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致词:“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表明该会议( )
A.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B.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音乐家曹火星创作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议在“中国”前加“新”字以符合历史事实,于是歌曲名称正式定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下对“新”字的理解准确的是( )
A.新的国家名称 B.新的执政党派 C.新的国家性质 D.新的发展阶段
3.如图是2021年发行的一枚纪念币,正面图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背面图案是向日葵、石榴、雪莲、哈达、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中的数字“70”组合设计及“1951一2021”字样。它所纪念的历史事件( )
A.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D.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49年4月至1953年底,解放军着重在浙、闽两省进剿盘踞岛屿或反击登陆的海匪,并开展海上巡逻游剿,保护渔业生产。地方政府也积极整顿渔业合作社。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 )
A.促成基层民主制度的确立 B.实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
C.保障地区稳定和经济恢复 D.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发展
5.以下为中央档案馆藏中共文件部分内容。该史料可用于研究抗美援朝的( )
中朝唇齿相依,美国侵朝与侵华是分不开的。 (1)美在发动侵朝的同时公开侵略台湾,并连续轰炸扫射我东北边境。 (2)美国不顾我国警告和苏联建议,悍然侵越三八线而直趋中朝边境。 (3)从北朝鲜缴获文件及其他方面证明,美国确有侵占朝鲜后进一步侵占我国东北的阴谋计划。 (4)美国此种计划与以前日本对华侵略历史如出一辙,日本是第一步侵略朝鲜及台湾、第二步侵略东北、第三步侵略全中国。
A.可能性 B.必要性 C.持久性 D.影响力
6.以下为某学习小组项目式学习收集的资料,据此可推知其探究的主题是( )
A.人民政权的巩固与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保家卫国与现代化起步 D.民主法制与反腐倡廉
7.下图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其说明( )
A.交通运输建设成就显著 B.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南沿海
C.青藏铁路顺利建成通车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完成
8.如图所示为中央选举委员会签发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该代表当年见证了(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9.《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读本(1921-2016)》一书完整系统回顾了从20世纪初至当代的党的历史。下表是本书第八章目录的节选,请在“____”上填选最恰当的标题( )
第八章____________ 良好开端 巨大曲折 全面调整 两个趋向
A.民族新生 B.过渡时期 C.曲折探索 D.制度建设
10.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其经营受到极大冲击。进入20世纪50年代,其焕发新生的方式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实行承包责任制 C.股份制改革 D.公私合营
11.观察如表《潮汕各县农业产值的增长率》,其中农业产值发生的变化( )
县河 1949年农业产值(万元) 1957年农业产值(万元) 增长率
为由 8413.55 14466.48 71.9%
湘溪 3595 7603 111%
意紧 1890 S352 183%
饮心下 4304 8731 102.8%
本成 2617 4851 85%
兩演 431.29 953.6 121.1%
损因 2758.04 5972.44 116.5%
套好 6539.64 13364.14 104.3%
老 9731 16123.4 65.69%
注:数据来源于各县的具志;以1980年不定价计算的产值
A.体现了国家工业化发展 B.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表明广东经济领先全国 D.反映乡镇企业促农村致富
12.如图为1958年部分新闻报刊的头版头条,据此可知当时( )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C.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 D.实施国民经济调整
13.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1960年2月至1966年建成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全长1500公里,结束了当地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红旗渠精神。该精神的内核是( )
A.无私奉献 B.敢为人先 C.脱贫攻坚 D.艰苦创业
1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部分是这个期间(1956-1966)建设起来的。”以下属于“这个期间”的成果是( )
A.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籼型杂交水稻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青蒿素
15.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是汕头作为百年商埠的见证之一。但在60年代,却曾因“破四旧”运动遭到毁坏,变成一片空地。这一状况的出现源于当时( )
A.“双百”方针的推行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D.赶英超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16.对如图粮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地方粮食管理政策 B.图案和字样只有装饰作用
C.该粮票可以通行全国各地 D.此类粮票仅有汕头市发行
17.如图是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展示的一份手稿,其内容是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内容涵盖了“解放思想”和“全党全民动脑筋”等重要议题。下列会议与该手稿有直接联系的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8.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广东省委负责人在向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时,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开办出口加工区。这一建议推动了( )
A.国有企业改革 B.上海浦东新区开发
C.对外开放起步 D.14个沿海城市开放
19.1979年《人民日报》罕见地刊登了一则产品广告(如图),内容为“国营宁江机床厂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打破了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流通的禁区。这反映了当时( )
A.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B.全方位实行对外开放
C.落实按劳分配制度 D.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20.202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在高基数上实现了新突破。此后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这些状况的出现与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密不可分。“那一声槌响”所指的事件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举办二十国领导人峰会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1.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思维导图。其整理的主题应为(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2.《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从严治党
23.如表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据此可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项目 2013年 2019年
