信息。右边这张40年前的旧照片主要见证了( )
A.改革开放的背景 B.中英建交情景 C.香港回归的历程 D.澳门回归祖国
4.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始于( )
A.“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台湾当局”开始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5.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为五星莲花绿旗(如下图)。其中的三片花瓣( )
A.象征和平安宁 B.象征祖国统一 C.代表一国两制 D.代表澳门领土
6.下边统计数据,说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
据统计,2011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2021年,为3283.4亿美元。2021年,中国台湾出口总额4464.5亿美元,中国大陆占56%。进口总额3811.7亿美元,中国大陆占21%。 ——360百度百科
A.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人数大增 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了“三通”
C.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成为共识 D.海峡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7.中国军网海军频道2012年9月25日报道:该舰正式交接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发展远海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舰”指( )
A.福建舰 B.辽宁舰 C.山东舰 D.海南舰
8.如表史实与评述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评述
①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人民空军在战机数量和作战经验方面占了优势
②1971年,我国的导弹驱逐舰多次对外出访 这批早期的导弹驱逐舰是我国成功仿制的舰船
③1985—1987年,中国百万大裁军 人民军队建设服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迈出的重要一步
④2016年,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 构建了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我国五周年国庆节上的演讲中,大肆赞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它的领袖,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所作所为。微妙的分歧仍然在两国之间存在着,但1954年中苏关系确有显著的改善。这一年中苏关系有“显著的改善”的有力依据是( )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 D.赫鲁晓夫对华大肆表扬
10.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会议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这证明( )
A.国际争端可以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 B.与会国家完全赞同和平共处原则
C.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团结合作 D.会议消弭了朝鲜南北方矛盾冲突
11.1970年12月,毛泽东对美国友人斯诺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以上材料说明( )
A.毛泽东对美不抱任何希望 B.尼克松是否访华不太重要
C.毛泽东乐见中美高层接触 D.尼克松希望改善中美关系
12.美国方面在1972年的《上海公报》中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说明美国( )
A.支持海峡两岸尽快统一 B.明确支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C.不再插手中国台湾事务 D.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3.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以上材料,体现了这一时段中国外交的总体特征是( )
A.求同存异 B.加强与联合国合作
C.全方位外交 D.引进技术发展经济
14.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D.沙漠油气开发有突破
15.据下边图文信息,这位历史人物是( )
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癌症不幸逝世。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据部审人教版教材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李四光 D.王淦昌
16.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获奖的理由是( )
A.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试管婴儿研究方面的成就
C.发现蛔虫寄生虫新疗法 D.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17.今年5月3日17时27分,伴随着“点火”口令,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喷出熊熊烈焰,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托举着嫦娥六号探测器奔向苍穹。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一号 D.嫦娥五号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对上述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B.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我国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D.人们生活的观念有了改变
19.下边为《见证》一书的目录(部分)。据这些目录,书中人物共同见证的应该是( )
《见证》目录 严金昌:小岗村的两次“土改” 温元凯:我的建议,邓小平只拿掉了四个字 章华妹: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诞生年广九:因为卖瓜子被邓小平提到三次 龙永图:中国入世,美国一点都没吃亏 梁广大:“梁胆大”耕出的珠海特区试验田
A.小岗村土地改革 B.我国的改革开放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中国加入WTO
20.2015年11月,随着海口东西环联络线轨道精捣精调的完成以及电力接触网的接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贯通。这一工程(如图)的重大社会影响是( )
A.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 B.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正式启动
C.海南与大陆交通的无缝链接 D.铁路货运水平跃居全国第一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就是钱学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为了回国,钱学森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但美国军方并不想放钱学森回国。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他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开始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在一封信中,他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44岁时,他和家人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启程回国。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回到祖国一周年的日子这一天由钱学森受命组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55岁,他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从此,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由于钱学森的毅然回国,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20年!
——整合自搜狐新闻《赤子之心,中华之光!今天!我们怀念钱学森!》2019-12-11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介绍钱学森回国的主要背景。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丹尼尔·金贝尔“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的观点。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概括钱学森的优秀品质。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毛泽东去世后的三十年内,中国迅速地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注意力从激进的集体主义运动和阶级斗争中转移开来,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计划制度。80年代初期,政府不仅开始放宽市场,还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经济增长加快,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开始向蓬勃发展的城市转移。90年代的中国街景与60年代相比可谓大相径庭:商业广告代替了曾经的政治标语,时尚意识觉醒使人们在服饰上有了更多选择空间,摩天大厦和吊车占了大多城市的天际线,小轿车,卡车代替了以往的自行车、行人和人力车。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日益发达的通讯技术——早先的无线电和电话,此后是卫星电视和传真机,到现在的手机和互联网,使得中国与全球文化潮流紧密联系。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的三十年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翻了三倍之多,从最初的1.8%到现在的6%。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数百万的人口脱离了贫困。
——【关】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第2版)第253-254页
(1)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分析我国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3)综上所述,你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有哪些感悟?
