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项脊 軒
志
明 · 归 有 光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挚情感
2、学习通过典型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
◆项脊轩: 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追念祖先
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
言其窄小
如颈背之间,故名。
自号项脊生
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 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想要成为家 族中的顶梁柱。
“志”则大多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记”通常用以“记”事或“记”物,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 记》等。
轩 xuān 渗漉lù 修葺qì
垣墙yuán
栏框shǔn 偃仰yǎn 迨 dài
异爨cuàn
阖门 h é 长号háo 扃牖jiōng yǒu
象笏hù
呱呱gū 老妪yù 先妣bǐ
中闺guī
扉 fēi 兀坐 w ù 庖 páo
栖于qī
啸歌xiào 万籁lài 姊妹zǐ
掌握字音词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项脊轩志
三个女人
光妣
大母 吾妻
一间阁子
项脊轩
喜 悲
两种情感
1、一 间阁子。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由 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2、两种情感。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3、三 个 女 人。文中回忆了与轩有关的哪三个女人 流 露出作者对她们怎样的感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 得日,日过午已昏。
(1)方丈:一丈见方
(2)下:名作状,向下
(3)案:桌子
(4)顾:环顾
(5)置:放置,置者,放置的地方
(6)北向:坐南朝北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日影反照,室始洞 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桥,亦遂 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 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 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修葺:修补
(2)上:名作状,从上面
(3)前:名作状,在前面
(4) 垣墙:名作动,砌上矮墙
(5)当:挡住
(6)洞然:明亮的样子
(7) 胜:形容词作名词,美丽的景致
(8)偃仰:偃仰,这里指安居、休息
(9)去:离开
周:围绕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 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 积 , 书 满 架 ,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 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 修葺后有何变化
赏析轩中景
后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前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 可置者
百年老屋,尘泥渗 漉,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 日,日过午已昏
完好
明亮
幽雅
狭小
破漏
阴暗
项脊轩
o 00. 0005
修缮
0 0
思考探究:为什么种植“兰桂竹木”
兰花、桂花: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竹子:“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
象征坚贞、高风亮节、虚心向上。
·古人常把桂树在庭院中对植,称之为“双桂当庭”;
·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则变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
· 而桂花也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
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志趣高雅心态恬淡 生活静谧、闲适
·项脊轩之喜,喜在:
在这间书房发生过什么事 出现过什么人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 为墙,凡再变矣。
品味轩中人与事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 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 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凡再变矣。
(1) 一:数词作名词,一体(一个整体)
(2) 迨诸父异爨:等到。异爨:分家
(3) 往往:到处
(4) 西:名作状,对着西边
(5)而:表承接
(6) 已:不久
(7)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1、5《战文编》168页。2、10《说文》60页。
此字最早见于战国,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 (zèng) ,中间是灶
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本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
爨一赛
《说文》籀文 楷书
圈一累一一爨一爨
战国《说文》小篆 汉 汉 楷书
凝一费一圆一爨
战国 秦 汉 楷书
票一痰一爨
秦 汉 楷书
下半部则是进柴烧火的缩影:双手(E) 把一根根柴火(D)推进灶内
cuàn 清纽、元部;清纽、换韵、七乱切。
E
月
出出
人
是灶口的象形
代表将甑放在灶上的双手。
代表甑,泛指锅镬一类炊具
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烧着
A
B C D
E
F
(1) 乳:名作动,喂养。
(2) 先:已经逝世的。 先妣/先考
(3)抚:对待
(4)室西连于中闺:屋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状语后置。
(5) 每:经常
(6) 而:你的
(7)呱呱而泣:表修饰
(8) 相 为应答:相,动作偏指一方,她;为,作出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 世 ,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 欲 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 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 郎 也 ”比 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 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 ,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 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 即15至20岁。