国民生产总值 35389.3亿元 57493.0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150.2元 24179.8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307.8万人 3846.7万人
A.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B.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民生
C.加强了各民族平等团结 D.保障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24.如图所呈现的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
1999—2018年中国澳门失业率走势图
A.粤澳联系的不断加强 B.统一趋势的持续增强
C.澳门产业结构的优化 D.“一国两制”的贯彻
25.如表是建国以来海军部分舰船介绍,由此可知我国海军建设( )
年代 舰船类型 特点
1949年 护卫舰 接收和改造旧式军舰
1971年 导弹驱逐舰 引进苏联技术并初步尝试自行制造
2012年 航空母舰 前身是苏联海军的航空母舰(未完成),后由中国继续建造改进
2019年 航空母舰 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
2020年 导弹驱逐舰 中国自主研制的万吨级驱逐舰
2022年 航空母舰 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A.完全依赖苏联援助 B.始终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C.逐步实现自主研发 D.紧跟欧美国家步伐发展
26.如图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现代夹克衫。1988年,何文德等台湾老兵穿着“想家”夹克衫返乡探亲,还访长城、黄帝陵,并在黄帝陵前献上阿里山泥土和日月潭湖水。这表明( )
A.两岸实行一国两制 B.两岸加强经济交流
C.两岸情深同根同源 D.两岸推动文物保护
27.如图是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它体现了这一时期我国( )
A.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B.加强与邻国的睦邻关系
C.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8.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鸟巢上空绽放的烟花,打出了“天下一家”和“ONEWORLDONEFAMILY”的中英文字样,这一景象反映了( )
A.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B.我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C.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29.下图是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 )
A.杂交水稻之父 B.“铁人” C.解放军好战士 D.党的好干部
30.汕头时代广场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荒滩与农田的交错之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大型的绿化广场,并被誉为“汕头大客厅”。下面两幅照片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 )
1989年 2020年
A.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 B.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
C.交通状况的显著改善 D.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二、材料题
31.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合作化运动不仅仅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变革,更被赋予了政治意味,是改变乡村原有秩序的权力实践过程。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扩大了党的组织面,强化了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同时,由于展开互助合作的劳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分散、个体的生产方式,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使得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在一起,休戚相关,集体主义的观念加深了,而其中的“爱国增产计划”等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农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农村的扫盲运动也在这个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另外,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她们与男子一样参加农业生产,取得了同工同酬的待遇,并涌现出一批农业增产模范妇女,如普宁县的黄婵庄、饶平县的萧春花,都被评为妇女生产模范,这也鼓舞农村妇女劳作,男女平等的观念更为深入人心。
——摘编自余盛珍《潮汕地区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社会研究(1953-1957)》
材料二: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汕头市在市郊的龙湖村西北侧划出1.6平方千米的区域创办经济特区。彼时,龙湖村虽已建村70年,但因位于入海口,土质极差,仍是荒滩沙丘一片。汕头经济特区就在龙湖村这片荒滩沙丘起步。
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同年组建成立龙湖区。作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近年来,龙湖区重点打造以现代输配电、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现代机械装备为主导,以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为特色的“四主三特”产业体系,上市企业达11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600.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如今在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的支撑下,龙湖已成为潮汕地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区域。
——《汕头的经济特区梦,从这里开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组织形式,概述这一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龙湖村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生蜕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32.宣传画,指那些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包括张贴画、新年画、木刻画等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①】今年的新年画应当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传共同纲领,宣传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的形象。……各地政府文教部门和文艺团体应当发动和组织新美术工作者从事新年画创作,告诉他们这是一项重要的和有广泛效果的艺术工作,反对某些美术工作者轻视这种普及工作的倾向。 摘自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
【史料②】 全国美协、新华书店总店联合举办的“1950年全国年画展览会”甲等奖作品《农民参观拖拉机》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部分宣传画
宣传画 《养小鸡,捐飞机》 《中国少先队在苏联》 《迎接第二个春天》 《书籍是知识的窗户》
图一(1952年) 图二(1956年) 图三(1957年) 图四(1983年)
——摘编自李孟蝶《以纸为媒——探究中俄友谊宣传画的历史嬗变与价值意蕴》、刘婷婷《新中国宣传画中女性形象研究(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所示两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的信息,并简析宣传画发挥的社会作用。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幅宣传画,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3)在历史探究中,宣传画有何史料价值?
