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26 08:4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组一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为设置过氧化氢酶溶液的不同pH,有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其中向试管丙中加入的溶液X可选用(  )
A.KCl溶液 B.NaOH溶液
C.肝脏研磨液 D.过氧化氢溶液
2.(2023·江苏泰州高一期末)下面是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3.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进行实验的一组试管是(  )
试管 内容物 条件
①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清水 35~38 ℃水浴,pH=5
②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35~38 ℃水浴,pH=5
③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35~38 ℃水浴,pH=9
④ 1 mL 10%鸡蛋清溶液+1 mL胰蛋白酶 4 ℃水浴,pH=9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4.如图所示为不同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酶活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
B.酶1和酶2都能催化同一底物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6时,酶2的活性高于酶1
D.将酶1由pH=8转移到pH=3的环境中,酶活性逐渐上升
题组二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2022·江苏无锡高一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探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柱状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起始H2O2的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该实验的速率也可以用1 min内O2的产生量表示
D.100 ℃下H2O2剩余量最少,说明100 ℃下酶活性最高
6.(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下表为某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
步骤 操作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 加2%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加稀释唾液 2 mL 2 mL 2 mL
3 保温5 min 37 ℃ 100 ℃ 0 ℃
4 滴稀碘液 2滴 2滴 2滴
5 记录结果 淡黄色 淡黄色 淡黄色
A.唾液淀粉酶在37 ℃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C.稀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7. (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澄清。如图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果胶酶的活性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t1 和t3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
C.t2是提高果汁产量的最适温度
D.若将温度由t3降到t2,则反应速率将大大提高
8.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试管内溶液温度如图),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甲、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C.3支试管中,只有甲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D.若实验结束后向丙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不会变紫色
9.(2023·江苏无锡高一检测)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至2.0,置于37 ℃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10.下列有关酶的实验探究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H2O2受热易分解
B.一般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淀粉可在酸性条件下分解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
D.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的实验中,通过控制自变量不同,建立对照或对比实验
11.(多选)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 mL 3% H2O2+1 mL过氧化氢酶,保温5 min 对照组:2 mL 3% H2O2+1 mL蒸馏水,保温5 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2 mL 3%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斐林试剂检验 对照组:2 mL 3%蔗糖溶液+1 mL新鲜唾液,保温5 min,斐林试剂检验
C 探究酶的适宜温度 5 mL 3%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新鲜唾液+稀碘液,每隔5 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 ℃,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 3%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新鲜唾液,再加入等量不同pH缓冲溶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温5 min
12.(多选)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
B.得到曲线①结果的实验作为对照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将持续上移
13.(多选)动物细胞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溶酶体酶不作用于细胞正常结构成分的原因:一方面酶被溶酶体膜包住,另一方面溶酶体内环境与细胞质基质的pH不同,溶酶体内pH≤5,而细胞质基质pH≈7,溶酶体膜上有质子泵维持pH差异,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植物细胞内无溶酶体,但其液泡执行类似的降解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通过双层磷脂分子包裹
B.质子穿过溶酶体膜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溶酶体酶在细胞质基质中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
D.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14.(2022·江苏泰州中学高一期末)新鲜的荔枝果皮鲜红诱人,但采摘后保鲜时间短,储藏时易褐变。果色变化引起果品价值降低,制约荔枝产业发展。研究表明,荔枝果皮颜色的褐变原理包括如下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鲜红的荔枝果皮细胞中含有花色素苷,该色素存在于果皮细胞的________中。
(2)荔枝果皮细胞中的酶POD能催化愈创木酚、H2O2等相应底物参与化学反应,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活性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功能有三个特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采摘妃子笑、无核和紫娘喜三个品种的荔枝鲜果,定期测定果皮中POD活性,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可知,采摘后最易褐变的荔枝品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IU为酶活力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而水体溶氧量、饲养天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适合泥鳅活动的环境水温是18~30 ℃,但泥鳅消化酶的适温范围都明显高于该水温,表现出泥鳅消化酶对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若要进一步探究泥鳅肠道内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的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镉(Cd2+)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为了验证Cd2+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成下表。