23.国防与外交对国家意义非凡。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编号。
【外交成就】
(2)连线(用直线连接外交成就和相对应的影响)70年代的外交成就70年代外交成就的影响。
A.尼克松访华 ①为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道路
B.田中角荣访华 ②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了广宽舞台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国防与外交】
(3)据所学知识,概括国防与外交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排除A项;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CD项不正确,排除C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央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为提高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而实施的政策是西部大开发。A项正确;“一带一路”是促进国际合作共赢的倡导,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回归的基础,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内容为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C项正确;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且与撒切尔夫人无关,排除A项;中英两国的建交时间为1972年,且与撒切尔夫人无关,排除B项;澳门回归祖国是在1999年,与英国首相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所以,打破存在近40年“藩篱”的事件是“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D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的,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是大陆单方面的政治行为,两岸依旧是一种隔绝和对峙的状态,排除B项;“九二共识”的历史意义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而不是打破存在近40年的隔绝状态,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D项正确;象征和平安宁、象征祖国统一、代表一国两制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11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2021年,为3283.4亿美元。2021年,中国台湾出口总额4464.5亿美元,中国大陆占56%。进口总额3811.7亿美元,中国大陆占21%”可知,海峡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海峡两岸的贸易额,与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人数大增无关,排除A项;2008年,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了“三通”,排除B项;“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成为共识”说法错误,“台独”势力始终是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发展远海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发展远海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我国福建舰尚未交接入列,山东舰交接入列是在2019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C项;海南舰服役是在202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①结合所学可知,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但是我国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战绩辉煌,但在战机数量和作战经验方面依然处于劣势,①错误;②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②错误;③1985—1987年,中国百万大裁军,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确地预见到世界大战一时不会爆发,1985年6月,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裁减员额100万,这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民军队的建设服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而迈出的重要一步,③正确;④结合所学可知,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④正确。③④正确,D项正确;①②错误,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54年中苏关系确有显著的改善”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中苏关系有所改善,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我国正在进行“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体现了中苏关系显著的改善,C项正确;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是在1953年,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年底,且与苏联无关,排除B项;赫鲁晓夫对华大肆表扬并非有力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会议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可知,通过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这说明国际争端可以用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A项正确;“与会国家完全赞同和平共处原则”说法绝对化,且从题干材料中也无法得出相关的结论,排除B项;万隆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而非日内瓦会议,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印度支那问题,并未提及朝鲜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国东北,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据材料“如果尼克松愿意来……当作总统来谈也行”可知,毛泽东十分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美国,这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毛泽东乐见中美高层接触,C项正确;毛泽东对美不抱任何希望、尼克松是否访华不太重要说法错误,毛泽东对尼克松持欢迎态度,排除AB项;材料涉及毛泽东的观点,与尼克松希望改善中美关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可知,此公报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和具体的做法两方面。从公报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原则,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立场,并未体现出支持海峡两岸尽快统一,排除A项;美国并没有不再插手中国台湾事务,排除C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不仅注重发展周边国家关系,还注重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美国、日本、欧盟等的关系,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的总体特征是全方位外交,C项正确;求同存异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A项;中国在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加强与联合国合作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引进技术发展经济体现在对外开放方面,外交并未出现这一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排除B项;1970年,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排除C项;沙漠油气开发有突破指的是能源开发方面,与题干“伴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展现的国防武器突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人物是邓稼先,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邓稼先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后来,他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与材料信息相符,B项正确;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A项;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排除C项;王淦昌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项正确;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等科学家在1983年发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排除A项;1988年3月10日,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 这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零的突破”,与屠呦呦无关,排除B项;威廉-坎贝尔和聪大村发现了蛔虫寄生虫新疗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项正确;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但当时并未载人,排除A项;嫦娥一号发射于2007年,其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排除C项;嫦娥五号发射于2020年,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期的收官之战,排除D项。故选B项。
18.答案:C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我国人民生活不断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乡镇发展相对缓慢,并不平衡,因此该说法错误,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据材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可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更关注文化、旅游等,这体现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据材料“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可知,人们从更关注温饱到更关注文化,这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从关注温饱到关注文化等,这体现了人们生活的观念有了改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小岗村”“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中国入世”“珠海特区试验田”等信息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开始,在农村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方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80年创办珠海经济特区,这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B项正确;小岗村土地改革与2001年入世无关,排除A项;经济特区的设立于1980年,与入世无关,排除C项;中国加入WTO在2001年,与小岗村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海口东西环联络线轨道精捣精调的完成以及电力接触网的接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贯通”并结合所学可知,海南岛建成了环岛高铁,从社会生活角度看,这表明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A项正确;2018年4月13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晚于材料时间,排除B项;海南与大陆交通的无缝链接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环岛高铁,与大陆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对比信息,不能得出铁路货运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排除D项。故选A项。
