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
1.如表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该学规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此后历朝书院学规的范本。这是由于该学规(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确立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B.促进了理学思想的传播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2.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养蚕缫丝,将“蚕”与“蝉”赋予相似的文化属性,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都有玉蝉。常见于墓葬中的蝉形玉珍,有着“蝉之蜕而永生”、“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喻意。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多元一体的特征 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以人为本的理念 D.天人合一的思想
3.自北宋始,部分儒生对苏轼就多有批评,如王觌斥责苏轼“喜怒任情”以及“习为轻浮”,及至南宋,朱熹对苏轼的批判更加全面,“苏氏学术不正,其险谲慢易之习入人心深”“好放肆”“东坡则杂以佛老,到急处,便添以佛老相合。”这表明( )
A.儒学道德自觉意识强化
B.儒佛道三教矛盾尖锐化
C.朋党之争影响人物评价
D.理学重视思辨认识全面
4.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
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5.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 )
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
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
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
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6.清初大儒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时,在“习讲堂”所题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这反映出其( )
A.致力儒学复兴 B.适应经济需要
C.追求崇实黜虚 D.摆脱传统儒学
7.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大约属于文帝时期的年表,采用“秦、张楚”的纪年顺序;《史记》立月表记秦末事名曰“秦楚之际月表”,撰《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班固《汉书》中把二人合为一卷置于列传中,名为《陈胜项籍传》。材料折射出( )
A.政权更替规范了修史方式
B.文献与实物史料的相互印证
C.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化
D.政治立场不同影响史书体例
8.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一前118年)的诸篇赋文,如《上林赋》《子虚赋》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这体现出西汉时期文学创作( )
A.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B.迎合市民阶层审美意趣
C.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
D.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9.汉武帝晚年,通常每隔六或四年即有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受命新君,国号也改为“新”。起兵反对王莽的刘玄,年号“更始”,也是“从新开头”的含意。这些现象( )
A.反映统治者思想迷信 B.巩固了汉朝封建统治
C.符合董仲舒的宇宙观 D.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
10.王阳明曾写诗道:“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后来又创诗篇:“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这些诗篇反映出王阳明( )
A.注重内心警醒与反思 B.关注底层民众的困苦
C.开始萌生出忧患意识 D.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11.明中后期,除下层文人外,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晚明时期,很多士大夫还将“三言二拍”等市民小说摆到了床前案头。这些士大夫的行为促进了( )
A.心学出现 B.科举发展 C.私家藏书 D.文化下移
12.如表为战国后期《吕氏春秋》的言论观点。由此可知,《吕氏春秋》( )
篇章 观点
《有始览》 乱莫大于无天子
《孟秋纪》 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仲春纪》 兼容华夷,“殊俗异习皆服之”
A.主张和平解决诸侯国间纠纷
B.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
C.强调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
D.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诉求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一个法社会学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礼”的实质,并概括指出孔子推行“礼”的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社会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选择题
1.如表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该学规很快成为南宋书院统一的学规,也是此后历朝书院学规的范本。这是由于该学规(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确立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B.促进了理学思想的传播
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
D.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答案】B
2.中国人很早就学会养蚕缫丝,将“蚕”与“蝉”赋予相似的文化属性,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都有玉蝉。常见于墓葬中的蝉形玉珍,有着“蝉之蜕而永生”、“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喻意。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多元一体的特征 B.自强不息的精神
C.以人为本的理念 D.天人合一的思想
【答案】D
3.自北宋始,部分儒生对苏轼就多有批评,如王觌斥责苏轼“喜怒任情”以及“习为轻浮”,及至南宋,朱熹对苏轼的批判更加全面,“苏氏学术不正,其险谲慢易之习入人心深”“好放肆”“东坡则杂以佛老,到急处,便添以佛老相合。”这表明( )
A.儒学道德自觉意识强化
B.儒佛道三教矛盾尖锐化
C.朋党之争影响人物评价
D.理学重视思辨认识全面
【答案】A
4.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
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答案】D
5.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 )
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
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
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
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答案】C
6.清初大儒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时,在“习讲堂”所题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这反映出其( )
A.致力儒学复兴 B.适应经济需要
C.追求崇实黜虚 D.摆脱传统儒学
【答案】C
7.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大约属于文帝时期的年表,采用“秦、张楚”的纪年顺序;《史记》立月表记秦末事名曰“秦楚之际月表”,撰《陈涉世家》《项羽本纪》;班固《汉书》中把二人合为一卷置于列传中,名为《陈胜项籍传》。材料折射出( )
A.政权更替规范了修史方式
B.文献与实物史料的相互印证
C.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化
D.政治立场不同影响史书体例
【答案】C
8.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一前118年)的诸篇赋文,如《上林赋》《子虚赋》等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充分显示其宏阔瑰丽的想象力。这体现出西汉时期文学创作( )
A.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B.迎合市民阶层审美意趣
C.呈现出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
D.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答案】D
9.汉武帝晚年,通常每隔六或四年即有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受命新君,国号也改为“新”。起兵反对王莽的刘玄,年号“更始”,也是“从新开头”的含意。这些现象( )
A.反映统治者思想迷信 B.巩固了汉朝封建统治
C.符合董仲舒的宇宙观 D.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
【答案】C
10.王阳明曾写诗道:“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后来又创诗篇:“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这些诗篇反映出王阳明( )
A.注重内心警醒与反思 B.关注底层民众的困苦
C.开始萌生出忧患意识 D.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答案】D
11.明中后期,除下层文人外,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加入通俗文学的创作队伍中来。晚明时期,很多士大夫还将“三言二拍”等市民小说摆到了床前案头。这些士大夫的行为促进了( )
A.心学出现 B.科举发展 C.私家藏书 D.文化下移
【答案】D
12.如表为战国后期《吕氏春秋》的言论观点。由此可知,《吕氏春秋》( )
篇章 观点
《有始览》 乱莫大于无天子
《孟秋纪》 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
《仲春纪》 兼容华夷,“殊俗异习皆服之”
A.主张和平解决诸侯国间纠纷
B.表达了创建大一统政权的呼声
C.强调尊重华夷间的文化差异
D.提出了加强君主专制的诉求
【答案】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孔子对周礼人文精神的重构》
材料二 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一个法社会学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礼”的实质,并概括指出孔子推行“礼”的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社会功能。
【答案】(1)实质:“仁”。
价值追求:完善个人道德,和谐人际关系。
(2)发展:把三纲五常上升为“天理”。
社会功能:理学发展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维护君主专制;理学强调人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起到积极作用(注重气节、品德,讲究自我节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