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陶寺遗址的大型半圆台夯土遗迹有明确的夯土中心观测点(见图1)和夯土圆弧形墙上挖出的12道狭缝(见图2),是古人用来观测日出以确定农时节气的观象台。这反映出( )
A.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当时天文观浏领先世界
D.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
2.公元7世纪末,新罗人薛聪利用汉字作音符,发明了被称为“吏读”的朝鲜文字。公元8—9世纪时,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学者吉备真备和空海分别利用汉字的偏旁与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朝鲜和日本的文化源头在中国
B.朝鲜和日本的制度建设效仿中国
C.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性
D.中华文化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
3.如图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代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太阳神鸟金饰。图中圆形图案象征太阳,中心向外辐射的十二条旋转的金色光芒线以及最外围首尾相接的四只“神鸟”象征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和四季轮回。这体现了( )
A.成都平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B.商代先民对图腾和太阳的崇拜情节
C.先秦时期发达的天文学和手工技艺
D.古人已具备朴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4.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在构型上与同时代器物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反而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器物风格接近。这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创制时间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据此可知( )
A.二里头文化辐射力强
B.中原地区成为文明发展核心
C.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D.文字起源呈现出多中心特点
5.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脱下洋装、换上汉服、学习粤语和北京话,努力“做中国人中间的人”,还与徐光启等人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并向朝廷赠送其制作的天体仪、地球仪及《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这些的做法( )
A.促进士人改变天朝传统思想
B.反映出中国传统科技日趋先进
C.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D.有利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6.万历后期至明末,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西学中科学技术占了大部分,如天文、历算、物理、地理、火器铸造技术、水利、建筑、地图测绘等。传教士介绍的光学知识和望远镜曾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该现象表明( )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
B.中国传统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冲击
C.西学传人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
D.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因素大大增加
7.如表是有关“文化”的词源解析,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词 词源解析
“文” “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
“化” “改变”
“文”“化”并联使用 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
“文化”(“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 文治和教化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崇德尚贤 D.敬天保民
8.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
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
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
9.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10.安徽江淮地区早期文明遗址与墓葬中曾挖掘出大量陶鬲,早期其样式呈现以夹砂灰陶或灰褐陶为主的周文化特征,中晚期展现出以折肩为特征的吴文化特征。西周晚期时,该区域陶鬲已不见周文化因素,吴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增大。这反映出( )
A.社会层级结构的等级化
B.厚葬成为恭行孝道的最佳方式
C.政治格局演变的复杂性
D.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与民族交融
11.中华文明之起源,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这表明( )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
1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陶寺遗址的大型半圆台夯土遗迹有明确的夯土中心观测点(见图1)和夯土圆弧形墙上挖出的12道狭缝(见图2),是古人用来观测日出以确定农时节气的观象台。这反映出( )
A.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当时天文观浏领先世界
D.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
【答案】D
2.公元7世纪末,新罗人薛聪利用汉字作音符,发明了被称为“吏读”的朝鲜文字。公元8—9世纪时,曾留学中国的日本学者吉备真备和空海分别利用汉字的偏旁与草体创制了“片假名”和“平假名”,从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朝鲜和日本的文化源头在中国
B.朝鲜和日本的制度建设效仿中国
C.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鲜明地域性
D.中华文化影响着周边国家的发展
【答案】D
3.如图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商代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太阳神鸟金饰。图中圆形图案象征太阳,中心向外辐射的十二条旋转的金色光芒线以及最外围首尾相接的四只“神鸟”象征十二个月周而复始和四季轮回。这体现了( )
A.成都平原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
B.商代先民对图腾和太阳的崇拜情节
C.先秦时期发达的天文学和手工技艺
D.古人已具备朴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答案】D
4.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在构型上与同时代器物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反而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器物风格接近。这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创制时间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据此可知( )
A.二里头文化辐射力强
B.中原地区成为文明发展核心
C.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D.文字起源呈现出多中心特点
【答案】C
5.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脱下洋装、换上汉服、学习粤语和北京话,努力“做中国人中间的人”,还与徐光启等人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并向朝廷赠送其制作的天体仪、地球仪及《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这些的做法( )
A.促进士人改变天朝传统思想
B.反映出中国传统科技日趋先进
C.适应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D.有利于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D
6.万历后期至明末,耶稣会士输入中国的西学中科学技术占了大部分,如天文、历算、物理、地理、火器铸造技术、水利、建筑、地图测绘等。传教士介绍的光学知识和望远镜曾震惊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该现象表明( )
A.新航路开辟推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
B.中国传统古典科技遭受到巨大冲击
C.西学传人有利于开拓中国人的视野
D.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因素大大增加
【答案】C
7.如表是有关“文化”的词源解析,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词 词源解析
“文” “纹理”,引申出“人为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
“化” “改变”
“文”“化”并联使用 引申出“以文教化”之义
“文化”(“文”与“化”合成一个词使用) 文治和教化
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崇德尚贤 D.敬天保民
【答案】B
8.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
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
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
【答案】C
9.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
A.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D
10.安徽江淮地区早期文明遗址与墓葬中曾挖掘出大量陶鬲,早期其样式呈现以夹砂灰陶或灰褐陶为主的周文化特征,中晚期展现出以折肩为特征的吴文化特征。西周晚期时,该区域陶鬲已不见周文化因素,吴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增大。这反映出( )
A.社会层级结构的等级化
B.厚葬成为恭行孝道的最佳方式
C.政治格局演变的复杂性
D.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与民族交融
【答案】D
11.中华文明之起源,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这表明( )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B.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王朝国家形态成熟
【答案】B
12.“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国热”浪潮。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典章文物风靡欧洲。欧洲思想家们将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无神论以及伦理道德吸收过来,成为他们批判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他们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选拔制度,因为官吏主要来自于通过考试选拔的优秀读书人,这些官吏没有世袭的特权。——摘编自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18世纪儒学在欧洲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答案:(1)影响:推动日本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日本教育和思想的发展;影响日本社会生活。
(2)背景:中西联系加强;儒家思想适应欧洲反专制反神权的需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的推动。(任三点)
(3)认识:中国文化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外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中外文化互相尊重,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任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