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09: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根据该图的形势可知,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全面抗战已形成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逐渐沦为殖民地
2.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  )
A.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B.坚持右倾机会主义的方针路线
C.斗争策略中出现“左”倾错误
D.主张抗击日本侵略为根本任务
3.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独立举行成吉思汗祭祀典礼,“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纲领,救国救民。”祭祀典礼还包括黄帝,延续数年,成为新的革命礼仪传统。举行祭祀典礼意在(  )
A.增强领导革命的正统性
B.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抨击国民党一党独裁
4.油画《地道战》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
①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实业救国、设厂自救”思潮兴起,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④梁启超介绍马克思生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7.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  )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
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8.学者徐中约认为,延安经验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创新的意义,正是在延安经验中种下了人民革命最后胜利的种子。下列与“延安经验”不相符合的是(  )
A.开展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
B.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两个务必”
C.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D.建立“三三制”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9.1941年11月,中央军委指示各地把人民武装(非脱产自卫队及民兵)作为与主力军、地方部队并列的根据地三大军事机构加强建设,并要求为其提供武器。据此,从边区到县、区、村各级迅速增设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即“武委会”。“武委会”的成立(  )
A.极大增强了敌后抗战力量
B.践行了独立自主的抗战方针
C.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D.减轻了敌后抗战的经济负担
10.如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  )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1.如图是某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图属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1941年,国民政府在《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中指出,“荒地之可为大规模经营者,由国家垦务机关划设垦区,移殖战地难民或后方有耕作能力之人民,并供给生产工具,以资耕作”,“私有荒地由政府征高额地价税,并限期使用;逾期不使用者,得由政府估定地价,以土地债券征收之”。这一政策的实施(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为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
C.导致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促进了农业的近代转型
二、综合题
1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
任务的决定》(1937年洛川会议)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根据该图的形势可知,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全面抗战已形成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逐渐沦为殖民地
【答案】C
2.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指出: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占领东三省,不过帝国主义进攻苏联计划之更进一步的实现。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必须在拥护苏联的根本任务之下,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  )
A.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B.坚持右倾机会主义的方针路线
C.斗争策略中出现“左”倾错误
D.主张抗击日本侵略为根本任务
【答案】D
3.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独立举行成吉思汗祭祀典礼,“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纲领,救国救民。”祭祀典礼还包括黄帝,延续数年,成为新的革命礼仪传统。举行祭祀典礼意在(  )
A.增强领导革命的正统性
B.调整新民主主义政策
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抨击国民党一党独裁
【答案】A
4.油画《地道战》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地道战的故事发生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5.《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
①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实业救国、设厂自救”思潮兴起,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④梁启超介绍马克思生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6.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D
7.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  )
A.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C.以空间换时间将日本拖入持久战
D.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答案】C
8.学者徐中约认为,延安经验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创新的意义,正是在延安经验中种下了人民革命最后胜利的种子。下列与“延安经验”不相符合的是(  )
A.开展持久广泛的游击战争
B.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两个务必”
C.实行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D.建立“三三制”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
【答案】B
9.1941年11月,中央军委指示各地把人民武装(非脱产自卫队及民兵)作为与主力军、地方部队并列的根据地三大军事机构加强建设,并要求为其提供武器。据此,从边区到县、区、村各级迅速增设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即“武委会”。“武委会”的成立(  )
A.极大增强了敌后抗战力量
B.践行了独立自主的抗战方针
C.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D.减轻了敌后抗战的经济负担
【答案】A
10.如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行的,以百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  )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B.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答案】A
11.如图是某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图属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12.1941年,国民政府在《土地政策战时实施纲要》中指出,“荒地之可为大规模经营者,由国家垦务机关划设垦区,移殖战地难民或后方有耕作能力之人民,并供给生产工具,以资耕作”,“私有荒地由政府征高额地价税,并限期使用;逾期不使用者,得由政府估定地价,以土地债券征收之”。这一政策的实施(  )
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为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
C.导致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促进了农业的近代转型
【答案】B
二、综合题
13.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
任务的决定》(1937年洛川会议)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支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的战略需要。
(3)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