33.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钱学森生平年表(部分)
1911年 出生于上海
1934年 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考取清华大学“航空机架”专业庚款留美公费生
1936年 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47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并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48年 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核火箭的论文《关于火箭核能发动机》
1949年 新中国诞生,准备回国效力
1950年 准备回国时,遭到美国的拘留
1955年 通过日内瓦会议及其后续的外交谈判,以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终于回到祖国
1956年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1958年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1960年 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
1966年 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971年 组织完成“实践一号”卫星发射试验
1986年 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
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 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王光明《钱学森生平年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内涵。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说明参会代表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建国相关事宜,无法说明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排除A项;1947年已经建立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新”最准确的理解是新的国家性质,C项正确;新的国家名称仅是国家性质新生的表面现象,不是最准确的理解,排除A项;新的执政党派是指中国共产党,但1921年中国共产党就成立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新的发展阶段是“新”的一个方面,但不是最根本的含义,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材料所述现象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是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D项正确;港澳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排除A项;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材料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排除B项;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新中国的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C
解析:据题干“1949年4月至1953年底,解放军着重在浙、闽两省进剿盘踞岛屿或反击登陆的海匪,并开展海上巡逻游剿,保护渔业生产。地方政府也积极整顿渔业合作社。”可知,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保障地区稳定和经济恢复,C项正确;促成基层民主制度的确立,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形式及其属运作方式,题干内容未涉及基层民主制度建立的信息,反映的是维护地区稳定的措施,排除A项;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干信息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信息,反映的是保障地区稳定和经济恢复的措施,排除B项;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内容列举了美国侵朝和侵华是分不开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是反侵略的,具有正义性,因此可用于研究其必要性,B项正确;可能性强调中国参加抗美援朝的决心较小,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抗美援朝的时间,无法体现持久性,排除C项;抗美援朝的影响力属于其影响,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分别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有关,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排除B项;保家卫国和现代化起步强调抗美援朝与一五计划,与材料中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无关,排除C项;民主法制与反腐倡廉与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通过图片,可以得出信息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成就显著,A项正确;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排除B项;顺利建成通车的是青藏公路,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没有建设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中央选举委员会签发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代表直接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A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一届人大无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是在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良好开端”是指中共八大的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巨大曲折”是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些运动给国家经济、制度带来重大的破坏,“全面调整”是指1961—1965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八字方针”等,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C项正确;民族新生是指新中国成立,并未出现巨大曲折,排除A项;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我国的建设并未出现巨大曲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与制度建设相关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其经营受到极大冲击。进入20世纪50年代,其焕发新生的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实行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实行股份制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49年农业产值(万元)比1957年农业产值(万元)都有很大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农业产值发生的变化,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项正确;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农业产值发生的变化,没有体现国家工业化发展,排除A项;没有涉及各省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广东经济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C项;乡镇企业促农村致富,与改革开放时期相关,与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农业产值发生的变化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B项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为了克服困难局面,1961年初开始实施国民经济调整,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其中艰苦创业属于其精神内核,D项正确;雷锋精神的内核是无私奉献,排除A项;中共一大的精神内涵是敢为人先,排除B项;红旗渠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而脱贫攻坚属于新时代的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1956年至1966年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5年我国首次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属于这一时期,A项正确;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成功发射的,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青蒿素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但在60年代,却曾因‘破四旧’运动遭到毁坏,变成一片空地”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使中山纪念亭遭到了破