21.答案:(1)钱学森回国的主要背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代初,我国百业待兴。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国家建设出现高潮。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政界、军方部分人士敌视中国、堤防华人科学家。
(2)丹尼尔·金贝尔可谓“慧眼”识英雄。他的这一观点可用如下史实证明:①钱学森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②他是我国两弹结合试验的总技术负责人,使我国核导弹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③钱学森是著名火箭专家。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钱学森对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贡献非五个师的人力可为。
(3)钱学森的优秀品质有: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献身科学,热爱艺术,知书达理,忠贞爱情。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就是钱学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当时,钱学森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为了回国,钱学森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但美国军方并不想放钱学森回国。结合所学可知”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是艰难的,当他在美国得知祖国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他的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到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50年代初,我国百业待兴。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国家建设出现高潮。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政界、军方部分人士敌视中国、堤防华人科学家。
(2)观点:根据材料“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他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开始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结合所学可知,丹尼尔·金贝尔可谓“慧眼”识英雄。他的这一观点可用如下史实证明:①钱学森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②他是我国两弹结合试验的总技术负责人,使我国核导弹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③钱学森是著名火箭专家。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钱学森对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贡献非五个师的人力可为。
(3)品质:结合所学“概括钱学森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可知,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22.答案:(1)主要成就:经济增长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翻了三倍之多;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数百万的人口脱离了贫困;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通讯的巨大进步;改革开放促使人们思想解放,意识觉醒。
(2)我国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正确领导,科学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改革中央计划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开放,重视交流。开拓市场,引进外资,鼓励出国留学;解放思想,意识觉醒;构建起适应国内、国际发展的合理体制和营商环境;研发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3)感悟:坚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有风险,成功的改革,促进社会进步;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不断探索,改革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交流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思想先行。解放思想,民众觉醒,有利于社会发展;幸福是奋斗而来。精细管理,科学创新,辛勤劳作才能使国强民富;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改善百姓生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
解析:(1)主要成就:根据材料“经济增长加快,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开始向蓬勃发展的城市转移”和“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的三十年中,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翻了三倍之多”可得出,经济增长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份额翻了三倍之多;根据材料“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数百万的人口脱离了贫困”可得出,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数百万的人口脱离了贫困;根据材料“90年代的中国街景与60年代相比可谓大相径庭:商业广告代替了曾经的政治标语,时尚意识觉醒使人们在服饰上有了更多选择空间,摩天大厦和吊车占了大多城市的天际线”可得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材料“小轿车,卡车代替了以往的自行车、行人和人力车”和“此后是卫星电视和传真机,到现在的手机和互联网”可得出,交通、通讯的巨大进步;根据材料“还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可得出,改革开放促使人们思想解放,意识觉醒。
(2)我国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注意力从激进的集体主义运动和阶级斗争中转移开来,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央计划制度”可得出,党的正确领导,科学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改革中央计划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材料“政府不仅开始放宽市场,还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可得出,加大开放,重视交流。开拓市场,引进外资,鼓励出国留学;解放思想,意识觉醒;根据材料“商业广告代替了曾经的政治标语,时尚意识觉醒使人们在服饰上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可得出,构建起适应国内、国际发展的合理体制和营商环境;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之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日益发达的通讯技术——早先的无线电和电话,此后是卫星电视和传真机,到现在的手机和互联网,使得中国与全球文化潮流紧密联系”可得出,研发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3)感悟: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可从国情、改革的影响、改革的持续推进、解放思想、个人奋斗、改善民生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坚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有风险,成功的改革,促进社会进步;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不断探索,改革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案;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交流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思想先行。解放思想,民众觉醒,有利于社会发展;幸福是奋斗而来。精细管理,科学创新,辛勤劳作才能使国强民富;维护和平,发展经济,改善百姓生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
23.答案:(1)排序:⑤①⑥②④③。
(2)A(④);B(①);C(③);D(②)。
(3)关系:国防与外交都服务于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一般来说,国防的巩固、强大可为外交提供便利,同样,外交策略正确,外交活动成功也有利于国防。即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可知,1970年,东方号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根据“我国仿制成功歼—五型歼击机”可知,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五型歼击机;根据“第一艘核潜艇装备我国海军”可知,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根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根据“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可知,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根据“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可知,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获得成功,故图片按照时间排序为:第二幅图、第四幅图、第六幅图、第五幅图、第一幅图、第三幅图,因此对应的序号是:⑤①⑥②④③。
(2)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A对应④;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道路,因此B对应①;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重要作用有了广阔的舞台,因此C对应③;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前提是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答案为:A(④);B(①);C(③);D(②)。
(3)关系: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国防和外交的服务的对象、两者的相互关心进行分析,例如国防与外交都服务于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一般来说,国防的巩固、强大可为外交提供便利,同样,外交策略正确,外交活动成功也有利于国防。即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希望未来所有国家都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际关系不再是丛林规则。即:国防力量弱小的国家在外交上也能得到尊重,得到平等对待。同样,国防力量强大的国家不要侵略、欺负弱小国家,不要称霸。和平相处,构建国际共同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