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选择题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学生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如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3.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思想的演进,长期面对着一个“先生”与“学生”关系相处的难题。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李大钊说:“这一运动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形成崭新样式”。据此可知,李大钊意在强调(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
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C.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
D.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传播
4.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刊物较多谈论社会主义,当时的保守刊物《东方杂志》也增加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论著,同时增辟“时论介绍”“读者论坛”等专栏,广泛介绍各种社会新思潮,还刊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译注。这说明当时( )
A.中国民主革命焕发新机
B.工人阶级斗争意识强烈
C.国共合作具备思想基础
D.科学社会主义深入人心
5.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 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脱下洋装、换上汉服、学习粤语和北京话,努力“做中国人中间的人”,还与徐光启等人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并向朝廷赠送其制作的天体仪、地球仪及《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这些的做法( )
A.促进士人改变天朝传统思想
B.反映出中国传统科技日趋先进
C.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D.有利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7.万历后期至明末,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西学中科学技术占了大部分,如天文、历算、物理、地理、火器铸造技术、水利、建筑、地图测绘等。传教士介绍的光学知识和望远镜曾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该现象表明( )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
B.中国传统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冲击
C.西学传人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
D.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因素大大增加
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9.研读如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华侨和留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B.五四运动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D.国家安危激发了广泛的民族凝聚力
1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统一认识开展土地革命
D.根据矛盾变化改变阶级基础
11.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如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 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12.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二、综合题
13. (2023·河南商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但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因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相当重要。
——摘编自乔孟涛、张爱《五四运动
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解析》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
5月5日、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在当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
6月28日,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中国共青团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选择题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学生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C
2.如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B
3.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思想的演进,长期面对着一个“先生”与“学生”关系相处的难题。一些先进中国人总是以为“先生”会帮助“学生”。李大钊说:“这一运动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代表着先进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形成崭新样式”。据此可知,李大钊意在强调(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
B.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C.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关注世界形势
D.中共诞生利于新思想传播
【答案】A
4.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刊物较多谈论社会主义,当时的保守刊物《东方杂志》也增加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论著,同时增辟“时论介绍”“读者论坛”等专栏,广泛介绍各种社会新思潮,还刊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译注。这说明当时( )
A.中国民主革命焕发新机
B.工人阶级斗争意识强烈
C.国共合作具备思想基础
D.科学社会主义深入人心
【答案】A
5.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 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D
6.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脱下洋装、换上汉服、学习粤语和北京话,努力“做中国人中间的人”,还与徐光启等人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并向朝廷赠送其制作的天体仪、地球仪及《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这些的做法( )
A.促进士人改变天朝传统思想
B.反映出中国传统科技日趋先进
C.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D.有利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D
7.万历后期至明末,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西学中科学技术占了大部分,如天文、历算、物理、地理、火器铸造技术、水利、建筑、地图测绘等。传教士介绍的光学知识和望远镜曾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该现象表明( )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
B.中国传统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冲击
C.西学传人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
D.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因素大大增加
【答案】C
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关键词。在“红旗”“红色”“工人”“青年”等成为报刊命名高频用词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 )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答案】B
9.研读如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华侨和留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B.五四运动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D.国家安危激发了广泛的民族凝聚力
【答案】D
1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统一认识开展土地革命
D.根据矛盾变化改变阶级基础
【答案】A
11.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如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 员数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答案】C
12.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B
二、综合题
13. (2023·河南商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来讲,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索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但还有许多我们没有看到的深层次的原因。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一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因此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促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但五四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依然相当重要。
——摘编自乔孟涛、张爱《五四运动
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解析》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4日,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
5月5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次日,学生联合会成立。
5月5日、6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五四运动迅速向各地扩展。上海在当日举行国民大会。天津、济南、太原、长沙、吉林、南京、广州、武汉、南昌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上海商人罢市,声援学生运动。南京、宁波、厦门、芜湖、苏州、常州、镇江、无锡、扬州等地也陆续罢市。
6月28日,在全国群众和旅欧学生、工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中国共青团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致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
(2)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是一次全民族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革命运动;工人阶级崛起,使中国近代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抵制日货,一定条件下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