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一、寻梦说梦
“酒 入豪肠,七分酿 成了月光,剩
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 一 吐,就是 半个盛唐。”
— —余光中《寻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 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 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 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解题
“梦游”,梦中游览。
“天姥”指天姥山,在古吴越之地,今浙江新昌东,传说曾有 登此山者听到仙人天姥唱歌之声,故名。
“吟”: 古体诗名称之一(歌、行、吟等),多有悲愁慨叹之 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如
《游子吟》《白头吟》。
“留别”: 是自己要走了,写诗留给朋友作为分别之物。 ( 说 明写作目的)
所以题目可以理解为“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名:
字: 号: 有
知人论世
代表作品:
知人论世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 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
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 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诗人被赐金 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这时高适也 赶来相会,三人聚于山东,不久后,杜甫西入长安,李白要南下吴 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
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整体感知
瀛洲 yíng 天姥 mǔ
剡溪 shàn 渌水 lù
脚著谢公屐 zhuó jī 石 扉 fēi
澹澹 dàn 訇 然 hōng
魂悸 jì 殷岩 泉 yǐn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 别 东 鲁 诸 公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 宿处今 尚 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 泉 ,栗深 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扉,訇 然中 开 。青 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 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 放白鹿青崖 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方 明 朗 通
二、读梦听梦
梦游之由(起)
文本梳理 二、梦游之景(见)
三、梦游之感(叹)
二、读梦听梦
请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李白入梦的原因是
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三、追梦析梦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越人语天 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 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
《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 洲 、方丈。
天姥山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姥山”第十六 福地,乃仙人居住游憩之地。
1、李白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天姥山的特点 体现在哪里
明确:通过对比、夸 张手法写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这是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瀛洲是海上的仙山,虚无缥缈, 神奇莫测;天姥是地上的高山,实实在在,可以前往探访, 使人油然而产生神游天姥之念,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2.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 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 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 虚 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 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 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才高八斗”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熊咆龙吟殷岩 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 澹兮生烟。
青青:草木之色。
澹澹:荡漾貌。eg: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小组交流:以时间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 各画面的 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月夜 →寂静清幽
白昼 →壮美奇绝
傍晚→离奇险怪
夜晚→壮丽辉煌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思考:诗人由梦转醒的心情如何 (抓关键词)
“失”
“白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
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所谓“才骑白鹿过
苍海,复跨青牛入洞天。”所以,“骑白鹿” 象征着隐士的生活,象征着仙人的风范。
“折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 乡里小人邪!(《陶渊明传》)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 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铿锵有力的十 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 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 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 作用
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 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 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 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 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 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
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 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2)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 义风格。
(3)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 “七言”的束缚。
艺术特色
(1)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
烟 起 之 兮 耀 訇 烟 惊 忽 闻 屐 今 湖 我 霞而人纷金然。层已天,尚月欲 。长兮纷银中列巅暝鸡身在照因 嗟列而台开缺。。。登,我之 。如来。。霹云熊千青渌影梦 惟麻下霓青雳青咆 岩云水,吴 觉。。 为冥,青龙万梯荡送越
时忽虎衣浩丘兮吟转。漾我,
之 魂 鼓 兮 荡 峦 欲 殷 路 半 清 至 一
枕 悸 瑟 风 不 崩 雨 岩 不 壁 猿 剡 夜
席以兮为见摧,泉定见啼溪飞 ,魄鸾马底。水,,海。 。度
八 向 语 海
千 天 天 客
丈 横 姥 谈
9 9 瀛
对 势 云 洲 此拔 霞,
欲 五 明 烟
倒 岳 灭 涛
东 掩 或 微
南 赤 可 茫
倾 城 睹 信
O o o 难 天 天求 台 姥 ; 四 连 越
万 天 人
贵 须 别 世 ,行 君 间 使 即 去 行
我 骑 兮 乐
不 访 何 亦
得 名 时 如
开 山 还 此
心。 ,
颜 安 且 古 ! 能 放 来 摧 白 万
眉 鹿 事
折 青 东
腰 崖 流
事 间 水
权。o
失 动 回 , , 洞 澹 栗 迷 日 脚 谢 镜 向,车云日天澹深花,著公湖 来恍,之月石兮林倚空谢宿月 之惊仙君照扉生兮石中公处。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四、迁移手法
1: 用 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一段话。
2:李白面对逆境的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