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08: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7月4日14:30~16:00】
玉溪市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期末高一年级
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琮,它是中国古代玉器的杰作之一,也是良渚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体现了( )
A. 艺术审美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 生产力水平极高
C. 历史价值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 等级秩序的确立
2.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以下不属于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是( )
A. 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 东晋
3. 汉武帝时期,朝廷控制西域的目的由最早的制御匈奴,变成了“广地万里,重九译,威德遍于四海”的强烈愿望。汉朝控制西域的目的的改变主要得益于( )
A. 西汉经济的发展 B. 匈奴实力已衰落 C. 西域诸国的要求 D. 丝绸之路的影响
4. 他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为《梦溪笔谈》。他是( )
A. 贾思勰 B. 沈括 C. 祖冲之 D. 郭守敬
5. 清朝经康熙、雍正、乾隆长达一个多世纪后,人口增加到近4亿。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有( )
①社会稳定 ②闭关锁国 ③税收制度变革 ④高产作物推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中规定:“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民人由中国地方官捉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美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
A. 领事裁判权 B. 关税自主权 C. 口岸传教权 D. 独立立法权
7.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历史。下列近代中国阶级与其领导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地主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B. 农民阶级——解放战争
C. 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D. 资产阶级——南昌起义
8.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贯穿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发展。两者的相同点是( )
A. 反抗压迫 B. 学习西方 C. 保家卫国 D. 政治变革
9. 梁启超赞叹1891年出版的某书是当时“思想界之一大飓风”,打开了人们重新认识、估价一切传统典籍的闸门,从而冲击了正统派学术文化,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解放思想之功不言而喻。该书是( )
A. 《新学伪经考》 B. 《海国图志》 C. 《四洲志》 D. 《物种起源》
10. 某学者评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主权丧失最多,威胁中国列强之多、赔偿数量之巨前所未有,中华民族陷入至暗时刻。”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1. 这是1911年一位美国人鲍布的一封家书的节选:“武昌现有15000人参加了革命党来反对政府,尽管清兵得到援助,但他们(起义军)烧毁了总督衙门及其他官署,他们(起义军)已经占领了汉口、武昌、汉阳三座城市。”家书中提及的这场革命( )
A.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 宣告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12. 图21919~1921年中国报刊译文主要来源国家一览表,该现象源于( )
A. “短暂的春天”出现 B.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对西方本质的认识 D. 中共的大力宣传
13. 下图为某高一学生整理的中共二大内容。其中“(2)”处应填( )
A. 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B. 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
C.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
14. 在民族存亡的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彪炳千秋,永载史册。下列史实能够对其论证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联打击日本法西斯,英勇战斗,前赴后继
②在中共领导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④1940年夏秋,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5.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中国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印度、瑞典、瑞士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新中国外交( )
A. 落实了求同存异的政策 B. 体现“一边倒”政策
C. 完全突破了冷战的封锁 D. 已经具有务实的特点
16. 下图是有关三大改造的漫画,该作品( )
A. 说明合作化运动深入人心 B.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 体现当时生产关系的变革 D. 彰显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17. 下图可说明( )
A. 世界文化多样性 B. 农牧文明的交融性
C. 区域文明同源性 D. 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18. 这是一个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帝国,它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文明受两河流域文明影响,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并设总督治理……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A. 波斯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9. 古代某一文明兴起于今东非地区,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该国居民信仰基督教,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中获得巨额收入。该文明是( )
A. 津巴布韦文明 B. 加纳文明 C. 阿克苏姆文明 D. 摩加迪沙文明
20. 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加速了西欧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做足了准备,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材料描述的是( )
A. 自治城市 B. 封建制度 C. 专制王权 D. 基督教会
21. 印度各种法律都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这一基本意思:各种姓地位生来不平等。法律规定种姓制度是印度人民的“永恒规范”,人人必须永远遵守。印度各种法律主要想表达的是( )
A. 印度法律类型多样 B. 印度推行种姓制度
C. 印度贫富分化严重 D. 必须铲除等级意识
22. 下图为1662~1731年各国奴隶船的奴隶死亡率,该图源于( )
A. 新航路开辟 B. 马尼拉大帆船 C. 大西洋贸易 D. 罪恶黑奴贸易
23. 拉斐尔“圣母像”已不再是中世纪绘画艺术所表现的消瘦、痛苦、呆板之模样,而是显出恬静、安宁、慈祥、贤淑、秀美的神态,既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这体现了( )
A. 圣母的真实相貌得以再现 B. 人文主义思想影响艺术
C. 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D. 拉斐尔的高超绘画风格
24. “第一条本宪法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第三条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下院法院”。与上述条款相符合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宪法大纲》
25.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该史实的是( )
A. 英国人从利物浦坐火车来到曼彻斯特
B. 德国人开着奔驰汽车行驶在柏林大道
C. 美国人在晚上的纽约看到灯火通明的帝国大厦
D. 芬兰人的诺基亚移动通信手机曾经风靡全世界
26. 某学者评价:“运动的领导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土生白人地主掌握。革命没有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土生白人地主阶级在反对殖民制度的同时,又力图保存大土地占有制和封建剥削的形式,独立后,大地主和天主教会并未丧失基本阵地。”该运动是( )
A. 拉美独立运动 B. 苏丹马赫迪起义 C. 伊朗立宪革命 D.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7. “这是一场发生于20世纪初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世界众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关于这场世界大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发生于1914~1919年
②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③交战双方为英、法、俄、美等国对阵德、奥匈、意大利等国
④战后重建国际关系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1921年10月,苏俄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2~1924年,苏联政府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价值,规定工商业税额。这些举措( )
A. 旨在为工业化建设筹措资金 B. 利于新经济政策实施
C. 标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束 D. 助推国内战争的胜利
2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国家的福利措施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这些福利措施( )
A. 旨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B. 消除了社会矛盾
C. 带来政府财政开支过大 D. 实现了社会公平
30. 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贫困与社会不平等依旧突出,全球气候环境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世界粮食与能源短缺的压力增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呈现扩散趋势。这些现象表明( )
A. 冷战后国际格局已经改变 B. 世界和平面临挑战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困难重重 D. 全球治理亟待变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自《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材料二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摘自高中历史统编教材
材料三 我们在不断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要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祖国的欣欣向荣,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在学习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拉近我们与国际社会的距离,而且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国际社会也能够进一步地认识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摘编自魏雪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加强文化自信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作用。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8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说:“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请结合中国现代史所学知识,指出“一条新路、一条好路”是什么路,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论题,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
参考答案
1. C 2. D 3. A 4. B 5. C
6. A 7. C 8. B 9. A 10. D
11. C 12. B 13. C 14. D 15. D
16. C 17. A 18. A 19. C 20. A
21. B 22. D 23. B 24. C 25. A
26. A 27. C 28. B 29. C 30. D
31. (1)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博大精深,领域广阔;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融合了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结果;历史悠久,绵延不绝。
(3)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32. “一条新路、一条好路”指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十年来,借力于改革的春风和富强的契机,祖国从百废待兴到国富民强,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这样的变化不但是经济腾飞的奇迹,更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吐故纳新之变。是党带领我们闯出了一条新路,一条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继续书写新篇章,立足本职,坚定信念,努力在工作岗位作出应有的贡献。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中国发展历史上的巨大辉煌。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3. (1)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破坏了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
(2)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的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