坏,B项正确;“双百”方针强调学术方面百家争鸣,艺术方面百花齐放,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排除C项;“大跃进”时期赶英超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汕头市专用粮票”“拾市斤”可知材料内容为汕头地方粮票,体现了地方粮食管理政策,A项正确;图案和字样具有宣传作用,排除B项;材料属于地方粮票,只能在汕头通行,排除C项;此类粮票在全国大多数地市都发行,不仅在汕头发行,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1958年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召开于1997年,确立了邓小平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79年”“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开办出口加工区”并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因此这一设想直接推动了经济特区的设立,C项正确;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排除B项;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于1984年,这些城市遍布我国东部沿海,不包括深圳和珠海,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可知,企业的经营和市场需求进一步联系,反映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得到了一定的扩大,A项正确;1980年才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当时还未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相关内容能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的推行,排除C项;21世纪初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1979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12月,卡塔尔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为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铺平了道路,B项正确;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中国举办二十国领导人峰会是在2016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亚太经合组织是地区性组织,不能让中国吸引全球投资,排除D项。故选B项。
2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A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只能反映一部分材料内容,比较片面,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法制的成果,因此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排除C项。故选D项。
22.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落实节约措施,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是对党员干部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整治不正之风,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通过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党员干部,确保党的作风优良,纪律严明,D项正确;全面依法治国强调的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保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排除A项;全面深化改革侧重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排除B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23.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可知,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民生,B项正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未涉及国家统一问题,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但与题意反映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符,排除C项;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但是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99—2018年中国澳门失业率走势图,可知从1999—2018年,澳门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自从澳门回归祖国之后,澳门经济迅速发展,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澳门,并未涉及广东,无法体现粤澳联系不断加强,排除A项;1999年澳门回归,因此并不是统一趋势加强,排除B项;澳门服务业比重较高,因此失业率下降并非产业结构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护卫舰,接收和改造旧式军舰”“1971年,导弹驱逐舰,引进苏联技术并初步尝试自行制造”“2019年,航空母舰,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等可知:我国海军建设逐步实现自主研发,C项正确;“完全依赖苏联援助”表述错误且,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不能覆盖材料整个时间段(1949—2022年),故“始终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表述错误,排除B项;欧美国家主要包括西欧、南北欧以及北美的经济发达国家,材料体现的紧跟前苏联步伐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88年,何文德等台湾老兵穿着‘想家’夹克衫返乡探亲,还访长城、黄帝陵,并在黄帝陵前献上阿里山泥土和日月潭湖水”可知,台湾民众回大陆,打破两岸隔绝的迫切愿望,体现了两岸情深同根同源,C项正确;两岸还未统一,台湾还未实行一国两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两岸的商贸往来,材料内容不属于经济交流,排除B项;文物保护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得益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项正确;美国不属于亚非拉国家,材料信息与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不符合,排除A项;美国不是我国的邻国,不能说明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排除B项;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是在1989年,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打出了‘天下一家’和‘ONEWORLDONEFAMILY’的中英文字样”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景象反映了中国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D项正确;“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主要内涵是实现中国梦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我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主要表现是重视发展与大国关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要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9.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中的图像及农学家袁隆平可知,该邮票是为了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A项正确;“铁人”是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排除B项;解放军好战士是雷锋,排除C项;党的好干部是焦裕禄,排除D项。故选A项。
3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汕头时代广场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荒滩与农田的交错之地,如今已成为一座大型的绿化广场,并被誉为“汕头大客厅”。下面两幅照片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B项正确;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指产业结构的比例合理化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交通状况的显著改善主要指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等,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主要指节庆活动的开展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1.答案:(1)形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影响: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加深集体主义,增强农民爱国精神;促进农村扫盲运动开展;提高了妇女地位。
