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六大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创新。支撑这一理论创新的思想路线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下列各项,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本质上的一致性,概括最准确的是( )
A.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产物
B.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C.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D.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3.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开始重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回望建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 )
A.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D.进一步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
A.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善于学习创新,使用他国经验
B.追求更新迭代,体现特色发展
C.不断发展完善,已经臻于完美
D.植根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思想成果于2017年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10.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指导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11.学习党的历史,主要目的( )
A.弄明白历史实践的来龙去脉,做到以史论理,以理明智
B.总结经验,汲取智慧
C.深刻认识红色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果、社会主义改革成就的来之不易
D.深刻体验我们党的艰辛和伟大
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简表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选择题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六大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创新。支撑这一理论创新的思想路线是(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C
2.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下列各项,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本质上的一致性,概括最准确的是( )
A.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产物
B.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C.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D.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答案】D
3.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开始重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答案】A
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回望建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策的是( )
A.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D.进一步部署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答案】C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答案】C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
A.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A.善于学习创新,使用他国经验
B.追求更新迭代,体现特色发展
C.不断发展完善,已经臻于完美
D.植根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D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思想成果于2017年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确立该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大
B.中共十九大
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答案】B
10.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 )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指导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答案】A
11.学习党的历史,主要目的( )
A.弄明白历史实践的来龙去脉,做到以史论理,以理明智
B.总结经验,汲取智慧
C.深刻认识红色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果、社会主义改革成就的来之不易
D.深刻体验我们党的艰辛和伟大
【答案】C
1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据此分析他们研究的理论成果是( )
解决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人民中心、知行合一 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中国共产党会议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分析简表
1937年5月,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由于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国内矛盾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产生的国际关系和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形势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9月,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阅读材料,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答案:会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九大。
阐释: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该阶段我国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的是现阶段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因素主要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于1981年,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此次会议科学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九大召开于2017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次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顺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潮流,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