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6 10: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响应1981年2月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而创作的宣传画。这一活动的开展(  )
A.有利于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
B.推动了科学文化的普及
C.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
D.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2.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贯彻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表明,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
A.体现时代性与求实性的结合
B.实现了人才培养方针的根本转变
C.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3.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
A.侧重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坚持区域一体化方向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
D.凸显大国智慧和担当
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  )
A.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B.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
C.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D.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
5.2007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举行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活动,以下是部分颁奖词“善行无疆。是你们……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舍己救人。是你们……将灾害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这说明,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  )
A.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体现了人民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自由、平等、民主、诚信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7.如图的信息可用于说明(  )
A.生产方式的转变 B.科学研究的拓展
C.社会分工的严密 D.管理制度的创新
8.“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0909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第一代潜水器于1986年问世,经过34年的持续奋斗,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万米深潜。这说明(  )
①中国成为首个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海沟的国家
②中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③深海研究以及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建设空间站是人类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里程碑事件,由于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中,我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发空间站之路。目前,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是国际空间站外唯一的空间站,也是面向全世界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这反映了中国(  )
A.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B.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C.引领世界新兴科技革命
D.具有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10.如图为1978年出版的宣传画《高速度地前进!——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宣传画,画面人物手擎象征工业的齿轮和象征农业的麦穗,远处火箭发射塔矗立,战斗机在天空翱翔,列车在田野上飞驰。该作品(  )
A.为开展三线建设做了充分的准备
B.有助于引导民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C.彰显新时期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
D.再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代风貌
11.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反“翻把”斗争》,在最后进行了两点说明:“一、这个剧如在乡下演出,可利用‘自然景’,找一个俗称‘小马架’的屋前即可。二、希望尽可能用东北语音演出,如‘搁’念‘高’,‘干啥’念‘蓋哈’,‘还’念‘嗐’等等。”这说明当时文艺创作凸显的特点是(  )
A.艺术性与革命性 B.群众性与地域性
C.时代性与政治性 D.针对性与特殊性
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抵御核大国的武力威胁、核讹诈和核垄断中共中央果断决定(  )
A.研制“两弹一星” B.启动“希望工程”计划
C.制定“863”计划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二、综合题
13.[2023·陕西西安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迈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关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等四个方面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后来,随着实践形势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毛泽东等领导人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规范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确立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初,党中央又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除了经济发展以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此,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四个现代化”之后中国提出并追求的“第五个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内涵之一。
——摘编自李志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经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响应1981年2月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而创作的宣传画。这一活动的开展(  )
A.有利于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
B.推动了科学文化的普及
C.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
D.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答案】A
2.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贯彻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表明,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
A.体现时代性与求实性的结合
B.实现了人才培养方针的根本转变
C.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
【答案】A
3.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这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外交(  )
A.侧重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坚持区域一体化方向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活动
D.凸显大国智慧和担当
【答案】D
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这表明中国(  )
A.重视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B.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
C.积极发挥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D.致力于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外交模式
【答案】C
5.2007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举行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活动,以下是部分颁奖词“善行无疆。是你们……显示了人生价值的所在,让爱与付出成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舍己救人。是你们……将灾害和危急变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怀的课堂”。这说明,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  )
A.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体现了人民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障
【答案】B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自由、平等、民主、诚信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答案】D
7.如图的信息可用于说明(  )
A.生产方式的转变 B.科学研究的拓展
C.社会分工的严密 D.管理制度的创新
【答案】A
8.“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0909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中国第一代潜水器于1986年问世,经过34年的持续奋斗,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万米深潜。这说明(  )
①中国成为首个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海沟的国家
②中国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③深海研究以及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9.建设空间站是人类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里程碑事件,由于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项目中,我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发空间站之路。目前,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是国际空间站外唯一的空间站,也是面向全世界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这反映了中国(  )
A.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B.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
C.引领世界新兴科技革命
D.具有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答案】D
10.如图为1978年出版的宣传画《高速度地前进!——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宣传画,画面人物手擎象征工业的齿轮和象征农业的麦穗,远处火箭发射塔矗立,战斗机在天空翱翔,列车在田野上飞驰。该作品(  )
A.为开展三线建设做了充分的准备
B.有助于引导民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C.彰显新时期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
D.再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代风貌
【答案】B
11.1947年李之华创作的独幕话剧《反“翻把”斗争》,在最后进行了两点说明:“一、这个剧如在乡下演出,可利用‘自然景’,找一个俗称‘小马架’的屋前即可。二、希望尽可能用东北语音演出,如‘搁’念‘高’,‘干啥’念‘蓋哈’,‘还’念‘嗐’等等。”这说明当时文艺创作凸显的特点是(  )
A.艺术性与革命性 B.群众性与地域性
C.时代性与政治性 D.针对性与特殊性
【答案】B
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抵御核大国的武力威胁、核讹诈和核垄断中共中央果断决定(  )
A.研制“两弹一星” B.启动“希望工程”计划
C.制定“863”计划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二、综合题
13.[2023·陕西西安高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迈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关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等四个方面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后来,随着实践形势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毛泽东等领导人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规范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确立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初,党中央又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除了经济发展以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此,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四个现代化”之后中国提出并追求的“第五个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内涵之一。
——摘编自李志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经验。
答案:(1)发展变化:从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从注重物质文明到物质、精神文明并重;从关注综合国力提升到关注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从注重生产力的现代化到上层建筑的现代化。
(2)基本经验:始终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