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含Cd2+的溶液、斐林试剂、其他相关实验仪器等。
实验步骤及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分组并加入反应底物 选取四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1、A2、B1、B2(A组试管为实验组,B组试管为对照组)
向A1、B1试管内各加入2 mL淀粉溶液,置于50 ℃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设置对照实验 先向A2、B2试管内各加入1 mL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50 ℃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A组的两支试管内溶液混合均匀,同时将B组的两支试管内溶液混合均匀,分别置于50 ℃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
检验实验结果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B
2.A [酶在最适pH时的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在最适pH之前,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升高,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减弱,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而pH过高或过低均会使酶因变性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即pH过高或过低均会使酶促反应的速率降至0,比较题干选项A、B、C、D中的各图,A图所示曲线符合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B [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将pH设置为单一变量,其他的应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故选B。]
4.A [由图分析可知,在最适pH的两侧,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A正确;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错误;高温能使酶变性失活,若在高温环境条件下,pH=6时,酶1和酶2都失去活性,则酶1的活性等于酶2,C错误;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pH=8的环境下,酶1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转移到pH=3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所以将酶1由pH=8转移到pH=3的环境中,酶活性不变,D错误。]
5.D [100 ℃下H2O2剩余量最少,说明高温使H2O2分解,高温条件下酶已失去活性,D错误。]
6.D [实验结果说明三支试管中淀粉均已水解,原因是在保温前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唾液淀粉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7.C [温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A错误;温度为t1时酶没有失活,温度为t3时酶活性丧失,两种温度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B错误;t2时酶活性最大,是提高果汁产量的最适温度,C正确;t3时酶已经失去活性,降低温度后酶活性不能恢复,D错误。]
8.D
9.D [在pH=2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很低,甚至失活,而胃蛋白酶活性较高,所以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而淀粉不能被水解,因此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D正确。]
10.C [斐林试剂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故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C错误。]
11.ACD [检验酶催化具有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而言的,该实验虽然设置对照组,但缺乏鉴定酶催化具有高效性的措施,A不合理;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应设置多支试管,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反应,进行比较,C不合理;验证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应当注意实验的顺序,先将不同pH的缓冲液分别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混合,再将相同pH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混合,如果先将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在相同的pH下开始了反应,导致实验失败,D不合理。]
12.BC [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即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则不再变化,A错误;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加入P的是实验组,故曲线①是对照组,曲线②为实验组,B正确;由于曲线②在曲线①的下方,说明化合物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C正确;实验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对照实验中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故在最适温度的基础上再升高温度,则酶活性降低,a点下移,D错误。]
13.ACD [水解酶的本质为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溶酶体不能合成水解酶,A错误;溶酶体内pH≤5,而细胞质基质pH≈7,说明质子是逆浓度梯度穿过溶酶体膜,故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细胞质基质的pH和溶酶体内的pH不同,故溶酶体酶在细胞质基质中不能发挥正常的水解作用,C错误;细胞液渗透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液泡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氨基酸等,D错误。]
14.(1)液泡 (2)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温度 pH 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3)无核 采摘后POD活性较高,峰值出现最早
解析 (1)花色素苷是一类水溶性色素,存在于果皮细胞液泡内的细胞液中。(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活性易受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的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3)通过曲线分析,采摘后无核品种的POD活性较高,峰值出现最早,采摘后最易发生褐变。
15.(1)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 无关变量 (2)低温 在45~55 ℃范围内进一步缩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3)①向A2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向B2试管内加入等量蒸馏水 ②使酶在适宜条件下催化底物反应(或将酶与底物混合,发生催化反应) ③加入斐林试剂,在50~65 ℃条件下隔水加热(约2 min),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 (2)由图可知,实验中泥鳅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50 ℃左右,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在40 ℃左右,而适合泥鳅活动的环境水温是18~30 ℃,泥鳅消化酶的适温范围都明显高于该水温,表现出泥鳅消化酶对低温的适应性。若要进一步探究泥鳅肠道内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酶的活力,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据图可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50 ℃左右,故可在45~55 ℃范围内进一步缩小温度梯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淀粉酶活力最高的温度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