(2)变化:由荒滩沙丘发展成为潮汕地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区域。原因:改革开放后设立经济特区事务推动。
(3)认识: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战略。
解析:(1)组织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三大改造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组织形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影响:根据材料“在这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员,扩大了党的组织面,强化了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控制”可以得出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根据材料“同时,由于展开互助合作的劳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分散、个体的生产方式,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使得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在一起,休戚相关,集体主义的观念加深了,而其中的‘爱国增产计划’等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农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得出加深集体主义,增强农民爱国精神;根据材料“其次,农村的扫盲运动也在这个阶段得到快速发展”可以得出促进农村扫盲运动开展;根据材料“外,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她们与男子一样参加农业生产,取得了同工同酬的待遇,并涌现出一批农业增产模范妇女”可以得出提高了妇女地位。
(2)变化:根据材料“彼时,龙湖村虽已建村70年,但因位于入海口,土质极差,仍是荒滩沙丘一片。汕头经济特区就在龙湖村这片荒滩沙丘起步”、“如今在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的支撑下,龙湖已成为潮汕地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区域”可以得出由荒滩沙丘发展成为潮汕地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区域。原因:根据材料“198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汕头市在市郊的龙湖村西北侧划出1.6平方千米的区域创办经济特区”可以得出原因是改革开放后设立经济特区事务推动。
(3)认识:根据材料,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特区促进了龙湖地区的社会进步,体现出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战略。
32.答案:(1)信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开始恢复与发展,体现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及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望;1949年年末,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我国开展了新年画运动。
作用:宣传画可以动员鼓舞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新中国各项建设活动,从而推动革命发展和民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建立起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认同。
(2)历史信息:图一反映了在抗美援朝时期,新时代的妇女用劳动生产支援前线。图二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给我国提供了很多帮助,中苏关系友好。图三反映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
(3)价值:宣传画再现了时代风貌、保存了历史记忆。
解析:(1)信息:根据材料一中“今年的新年画应当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在年画中应当着重表现劳动人民新的、愉快的斗争生活和他们英勇健康的形象”“农民参观拖拉机”,可以得出,材料一所示两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的信息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开始恢复与发展,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及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望很高;1949年年末,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我国开展了新年画运动。
作用:根据材料一中“各地政府文教部门和文艺团体应当发动和组织新美术工作者从事新年画创作,告诉他们这是一项重要的和有广泛效果的艺术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传画可以动员鼓舞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新中国各项建设活动,从而推动革命发展和民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建立起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认同。
(2)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二中“1952年”“养小鸡,捐飞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3年,为了保家卫国,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可以得出,图一反映了在抗美援朝时期,新时代的妇女用劳动生产支援前线。根据材料二中“1956年”“中国少先队在苏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可以得出,图二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给我国提供了很多帮助,中苏关系友好。根据材料二中“1957年”“迎接第二个春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底-1962年,我国开展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可以得出,图三反映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
(3)史料价值: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传画的史料价值是再现了时代风貌、保存了历史记忆。
33.答案:(1)示例:观点: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要统一。
论述:钱学森的个人选择始终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从大学期间选择铁道工程,到硕士阶段学习航空工程,再到研究航空理论,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回国后,他把青春融入祖国,把科研写在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真谛。1956年,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参与创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科技人才,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9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我们应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2)内涵: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解析:(1)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这一主题,可以自拟观点“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要统一”,再结合钱学森回国、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织导弹实验等史实加以论证,做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即可,如:示例:观点: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要统一。
论述:钱学森的个人选择始终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从大学期间选择铁道工程,到硕士阶段学习航空工程,再到研究航空理论,他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回国后,他把青春融入祖国,把科研写在祖国大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真谛。1956年,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参与创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科技人才,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9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我们应以民族大义为念,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2)内涵:根据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准备回国效力”“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和信息“两弹一星”精神的具体内涵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