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沁周春
第1课一
沁园春 ·长沙
人民教育出版社
長沙
《沁园春 · 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活动一 识“大体”
又称长短句,“曲词”或“曲子词”,又称
①
词 为“诗余”。
②
词的
基本 全文有定格,句子有定数,每字有定声,一
特点 般分上阕(上片)和下阕(下片)。
标题 高度体现词的内容(有的没有标题)。
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决定着词的字 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 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 长调(91字及以上)。
活动一 识“大体”
③
词的组成:
② ( 橘 ) 子 洲
③寥廓(iáokuò ) 指宇宙的 广 阔 ④ 百舸( gě 舸:大船 ⑤ 挥斥方遒( q i ú ) ⑥ 浪遏 遏:
强劲有力
阻止
字词检测
① 沁( q ì n )园 春
活动二:读“大气”
活动二:读“大气”
听朗读录音,把握朗读情感。
生诵读,体会全诗基调。
你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
乐观豪迈、开阔大气。
活动二:读“大气”
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
●诗人“独立”,表现出爱 ●诗人问江山问大地的 秋而不畏寒的卓然而立的 情感大气;特别是
形象和中流砥柱的气概。 “怅”领起的三句。
活动二:读“大气”
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景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 视野的开阔豪气。比如 藐视权贵改造旧世界
“看”领起的七句,远观 的凌云壮气!
近看,仰视俯视,大开大
合,开阔大气。
活动二:读“大气”
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空间
● “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间
活动二:读“大气”
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
● 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他就写下 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以这样 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的信念意志。从此, 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 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
活动二:读“大气”
以诗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为主体,找出体现全词线索 的动词。
活动三:品“大美”
默读圈点:
立------看--------问
上、下阙主要写什么内容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下阕:抒情,借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革命豪情。
活动三:品“大美”
意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意境:诗人通过意
象的创造和组合, 构成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意 象
活动三:品“大美”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
中流砥柱的气概。
本诗作于1925年,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 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
活动三:品“大美”
活动三:品“大美”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活动三:品“大美”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活动三:品“大美”
山上
江中
天空
水底
远眺
近观
仰望 俯察
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动静结合
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角度。
静景 动景
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赏析写景语言,也就是
分析精准词的表达效 果 。静景描写中,我 们要关注形容词和副 词;动景描写中我们 往往要关注动词。
(4)诗词讲究
炼字炼句,请
找出这几句中 表现力特别强 的字并分析它 们的作用。
炼字
活动三:品“大美”
点拨
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 碧 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景物数量之极致
绵延的山脉
茂密的树林
充盈的江水
众多的大船
活动三:品“大美”
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景物色彩之极致
万千山峰全都 变成了红色,一层 层树林好像染过颜 色一样,江水清澈 澄碧,色彩鲜明。
活动三:品“大美”
景物行为之极致
层林尽染
写出了色彩浓烈
百舸争流
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
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
鱼翔浅底
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
竞自由
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活动三:品“大美”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象(客观事物)意象(渗透主观情感的物)
山 红遍的万山
林 尽染的层林
江 碧透的整条江
舸 争先恐后的百舸
鹰 搏击长空的雄鹰 鱼 水底自在的游鱼
通过这些意象形
象地表现了诗人 对自然和社会的 乐观态度,流露 出豪情壮志。
活动三:品“大美”
诗中有哪些意象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思绪
诗人追问的“苍茫大地”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和“湘
江霜天”有什么区别 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苍茫大地:苦难、压迫、专制
·万类霜天:蓬勃、自由、壮阔
活动三:品“大美”
活动四:立“大志”
诗人回忆中的同学少年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书生意气,挥斥 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活动四:立“大志”
年华正好
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 关心国事 敢于发声 不畏权贵 敢于拼搏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
,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活动四:立“大志”
如今缺乏大气格局的青少年又是怎样的呢
人情味缺乏、惰性十足、不善坚持、不爱吃苦、缺乏 钻劲、没有规划、不重积累、缺乏诚信、沉迷网络等
活动四:立“大志”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
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在班级 里安排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