(2)过:看望
(3)若:你
(4)竟日:整日
(5)类:像(佛印绝类弥勒)
(6)比去:比 , 等 到;去,离开。
(7)效:这里指获取功名
(8)顷之:不久,
(9)朝:名作动,上朝。
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语 未 毕 ,余泣,妪亦泣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他日汝当用之
家中凌乱 家族败落
慈母早逝 追怀伤感
祖母期许 科考艰难
文中选取了哪些细节来显现家道中落的悲伤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这三个短句的镜头感很强,把分家后的混乱嘈杂,疏远陌生,家道中落
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的悲伤与无奈。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从“篱”到“墙”,空心柔软到实心坚硬,反映出家人的疏远与隔膜, 充满 了人世的沧桑感;句尾的“矣”字,像一声叹息,无限唏嘘。
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
一悲:家道中落
人物 细节
情感
母亲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 欲食乎
余泣
祖母
亡妻
品味轩中人与事
找出人物及相关细节描写,对应归有光的情感表现,完成表格。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语气亲切而风趣,又爱怜又夸誉。
以手圈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 ( 可 )用之!” ——情意真诚,嘱咐庄重。
品味轩中人与事
对于项脊轩,作者融入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
何谓阁子也 ”
(妻)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以为姐何素不自言, 不知其贫之如此也。(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
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 ”
(归有光《诸救命事咯》)
体会轩中情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 牖 而居,久之,能以 足音辨人。轩凡四 遭 火 ,得不 焚 ,殆有神护者。
(1)扃牖:关着窗户;扃,关闭;而,表修饰
(2)以:根据,凭借
(2)凡:共
(4)得不焚:得,能够;被动句,能够不被烧毁
(5)殆:恐怕,可能
余扃牖而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与第一段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作者对人、对老屋深情。
士子苦读 久居情深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 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既 :……之后;为:写
(2)归:女子出嫁
归宁:回娘家探亲
(3)或:有时;凭 :靠 着 ;几:书桌;学书:学写字
(4)其制稍异于前:制 ,形制,规制;状语后置
(5)手:名作状,亲手
补记:怀念亡妻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
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
室坏不修。 余久卧病。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 如盖矣。
心灰意冷 睹物思人
生前
死后
日常甜蜜往事
课文删节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 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 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
这段议论以蜀清、诸葛亮为例,意在说明两人之显赫在于利甲天下、 得遇明主,而自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寓居于一破败小屋中,如井底 之蛙。这是作者的自嘲,也流露出不得志的感慨。
自幼苦读,八岁丧母,九岁能文;
仕途不利,35岁中举,八试不第; 迁居嘉定,收徒讲学,尊为先生; 花甲及第,授县令职,颇不得志。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追怀、思念、帐惘、失意
光妣
大母
吾妻
慈 爱
期待
甜 蜜
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 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涕之精神,长留天壤。
——明 ·黄宗羲
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
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
感情。
——姚鼎
语淡情深
明 ·王世贞《归太朴赞序》:不可雕饰而自有风味。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在客观记叙中寄寓深长感叹。
2.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有泪无声,含蓄节制。
3.令人长号不自禁。
—泪水奔涌,情感外露。
4.吾妻死,室坏不修。
——不着“悲”字,而见心灰意冷。
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 的表现力。
断 句,判断枇杷树种植者有几种可能 分别有怎样的情感表达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枇杷是一种文化隐喻。
·枇杷作为嘉果入祀庙堂在《周礼》就有记载,隐喻读书人庙堂之 志。因其岁寒开花,古人认为它媲美松柏。苏轼邀刘景文赏枇杷, 所作诗盛赞枇杷岁寒开花,初夏结果,以为文人风骨写照。
·“亭亭枇杷树”是妻子对夫君科举高中的期许。妻子去后,睹物 思人,物是人非,光阴荏苒,自己依旧功名不就、事业无成,身 世悲催的深沉隐痛跃然纸上。
1.请根据本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画面内容, 表现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200字左右;
2.回忆与亲人相处的动人点滴,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 写一篇200字的短文。要求:捕捉细节,融入情感。
以下作业二选一完成:
写作特色
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 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 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细 节描写。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感情浓郁真 挚。
小结
归有光的散文,多写家庭生活琐事,本篇抒发的也只是一个落寞的 知识分子的悲与喜,主要是悲——家庭失和、仕途失落、母逝妻
亡……全篇充满低沉的伤感。他的眼光也局限于一室之内,没有家国 天下,没有星辰大海,他所追求的也不过是读书中举、以回报亲人的 期待,这样的襟怀抱负也谈不上伟大高远。
但是,在明中叶那个文章以雕琢为能事的时代,作者以质朴清新、 不事雕琢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其文的亲切、动人处。也许,作者的文 字还在提醒我们,要珍视生活中的“小确幸”——有人问我粥可温, 有人与我立黄昏。这样的幸福,平淡而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